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特徵
蘿蔔根腫病病原為蕓薹根腫菌(學名: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屬
鞭毛菌亞門真菌。在蘿蔔根上,不正常膨大的細胞內長出大量魚卵狀排列的圓形或近圓形
休眠孢子,聚合成不堅實的團,休眠孢子囊團淡黃色,單個
休眠孢子囊無色,表面不光滑,直徑2.1-4.2微米,平均2.9微米。
掃描電鏡放大10000倍時,可見休眠孢子囊並非緊密排列,有時可見到兩個細胞中的休眠孢子囊團由一種絮狀物連線,這種無色絮狀物上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暗色斑點,好似被溶蝕的空洞,電子顯微鏡測量休眠孢子囊直徑為2.0-2.5微米。休眠孢子萌發時產生遊動孢子,遊動孢子雙鞭毛,能在水中短距離遊動。病菌喜溫暖潮濕的環境,適宜發病的溫度範圍9-30℃;最適發病環境為溫度19-25℃,相對濕度70-98%,土壤pH5.4-6.4;最適感病生育期為苗期至成株期,發病潛育期10-25天。
為害症狀
蘿蔔根腫病僅危害根部。主要發生在側根上,也有發生在主根部。初發病時,根部形成腫瘤,腫瘤表皮光滑,圓球形或近球形,後表面粗糙,出現龜裂。病原物主要在根的皮層中蔓延,使被直接侵染的細胞增大,並刺激周圍的組織細胞不正常分裂,而使根部腫大,形成形狀和大小不同的腫瘤。肉質根受害多發生於根尖部,也可在肉質根的部位產生大小不同的腫塊。
侵染循環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隨病株根部殘餘組織遺留在田間或散落在土壤中越冬。散落到土中的休眠孢子,對環境的抵抗能力強,可以在土壤中存活7-8年。在次春環境條件適宜時,休眠孢子囊產生遊動孢子,借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蟲及農事操作傳播,從植株根部表皮侵入,引起初次浸染。病菌侵入後在根部開始形成腫瘤,並產生遊動孢子擴大危害。
流行規律
在中國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蘿蔔根腫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5-11月。年度間夏秋多雨或梅雨期間多雨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重;栽培上地下害蟲發生重的田塊發病重,病田操作過的農具要注意消毒。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