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南蘭寨(蘭寨)

鬱南蘭寨

蘭寨一般指本詞條

鬱南蘭寨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英才輩出,自然風光旖旎,文化底蘊深厚,擁有眾多極具特色、價值和吸引力的旅遊資源,是鬱南縣著名的僑鄉。村內保留有包括狀元樹、狀元進士館、十德文化館、農耕典當館、林氏宗祠、狀元亭、林如堂狀元碑、雙桂堂古屋、安寧廟、瑞昌大屋、正己學校、蘭花苗圃培育基地(蘭花觀賞園)、狀元及第展示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進士碑、狀元及第牌匾、狀元路、“狀元”、“榜眼”、“探花”、“進士”等眾多文物古蹟。蘭寨村有鬱南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座,有元朝末期先人留下的長約25米、高3.5米古城牆,古街巷大小4條,古井一口,全村有清末古建築30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鬱南蘭寨
  • 外文名:Yunan Lanzhai Village
  • 所屬地區:廣東省雲浮市鬱南縣連灘鎮
  • 面 積:2.5平方公里
  • 人 口:1500人
  • 特 點:南江文化之魂
簡介,主要景點,十德文化館,狀元樹,狀元亭,狀元進士館,農耕典當館,林氏宗祠,功名旗桿,安寧廟,雙桂堂,福生大屋,文夫公、直參公古屋,秀參林祠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千畝油菜花觀光基地,住宿設施,正己公寓,蘭寨驛站,學生公寓,特色美食,釀豆腐,艾糍,連灘印糍,特色農家菜,地理環境,地形地貌,河流,氣候,交通信息,地理區位,班車信息,自駕游交通指引,曾舉辦的文化活動,周邊村鎮知名景點景區,光二大屋,天池庵,張公廟,大灣古建築群,磨刀舊石器山遺址,推薦行程,

