虎丘中秋夜

《虎丘中秋夜》是明代文學家張岱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的第一段不厭其煩地羅列了各色各樣的人物和虎丘各處景點,以見遊人之盛;第二段以時間為線索,敘述了由“天瞑月上”,經過“更定”“更深”“二鼓”,而至“三鼓”的擊鼓聲、饒鈸聲、絲竹聲、簫管聲、歌唱聲。全文語言精煉,字字句句,絲絲入扣,精妙之至。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虎丘中秋夜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張岱
  • 作品出處:《陶庵夢憶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虎丘中秋夜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屬、女樂聲伎、曲中名妓戲婆、民間少婦好女、崽子孌童及遊冶惡少③、清客幫閒、傒僮走空之輩,無不鱗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鵝澗、劍池、申文定祠,下至試劍石、一二山門,皆鋪氈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天暝月上,鼓吹百十處,大吹大擂,十番鐃鈸,漁陽摻撾,動地翻天,雷轟鼎沸,呼叫不聞。更定,鼓鐃漸歇,絲管繁興,雜以歌唱,皆“錦帆開,澄湖萬頃”同場大曲,蹲踏和鑼絲竹肉聲,不辨拍煞。更深,人漸散去,士夫眷屬皆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獻技,南北雜之,管弦迭奏,聽者方辨句字,藻鑒隨之。二鼓人靜,悉屏管弦,洞蕭一縷,哀澀清綿,與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為之。三鼓,月孤氣肅,人皆寂闃,不雜蚊虻。一夫登場,高坐石上,不簫不拍,聲出如絲,裂石穿雲,串度抑揚,一字一刻。聽者尋入針芥,心血為枯,不敢擊節,惟有點頭。然此時雁比而坐者,猶存百十人焉。使非蘇州,焉討識者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虎丘:山名,在蘇州閶門外山塘街,相傳吳王夫差葬其父闔閭於此,葬後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為名勝古蹟薈集之地。
②土著流寓:指本地居民和寓居於此地的人。
③崽子:男孩。孌(luán)童:以色相獲寵的美貌男子。遊冶惡少:指浪蕩子弟。
④走空:騙子。
⑤生公台:即生公講台。相傳這裡曾是晉朝高僧竺道生講佛經的地方。
⑥千人石:又名千人坐,位於虎丘的一塊巨石,可以容納千人同坐,因此得名。
⑦鶴澗:在虎丘山後面,唐代一位道士曾於此處養鶴,所以得名。
⑧劍池:在千人石北面的崖壁下,傳說是吳王闔閭同其魚腸寶劍共葬之地。
⑨申文定:即申時行(1535~1614),字汝默,號瑤泉,晚號休休居士,諡號文定,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官員,官至內閣首輔,著有《賜閒堂集》。
⑩試劍石:位於上虎丘路上的一塊巨石,中間有道裂痕,傳說是吳王試劍劈開的。
⑪十番鐃鈸(náo bó):通常稱為十番鑼鼓,民間的組合樂器,以吹打樂器為主。
⑫漁陽摻撾(zhuā):鼓曲名。庾信《夜聽搗衣》詩中“聲煩《廣陵散》,杵急《漁陽摻》。”
⑬錦帆開,澄湖萬頃:出自《浣紗記》,第十四出《打圍》中的《普天樂》曲有“錦帆開,牙牆動。”第三十齣《採蓮》的《念奴嬌序》曲中有“澄湖萬頃、見花攢錦繡,平鋪十里紅妝。”同場大曲:指多人同時演唱的大曲子。
⑭蹲踏:又叫“蹲沓”、“噂杳”,形容各種聲音集聚在一起,嘈雜紛紜。絲竹肉聲:指管弦樂器和人歌唱的聲音。
⑮拍煞:節拍煞尾,泛指聲音旋律的節奏。
⑯藻鑒:品評賞鑒。
⑰寂闃(qù):寂靜無聲。
⑱針芥:形容細小之物。
⑲雁比:形容排列有序。
⑳使:假使,如果。
㉑討:求。識者:謂知音。

