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學院機構
專業建設
音樂學是
1997年國務院新出版的《
學科目錄》將藝術學定為文學學科門類下的一級學科,音樂學作為二級學科使用;同時,音樂學和舞蹈學等學科並列,作為三級學科使用;城市學院音樂學院音樂學專業發展到今天曆經了蘭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音樂系、蘭州城市學院音樂學院幾個不同時期的發展,已有多屆本專科畢業生踏入社會,承擔了各自所屬單位的音樂文化建設事業。
根據
蘭州城市學院《關於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認真做好"四項規劃"制定工作的安排意見》的要求,結合全國尤其甘肅高校音樂發展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向,我院結合現有師資和已有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重點學科建設的實際情況,整合教學資源,凝鍊學術方向,明確科研任務,擬在整體推進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和優勢學科,在未來三年內(2009-2011年)重點建設音樂學(760.1510)、音樂表演藝術(760.1530)、作曲與作曲理論(760.1520)、音樂教育(760.1599)、舞蹈(760.30)五個學科,並以此為龍頭,牽引和帶動其他學科的發展,最終實現學科綜合發展和整體提升的目的。
音樂學學科
本學科屬
藝術學中的
二級學科。支撐本學科建設和發展的
主幹學科為
和聲學、
曲式學、中國音樂史概論、外國音樂史概論、
藝術概論等學科與課程。本學科的建設依託凝鍊出了有特色的學科和學科方向,在省內已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是我院的重點學科。該學科自建成以來,積極組織,高效管理,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基礎條件建設、學術交流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喜人的成績。
總體來看,本學科學術隊伍層次較高,高職稱人員占整個學術隊伍的40%,專職人員年齡都在50歲以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較合理,研究方向明確、集中,是一支具有較高素質的隊伍。
2006年9月舉辦
亞太民族音樂學會第11屆國際會議。
音樂表演學科
是蘭州城市學院音樂學院的招牌學科,有器樂和聲樂兩個專業。
本學科共有專職人員16人,總體來看,碩士學位和即將獲得碩士學位的人員占整個學術隊伍的50%,高職稱人員占整個學術隊伍的15%,本學科主要成員均在40歲以下,其中以30歲左右的年輕教師為主體,學緣結構互補,研究方向相互補充,是一支很有發展潛力的隊伍。
作曲
本學科共有專職人員5人,總體來看,高職稱人員占整個學術隊伍的40%,碩士畢業和在讀人員占60%。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合理,學緣結構合理並互補,研究方向集中。
2009年9月,與器樂系聯合舉辦了"國際鋼琴藝術節"。
音樂教育
本學科是我院最有積澱的學科,共有專職人員11人,總體來看,碩士學位和即將獲得碩士學位的人員占整個學術隊伍的45.5%,高職稱人員占整個學術隊伍的54.5%,本學科主要成員均在45歲以下,其中有國外學習經歷的教師兩人,以30-40歲左右的年輕教師為主體,學緣結構互補,研究方向明確,是一支很有生氣和實力的隊伍。
人員結構和科學研究水平都達到了較高的層次,如能得到有效的支持,必將取得更大的成績,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學科建設
基本原則
高度結合區域性、民族性特色均很濃厚的西北民族民間音樂文化,有效利用城市學院作為綜合性大學的綜合人文社會學科優勢,大力配合地方政府"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發展原則,努力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合格的舞台專門表演人才、中國小音樂師資及其它音樂行業專門套用型人才。
指導思想
以
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培養社會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的人才為目標,匯聚多方可調用資源的音樂學專家、學者等高級人才,系統推進並突出西北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特色研究,創建西北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研究品牌,全面提升城市學院學院音樂學學科團隊及建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創造一流的民族音樂學科研成果,為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的和諧發展增磚添瓦。
基本思路