簡介

蘭寨村位於廣東省雲浮市鬱南縣連灘鎮北面,距離鎮中心約5公里,村總面積2.5平方公里,居住面積17萬平方米,常住人口1500多人,有多座歷史古蹟,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古村落。鬱南連灘鎮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這裡的蘭寨古村,被有關專家稱為“南江文化之魂”。蘭寨,顧名思義,是因蘭而得名,是因種植蘭花而得名,也是因蘭的精神品格而得名。相傳明朝時,該村林姓祖先林正己在屋前屋後、山邊田野都種植了蘭花,更因蘭花是“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是高潔美好的象徵,於是把村子取名為“蘭寨”,一直沿用,寓意深遠。
鬱南蘭寨
蘭寨村
蘭寨是一個文化之村。2014年,蘭寨被評為“廣東省古村落”。蘭寨崇文尚學蔚然成風。科舉文化、狀元進士文化在該村得到了集中體現,蘭寨培養出了狀元林召棠,進士林劭南、林煥羲、林劭熙,翰林林淳耀,以及眾多的舉人秀才,蘭寨的先人們具有遠見卓識,真正做到了優先發展教育,注重人才培養;蘭寨是古百越文化展示區,如今還保留有較為完好的古百越瑤牆,是古百越文化的遺存。
蘭寨是一個文明之村。蘭寨林氏族人十分注重道德品質與思想情操的修養,提升人的品格精神,林氏祖先擬訂的“十德”修身綱要和“林氏家訓”,其目的就是要培養子孫後代的思想品格。“十德”指“仁慈、義氣、禮貌、睿智、信譽、忠誠、孝順、節制、勇敢、和諧”,“林氏祖訓”有“崇孝道,睦宗族,重教養,齊家政,正禮節,務讀書,明德性,謹語言,慎交友,務世事”,“十德”內容及“林氏家訓”與新時期廣東精神“厚於德,誠於信,敏於行”和新時期雲浮精神“誠信,包容,實幹”一脈相承。正是有了“十德”修身綱要和“林氏祖訓”,才使蘭寨林氏子孫培養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並孕育了良好的村風民風。多年來,蘭寨實現了零信訪,零治安案件,零矛盾糾紛。蘭寨民風淳樸,鄉風文明,蘭寨人勤勞儉樸,誠實守信,鄰里和睦。
蘭寨是一個僑鄉之村。蘭寨是鬱南有名的僑鄉,有的到港澳甚至海外謀生髮展,林日東、林梓慶、林定南等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們雖然旅居他鄉,但十分關心和支持家鄉事業的建設:捐資辦學、捐錢修路、熱心公益事業的發展等,他們都樂意支持並積極參與。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定居港、澳、台和國外的林氏宗親倡議並捐資了正己校道、正己學校。蘭寨林氏宗親於八十年代就成立了鄉賢理事會,設立了“林西河堂獎學基金會”,他們為家鄉的建設和發展出謀獻策,為家鄉各項事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林西河堂獎學基金會”就籌得資金近200多萬元,僅林定南一人就捐資了102萬元。
蘭寨是一個信用之村。蘭寨是一個全部林姓的自然村寨,面積不大,人數不多,卻有著一間面積偌大、保持完整的農耕當鋪,不能不說是個奇蹟。農耕當鋪是村中族長林葆初開設。其時,他的兒子林景芳號稱“新北風”,他家的“瑞昌行”做到重承諾、守信用,並由於誠信經營,該行得以發展壯大,分行開至香港、廣州、南寧等地。蘭寨前面就是南江,來來往往人群、船舶很多,為了在人們需要幫助時救急解難,解決資金周轉的困難,林景芳專門在村中開設了農耕當鋪。農耕當鋪也如“瑞昌行”一樣,誠信經營,仁慈為先,急人所急,生意興旺。在林氏“十德”修身綱要、“林氏家訓”和林葆初父子誠信經營的影響下,蘭寨村民已自覺養成了誠實守信的品德,並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應有的作用。
蘭寨是一個發展之村。蘭寨是鬱南萬畝油菜花基地主要種植和欣賞區,種植的面積大,近路近街近市,便於人們前來觀賞。油菜花可以實現一花多用,一可榨油,二能作油菜,三能觀賞,四可做肥料。陽春三月,油菜花盛開時節,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趕來看花賞花。
2013年初,縣委、縣政府把蘭寨南江文化創意基地建設作為當年的文化建設的重點項目,有以下建設項目:藝術創作與文化採風基地、青少年戶外拓展訓練基地、南江民俗文化風情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中國著名藝術家工作室、藝術品展示園、國學苑、古百越水上樂園、名貴蘭花觀賞區、畫眉蟋蟀競技區、野外垂釣娛樂區、綠道腳踏車遊覽區等項目。第一期項目“狀元進士館”、“十德文化館”、“農耕典當館”、書畫展示館、“狀元休閒區”、“狀元亭”、“狀元許願樹”、“狀元路”、“蘭花觀賞園”等建設已基本完成。至2014年12月初,基地已經迎接了三批分別來自廣西師範大學、肇慶學院、廣州第二師範共380多名學生來寫生、創作;每天慕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蘭寨南江文化創意基地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主要景點