白話譯文

虎丘的八月十五中秋節,當地人和客居蘇州的人、士大夫及其親眷家屬女樂和歌姬、青樓的名妓和老鴇戲婆、民間的少婦和尋常人家的好女兒、小孩子和妖治的美少年以及浪子惡少、清客和幫閒、奴僕和騙子之類的人,全都聚集在虎丘這個地方。上從生公門、千人石、鶴澗、劍池、申文定祠,下至試劍石、第一道山門和第二道山門,都鋪上了毛氈。人們席地而坐,登到高處遠跳,看過去人就像平沙落雁,雲霞鋪在江面上一樣。天黑了月亮升上來,鼓吹彈唱的地方有百十處。大吹大擂,十番鑼鼓敲起來,漁陽鼙鼓響起來,如天翻地覆,像轟隆的雷聲和鼎鑊沸騰的水一樣,連呼喚喊叫都聽不見。晚上八九點鐘,鼓聲和鐃聲漸漸停歇下來,管弦樂器卻越來越繁雜起興,夾雜著歌唱的聲音,都唱“錦帆開,澄湖萬頃”的同聲合唱的大曲子,眾人的嘈雜聲、鑼聲、絲竹之聲和歌唱之聲,分不清節奏節拍。到了深夜,人群漸漸散去,士大夫及其家眷親屬都乘船戲水嬉鬧,每一桌酒席都競相歌唱,人人都爭相獻上自己的一技之長,南方和北方的風格交雜在一起,管樂器和弦樂器更迭相奏,聽的人剛剛才辨別出字句歌詞,馬上就開始品評鑑賞了。二更天的時候人聲安靜下來,管弦之樂也屏息而止,只有一縷洞簫之聲,哀怨青澀又清麗纏綿,與歌唱的聲音相和,這樣的音樂尚且還有三四處,更迭著演奏和唱。到了三更天,月亮孤寂地掛在天際,空氣肅寒,人聲靜寂,連蚊子牛虻的嘈雜聲都消失不見了。有一名男子登場,高高地坐著石頭上,沒有簫和節拍的伴奏,聲音一開始像遊絲般發出來,忽然聲音像石頭崩裂、穿透雲霄般強烈,抑揚頓挫,一個字個字地唱起來。聽者旋即體會到歌聲細微之處的美妙,心動神搖,心血似乎為之枯竭,不敢鼓掌喝彩,只有一個勁地點頭。然而這個時候還有一百幾十個人像大雁行列一樣整整齊齊地排坐著,如果不是在蘇州,哪裡還能看到如此景象啊!