以蘭州城市學院領導集體制定的戰略為指導,把握音樂學學科領域內的前沿發展動態,結合國家、行業及甘肅區域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需求,以培養服務於全省的城鎮化建設和職業技術教育、技術教育人才為宗旨。以民族音樂學性質的學科隊伍建設為關鍵,以科學研究為紐帶,以產出本學科領域內高質量、高層面的科研成果為標誌,做好以"音樂學"為龍頭的學科建設,深入挖掘、研究地域性、民族性特色極為濃郁的西北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為推動甘肅音樂文化的發展、構建社會、經濟、文化和諧發展系統工程做出可落實性和可持續性的貢獻,成為蘭州城市學院對外彰顯個性魅力的視窗。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53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講師11人、助教15人、黨政管理人員9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1人,學科帶頭人3人、教學科研雙骨幹3人、碩士22人。
基礎設施
音樂學院現有教學樓一座、琴房樓一座,琴房130間、教室18間、數碼鋼琴室1間、
MIDI教室1間、數字錄音棚1個、多功能教室4間,合唱教室1間、樂隊排練室一間、舞蹈練功廳一個、音樂廳1個(508座)、排練廳1個、專家授課室2間、資料室一間。
蘭州城市學院音樂廳是目前西北五省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功能最完善的音樂殿堂,擁有優雅舒適的環境及一流的設施。可以滿足國內外各類音樂團體和藝術家演出,承辦我省各種大型文藝演出,舉辦院系民眾性音樂活動,開展音樂藝術教育活動。音樂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設有508座,配備有德國原裝鋼琴(SEILER)一台,法國NEXO音響,升降式合唱台。作為我院精神文明建設的標誌性文化設施,該音樂廳是弘揚中外高雅音樂文化、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科研成果
音樂學院教師在省級以上的課題有13餘項,省級以上獎項42項,省級以上學術刊物論文160餘篇,出版專著及參編教材5部。7人次獲教育部優秀指導教師獎、國家五部委文藝匯演金獎、甘肅省敦煌文藝獎、全國優秀教師獎、全國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等。音樂學院學生在2004年"珠江杯"全國高校音樂教育五項全能比賽中獲四項大獎;2006年"珠江杯"全國高校音樂教育五項全能比賽獲五項大獎;2005年全國第一屆大學生藝術展演獲合唱一等獎。
一流的教學設施、敬業愛崗的師資隊伍,音樂學院的發展有著廣闊的前景。
學院領導
副院長:劉錦院
學工辦主任:王海濤
團總支書記:王旭
專業培養
教師教育本科專業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音樂教育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具備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高素質的音樂教育工作者。
二、培養規格
1、紮實的音樂理論知識和套用能力,其中包括良好的音樂聽覺和視唱能力、紮實的音樂技術理論知識和初步的運用技能、一定的音樂分析能力,掌握基本的中外音樂歷史知識和一定數量的優秀中外作曲家和作品,並能夠利用這些知識和技能解決音樂表演的基本問題;
2、具備相當程度的聲樂演唱能力、器樂演奏能力,在掌握本專業的演唱(奏)方法的同時,掌握一門(或多門)聲樂演唱、器樂演奏能力或技術理論,以適應當今社會對於音樂表演藝術人才的多層次需要;
3、了解掌握當今世界音樂藝術領域的發展趨勢,了解相關學科的一般知識和基本理論,通過學科間的滲透,獲得廣泛的文化素養;
4、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以及利用現代化設備進行理論研究及教學科研的能力;
5、了解掌握一定的教師職業素養和從事音樂教學的基本能力,熟悉教育法規,掌握音樂教育理論的基本知識並形成初步的音樂教學實踐能力,拓寬就業實力。
6、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基本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能運用計算機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具有現代教學手段的操作能力。
7、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體魄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尊重他人,具有團結精神和協作能力。
三、主幹學科:音樂學
四、主要課程:必修課
五、學制與學分要求
四年制本科。四年總周數為:208周。學生至少應修滿169.5學分,包括公共課程63.5學分,專業課程106學分。專業課程中,必修課58學分;選修課中的限選課8學分,任選課32學分;地方和學校課程8學分。
實踐性環節以及學生自學、課外複習、訓練等不計算在總學時數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