十德文化館

——蘭寨南江文化保護開發的核心代表;
——南江流域嶺南古民居代表中的瑰寶;
——十德文化傳承發揚的典型歷史見證;
——政府重點文物保護恢復原貌的命題;
——蘭寨南江文化藝術創意的不竭源泉。
十德第,俗稱瑞昌大屋,又名葆善堂,是南江流域嶺南藝術古建築典型代表,是蘭寨南江文化基地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瑰寶。瑞昌大屋乃民國初年連灘當地著名鄉紳、秀才、蘭寨族長、正己學校創校校長林葆初及其兒子林景芳建造。
瑞昌大屋是一座具有嶺南特色建築風格的青磚瓦古木結構的中式庭園建築。它建於1925年,距今近90年。大門門楣上壁畫《公孫玩樂》落款:時在民國乙丑年,秋節前,清白氏書。中廳門楣上方瓦檐下壁畫,刻有《朱子治家格言》,落款:民國乙丑年秋節前,林葆初書。
瑞昌大屋建築庭院占地面積八千多平方,是廣東現存面積較大、外觀較新、設計精美、布局完整的古大屋,歷時三年蓋成。整座大屋雕樑畫棟氣派,是前人智慧與汗水的結晶。瑞昌大屋正廳門楣上方浮雕刻名為“十德第”,其意思是林氏的十德門第,林氏是連灘一帶的名門望族,因林氏有“九龍世家”“十德家聲”的優良傳統。“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乃林氏家訓內容,即“十德”。大屋又名“葆善堂”,是因當年大屋主人林葆初樂善好施,惠及四鄉與過往商客,辦了很多大事、實事、善事而得名。正己學校就是其於民國初年帶頭創校並任首屆校長。
瑞昌大屋建於民國乙丑年,距今近九十年,是廣東現存面積較大、外觀較新、設計精美、布局完整的古大屋,為廣東當地少有的三進大屋。三廳二偏廳二十四間房,各房上下二層,每一間房樓上通過大小門、門橋、陽台、瓦脊等連通,便於水淹時能於樓上進出活動。整座大屋雕樑畫棟、灰雕、壁畫氣派非凡,是前人智慧與汗水結晶的物質文化遺產。
古建築分二層,有三個大廳,二個偏書廳,二十四個房間,有不少陽台、大水門、木棧橋可以房房相通相連。因處於南江水邊,經常會出現水浸,如水浸入屋內,住戶各人可於二層的木板樓房之間走動,輕鬆生產生活娛樂。
十德第瑞昌大屋,建築豪華,結構美觀,整座大屋雕樑畫棟、灰雕、壁畫氣派非凡。特別是山牆、屋脊上的灰塑,使用特別的灰泥塑造出各種裝飾圖形,色彩美觀,圖案與它周圍的環境結合,相互襯托。雖經近百年滄桑,但仍保持得比較好,色彩如新,脫落較少;灰塑內容多彩:故事、典故、花鳥蟲魚、樹木山川等等,構圖別致,有放有收,破格造型,靈活多變;有半浮雕、全雕,不拘一格,藝術造詣深,技術嫻熟。十德第充滿文化藝術氣息和書香氣味,大門檐瓦下房間外牆壁畫生動活潑,壁畫畫裡的描劃和書法,繪聲繪色、色彩斑斕,人物花草飛鳥蟲魚看起來極具靈感,有的仿如飛騰挪躍,有的仿若靜靜流淌,有的仿若翩翩起舞,有的仿如浴火重生!
大屋建設非常注重工程質量,對每個工序和建築材料要求非常嚴格。每個雜工一天只能磨三隻青磚,不準磨多磨少,要四楞四整,保證質量。用石碓舂灰的,每天只準舂一坎,專人驗收,多了也不行,所以瑞昌大屋仍完好如新。可惜“文革”期間,屋前部分灰雕被人為破壞,實為憾事。但是這歷經近90年滄桑的民宅,仍閃爍著歷史璀璨光華。
十德第瑞昌大屋於2005年被鬱南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自2012年初,鬱南縣委縣府及當地外出鄉賢提出開發蘭寨南江文化藝術創意基地後,林家瑞昌大屋保護開發暨中國蘭寨藝術創作基地啟動儀式晚會於瑞昌大屋內舉行,從此推動了開發蘭寨南江文化藝術創意基地的精彩旅程。十德第瑞昌大屋重新煥發了美麗的青春,其精緻細膩的建築藝術、生動活潑的歷史故事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和社會各屆的目光,也成為了蘭寨南江文化創意藝術創作的不竭源泉。2014年,蘭寨被定為省級新農村示範區,瑞昌大屋後人更積極動員當地鄉親外出鄉賢,牽頭大力支持蘭寨生態文明示範新農村片區建設。
十德文化館通過介紹十德堂原主人林葆初弘揚林氏的十德和林氏家訓,以及林氏後人德行雙馨事跡,從而宣傳我國傳統美德,發揚“仁慈、義氣、禮貌、睿智、信譽、忠誠、孝順、節制、勇敢、和諧”的十德品質,弘揚廣東“厚於德、誠於信、敏於行”的精神,激勵人們為創建和諧新農村,構建幸福社會而奮鬥。
鬱南蘭寨(蘭寨)
蘭寨十德文化
十德文化館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我國有代表性的傳統美德:仁、義、禮、智、信;第二部分詳述“林葆初十德與林氏家訓”;第三部分簡要敘述“林氏後人揚家風”。三部分內容展示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栩栩如生的圖片,再現“十德家訓”的人物和故事,為廣大遊客的閱讀和理解提供方便,既弘揚傳統文化精神,又教育啟迪後人。