創作背景

明代嘉隆以後,民間戲曲藝術活動分外繁盛。每年中秋,在蘇州虎丘山舉行的崑曲大會,是以演劇與唱曲競賽為娛樂的民間節日。這種曲會從明代中後期至清代中期持續了一二百年。其間數輩文人,有很多詠唱這個節日的詩文,明萬曆間詩人袁宏道就曾有《虎丘》一文。這篇文章的作者張岱也有感於大會之盛況,創作了此文。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張岱之筆,猶如攝影機鏡頭,把虎丘中秋的情景盡收眼底。
文章首寫赴會。袁宏道當年已把遊人寫得紛錯如織,曾謂“傾城闔戶,連臂而至”,“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櫛比如鱗”。張岱則把傾城而出的各色人及千人石至山門的各個地點也一一點示出來。如果說袁文是散文式的鋪敘,張文則是多種鏡頭的疊映,使簇擁紛錯之狀,更加立體地映現出來。
次寫初更。初夜時,這裡是一番熱鬧景象,四方遊人初集,唯有鑼鼓吹打,才足以表達興奮之情,及至更定,開始演唱,但因人物錯雜,雅俗不分,大家都只以自娛為樂,所以無論吹彈歌唱,總是選擇“錦帆開”“澄湖萬里”之類熱鬧的合唱曲。在行家張岱看來,真是“絲竹肉聲,不辨拍煞”,這似乎是為那種天真可愛所逗樂,又像是因那種幼稚淺俗而微微搖頭。更深時,湊熱鬧的遊客漸次散離,留下的是真正的聽眾,都在耐心地品嘗管弦伴奏中的南北曲的清唱。
繼寫二鼓。經過競爭汰選,只留下三四人,由一縷洞簫伴托著演唱。其特點是一片靜穆,只有深於崑曲雅致的聽眾在等待最後的優勝者上台。
終寫三鼓。被認為最有水平的演唱者當於此時登台獻藝,故而特別引人注目。袁文與張文都以飽含深意的筆調寫出一段極優美的文字。先看袁文:“一夫登場,四座屏息,音若細發,響徹雲際,每度一字,幾盡一刻,飛鳥為主徘徊,壯士聽而下淚矣。”這是詩人的感知,引譬取喻,以文字的形象音韻感人。再看張文:“一夫登場,高坐石上,不簫不拍,聲出如絲,裂石穿雲,串度抑揚,一字—刻,聽者尋入針芥,心血為枯,不敢擊節,惟有點頭。”這是行家的體悟,析微通幽,字字切中肯綮,將真確的理性分析如鹽入水般地融進生動形象的表述之中。崑曲清唱到了明末,極其繁縟柔曼,一字三折,聲多字少,一般人無法聽懂唱詞,而行家則樂此不疲,自得“曲高和寡”之趣。張岱以為,演藝到了令人“不敢擊節,惟有點頭”的情境,是為極境矣。此時,表演者與觀眾的神情契合無間,卻又不知其所以然,八個字傳寫出了那種不可言傳的意境。至此,讀者亦“不敢擊節,惟有點頭”了。
文章以戲曲行家的那種晰毛辨發功夫,在袁宏道的《虎丘》之後百尺竿頭更進一尺,至妙至絕。
文章反映了廣大民眾對社會交際的需求和對藝術生活的熱愛,也反映了民間演出水平的高妙和民眾組織社會活動的非凡能力。既寫出少數“尋入針芥”的曲迷的品味,也寫出“雷轟鼎沸”的民眾大場面。既寫出“演者”的踴躍獻藝,也寫出“聽者”的心理活動。這裡的“聽者”首先就是老於此道的作者本人。正因為他作為“聽者”始終活動在當時的情境中,而且又以一名行家裡手的身份,有條不紊地剖析、描述,自然而然地把讀者引入曲會的勝跡中去,又鬼使神差般地把讀者引入當時那些曲迷的心理中去,與他們一起呼吸,一起觀摩,一起凝神於微妙的藝術之中。

名家點評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夏鹹淳:作者十分講究語言的錘鍊,汰盡一切浮詞贅語,字字句句都有著落,絲絲入扣,力透紙背。如“三鼓”一節,“月孤氣肅”三句,渲染出夜深人散、寂靜清冷的景象。“孤”字下得尖新,見出月也有情。“一夫登場”七句,寫出獨唱者的姿態,歌聲細長悠遠乃至有穿透力。“聽者”四句畫出聽者聚精會神品味音樂的情狀。所有這些都在數十字中盡之,此是張岱為文擅長之事。(《古代小品文鑑賞辭典》)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89),字宗子,後改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六休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張岱出生於官僚之家,家境富裕,年輕時四處遊歷,見識頗廣,又時常休閒遣興於各類藝術之中,生活可謂安逸清閒、豐富多彩。明朝滅亡之後,張岱因拒絕進入清廷任職,從衣食無憂的富家子弟變成了下層貧民,生活窮困潦倒,後來更是以入山著書以終。張岱擅長散文,一生著作頗豐,包括《琅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 《夜航船》《石匱書後集》 《四書遇》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