狀元樹

南江在蘭寨村前緩緩流過,村前江邊一顆巨大的古榕樹是由晚清狀元林召棠親手栽植,被人們尊稱為“狀元樹”,也稱“狀元許願樹”。榕蔭無邊,古木參天,鬱鬱蔥蔥,是村民娛樂、悠閒的好場所。
關於狀元樹的由來如下:林召棠青少年時,其父林泰雯舉家到東安縣(今雲浮)任教諭。當時,蘭寨村林姓人家是南江流域的名門望族,崇文重教,經常特邀泰文前來學校講學,召棠隨行共學,並與林姓人家共同生活。因大家同祖同宗,故同拜祖宗。清道光二年,召棠回蘭寨拜祭林姓祖宗時,在安寧廟前種下這棵榕樹,祈求下年高中並一生安寧。清道光三年,召棠果然高中狀元。上京赴任前,召棠專程回蘭寨報喜,並拜祭林姓祖宗及這棵榕樹,此後,這棵榕樹被喻為狀元樹。“文革”之初,狀元樹在“學校停課鬧革命”的呼聲中枯萎。1978年恢復高考不久,狀元樹奇蹟般枯木逢春,茁壯成長,靈光普照。

狀元亭

乾隆年間,此地有一小涼亭。涼亭駐江而立,郁秀寧靜。時東安縣教諭林泰雯,常到蘭寨林氏私塾講學,其子召棠隨行隨學,期間,林召棠隨行隨學,期間,召棠常登亭事讀。道光三年,林召棠高中狀元,此後,人稱之為狀元亭。2012年,鬱南縣委、縣政府打造蘭寨南江文化創意基地,為提升文化品位,重建此亭。
鬱南蘭寨(蘭寨)
蘭寨狀元亭

狀元進士館

狀元進士館是展示蘭寨歷史文化和名人事跡、彰顯蘭寨綿延昌隆之文脈、傳承蘭寨人勤奮好學精神的一個展館。蘭寨,素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造就了大批人才。清朝時期,培育了狀元1名,考取了進士3名、翰林1名。新中國成立後,考取本科以上有160多人。狀元進士館展現的內容,印證了蘭寨人勤奮好學之民風和歷代科考的輝煌。
狀元進士館主要內容分為3部分:中國的科舉制度、林氏狀元、蘭寨地靈出人傑。通過這些內容,讓參觀者能深刻了解中國的科舉制度及歷代蘭寨傑出人士所取得的成就,親身感受到蘭寨濃厚的文化底蘊和奮發向上的人文精神。
鬱南蘭寨(蘭寨)
蘭寨狀元進士館

農耕典當館

當鋪大屋主人林著名,是十德第·瑞昌大屋主人林葆初的父親。
蘭寨村歷史悠久,明代前是瑤族人民的居住區,有蘭寨瑤族城堡遺址為證(當鋪的圍牆牆角部分)。在村中開設當鋪初始時間不詳,現保存的當鋪建築物為清代末期,當鋪主人為村中鄉紳、林氏族長林葆初先生。當時南江河從村邊流過,當鋪前面有水運客貨碼頭,過路人客眾多,當鋪以押、當農耕物品和生活用品為主,金銀珠寶、土地、山林、房屋為輔,由於遵循“平等、自願、誠信”原則,使商人們緩解資金短缺之急,讓平民危難時度過難關,得到了廣大民眾的認同。
相傳,“當鋪”古大屋及其古瑤牆是元朝末年的瑤民建築,明朝初期遷離家園後遺下此大屋,後由漢族人居住,保存完好。它與周圍古大屋相連,形成一幅美麗的古畫。
蘭寨“當鋪”大屋和屋前的“八角樓”即建於原住民瑤族苗族人山寨原址上,屋前圍牆還保留原苗瑤寨牆的一段,成為蘭寨久遠歷史的見證。清朝末年,時中央新政,地方經濟交往頻繁,林著名林葆初父子開設當鋪,方便了方圓十里的生意人和急需的鄉親,當鋪信用極佳,遠近聞名。
典當主要是指以財物作質押,有償有期借貸融資的一種方式。這種以物換錢的融資方式,可以解決顧客在急需用錢時所面臨的困難。歷史上,典當行大多出現在繁華的圩市之中,而全村居住面積只有0.17平方公里的蘭寨自然村,在清末時期竟然出現典當鋪,而且典當物大多以農耕、生活物品為主,極具鄉土特色,這在典當行業中極為少有。
農耕典當館利用蘭寨當年當鋪的門樓、廳、房、走廊等結構進行布置,分為“中國典當簡述”、“蘭寨當鋪簡況”、“農耕器物展示”3個部分。通過實物、人物塑像、圖片和文字說明等形式,展示當年蘭寨當鋪的典當情景和村中的農耕物品,以此來展現典當行業的基本知識,展館力求知識性和趣味性,讓遊客在參觀過程中,能夠進一步了解蘭寨村的典當歷史。

林氏宗祠

林氏宗祠建於清朝,為紀念清末文狀元林召棠而建立。
林氏宗祠建於乾隆初年,是正己公的孫兒為紀念太公正己從福建遷往蘭寨的標誌性建築。宗祠占地900多平方米,是傳統的嶺南祠堂建築風格,三進房屋結構,古樸精緻。中堂以青磚鋪成“人”字型道,取名狀元道,意為紀念林召棠高中狀元,是人上人,而走過此道的人亦會成為人上人。2005年,林氏宗祠被鬱南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雖然宗祠規模不算龐大,外表也普通,但走進祠內,能讓人品味到深厚的人文歷史內涵。
宗祠屋頂建築屋檐藝術顯得高雅得體。宗祠前面,豎立著幾塊大石板,再前100多米處,還有一扇青磚砌成的古牆。
門前豎立的大石板上刻著“狀元及第”、“明經進士”等字樣,記錄著林召棠何時考取進士、狀元的時間。據有關史料記載,林召棠的父親叫林泰雯,祖籍今廣東省吳川縣吳陽鎮霞街村,清朝公元1785年間,在南江流域任東安縣(近雲浮市雲城、雲安、鬱南南部部分鎮等地)教諭。期間,因為蘭寨村林姓人家是南江流域的名門望族,經常邀林泰雯來村講學,林召棠同行,結識了林氏家族的長老,大家都來住福建林姓,說起還是同祖同宗,大家結下了深厚情誼,兄弟相稱,同拜林氏祖宗。清道光三年,林召棠考取狀元。北上赴任之前,他念念不忘蘭寨村,專程前往蘭寨村祭拜林氏祖宗,與鄉親們一一道別。蘭寨的長老們為了永久紀念林家出了個狀元,於是立石碑紀念。
石碑前100多米處的青磚牆,名叫照壁,建於清朝道光五年,專門為紀念狀元林召棠上榜而建。該照壁能一直保存完好,與林召棠名氣影響有直接關係。
宗祠入門內的首進天井,原平鋪普通青磚,用作喜慶事務時行人。清道光三年,林召棠高中狀元不久,林氏長老為了紀念林召棠高中狀元,勉勵後人勤奮好學,成為狀元,專門將天井青磚改建,用青磚砌成一個又一個“人”字型,寓意人上人,勉勵人們要想成為人上人,就要勤奮好學,力爭進取。因此,進入狀元前門的那扇門,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打開的。因為,即使是達官貴人,也不能從狀元路走進宗祠,只能走兩旁的通道。唯有狀元,或者是準備應考的學子,才能步行狀元路而入。
清道光三年(1823年)癸末科殿試獨占鰲頭成為狀元及第後,專門回蘭寨送“狀元及第”牌匾一塊給當地林氏宗親,並豎起旗桿。狀元及第牌匾及刻有“道光三年癸末科殿試狀元”的旗桿石還存於蘭寨林氏宗祠。

功名旗桿

功名旗桿是封建時期科舉中功名後,在宗祠前樹立的旗桿,一般上只要貢生以上資格即可。功名旗桿由旗桿夾、旗桿組成。旗桿的上半部,若是狀元,上半部做三個四方斗。其他進士做兩個四方斗,舉人做一個四方斗,貢生沒有斗。旗桿的頂部因文武功名不同而不同,文功名頂部一般雕成筆鋒,武功名的旗桿頂部一般雕刀戟或鐫座獅。功名旗桿的主人署名則在旗桿夾的正面體現,左邊條石上雕刻主人得功名的時間,右邊條石上鑿刻主人獲得具體功名。功名旗桿的作用: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後,社會地位提高,樹立旗桿可以光耀門楣;二是旗桿樹立後,作為後人學習的榜樣,激勵後人積極進取。
林召棠(1786~1873),吳陽(廣東吳川)霞街村人,祖籍福建莆田,為九牧長房端州刺史葦公第34代孫。其父親林泰雯,在1785年間在東安縣(今雲浮市區及雲安縣,含現東壩、宋桂)任教諭,婚後於次年生下林召棠。不久,林泰雯又到連灘蘭寨村任教,林召棠也在蘭寨村讀書,並常到村中南江河邊的小涼亭苦讀,與當地林氏家族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聰敏好學,17歲中秀才,28歲中拔貢,31歲中舉人,37歲(1823年)中狀元,是封建時代開科取士,廣東9位文狀元之一。授職翰林院修撰,充任國史館纂修官,又任陝甘鄉試正主考官。後因感官場污濁,託病辭歸故里,終身從事教育,受聘肇慶府端溪書院主講十五年。林則徐來粵查鴉片,常與林召棠書信往來。林召棠卒於1873年,享年87歲。林召棠為人尚氣節,淡仕宦,愛廉潔,重工農,憐貧苦。他常教兒孫看重農人,曾自撰《治家格言》中有“日食飯當思耕田人之苦,日著衣當思織布人之勞”等名句。

安寧廟

蘭寨是古百越文化展示區,如今還保留有較為完好的古百越瑤牆,是古百越文化的遺存;蘭寨的古建築眾多,充分反映南江地區古建築的風格,不少古建築及牆上的繪畫、雕塑還融入了我國北方少數民族乃至西域的繪畫風格和民族特色,充分彰顯了蘭寨村人是開放兼容的品格。該廟是為紀念張元勛平瑤功績而建造的“安寧廟”,經專家考證,廟內的幾根石柱使用的就是雲石,是我國最早使用雲石的建築,充分體現了雲石文化在南江建築的作用。

雙桂堂

建於清雍正年間,占地1300多平方米,乾隆初年由文夫公買下。
大屋由村中最有名氣的父老命名,該父老認為,林氏九牧公中最出色的人是蘊公和藻公,兩兄弟少負大志,應試前一起發誓定要考取功名,結果兩人中一甲進士。為紀念二林一同折桂,讓子孫學習,大屋遂命名為雙桂堂,雙桂亦說明是姓林人家。
雙桂堂前有一副對聯,是由三羅一帶最有名氣的書法家羅廣滔所寫,上聯為北郭未高謝眺望,下聯為東溪竊比杜陵廉。對聯意在教諭後輩子孫做人要謙遜、要提升個人修養。
縣委縣政府利用“雙桂堂”建設了“中國高等美術院校蘭寨寫生基地作品展示館”。展示館面積達1300多平方米,展板線路長151米,用於展示基地寫生創作的優秀作品。作品展示館建設得到了社會各屆指導和關懷。著名藝術家黃格勝、羅一平和書法家陳永正、李卓琪為作品展示館題字。作品展示中心定期展出蘭寨寫生基地的優秀作品,為蘭寨寫生基地提供一個作品展示平台。
2012年,已有300多名畫家在蘭寨創作了5000多幅佳品,這些佳作在雙桂堂進行不定期的展出。
鬱南蘭寨(蘭寨)
蘭寨雙桂堂

福生大屋

福生大屋,又名四和堂,建於清末,面積大約2500多平方米。主人林臚名,當地人尊稱他為四眼公。四眼公生於道光年,晚清秀才、國學生員、軍工六品、水晶戴頂,是大生堂藥房經紀人。四眼公的四子做竹蓆和米鋪生意發跡致富,然後出資讓四眼公建了福生大屋。該屋的灰雕、木雕、壁畫等都題材豐富。對研究南江歷史建築藝術風格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福生大屋還在2010年被鬱南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福生大屋後人已有六代200多人,頗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第三代孫林景隆,正是正己學校的設計者、組織者,也是省道德珠線策劃者、設計者。
鬱南蘭寨(蘭寨)
福生大屋

文夫公、直參公古屋

文夫公、直參公古屋,又叫農民頭屋,是當地林氏始祖正己公嫡孫文夫公、直參公所建。農民頭屋建於1804年,總建築面積600多平方米,三開間,深三進,現保存下來的還有10多個房間。滄海桑田,陳年遺蹟,暗追前塵往事。每一個房間、每一塊磚、每一根木,仿佛都訴說著一個個故事。雲淡星疏細雨曉,故居舊事知多少?
文夫公、直參公古屋為何叫農民頭大屋?說起來還有一個悲壯的故事:直參公的曾孫叫林才記,在蘭寨、連灘一帶的老人都耳熟能詳。林才記,花名叫“割耳才”,少時因病割下了一個耳朵而得名。其時,鴉片戰爭後,外國資本主義繼續對中國進行掠奪,農民的負擔已到了不能忍受承受的地步,人民反抗清朝統治的鬥爭風起雲湧。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於38歲誕壽慶典之際,在犀牛嶺齊集萬眾誓師,拉開了震撼中外的太平天國革命起義序幕。時值壯年的林才記憑著一胸熱血,和村中的另兩名兄弟積極參與洪秀全的金田起義。他們三人豎起寫著“農民起義救國軍”的旗幟,在蘭寨五顯廟裡宣布起義。由於沒有經過策劃,沒有利用民眾力量,在當時清朝統治陣地,無疑以卵擊石。當地清政府知悉林才記膽敢起義,就派清兵捉拿,林才記三人聽到風聲,連夜逃跑,清兵到蘭寨沒有捉到林才記,就一把火把他的房子燒了。也是上蒼有眼,眼看火勢越來越大,就要把房子燒毀,忽然下起磅礴大雨,把大火淋滅。農民頭屋才比較完整保存下來,有兩個房間全部拆除了,聽退休的林校長說,是因為1959年,所屬房間的主人飢餓交加、無以繼餐時把磚、木拆下賣了買米度飢。
200多年過去了,隨著歲月的風風雨雨,農民頭屋儘管破落,但屋內樹木春蔥茂密,別有一番劫後餘生般的生機。早晨,和煦的陽光與古屋親切交流,成群的公雞母雞有的在啄食、有的在談情說愛;中午,樹上的小鳥依然活躍,吱吱喳喳唱著歌兒,好像在比賽誰的歌聲動聽;晚上,偌大的蒼穹,黑黑的夜,星星、月亮柔和光線灑滿古屋,增添了蒼白而神秘的美麗。置身此景,該是一種什麼感覺呢?如水之景,如水之心,人若景,心若水,在滾滾歷史中追溯過去,感悟自然之美、人生之燦。
林才記的其他後裔分布在博羅和廣西荔浦;古屋的一角已被後人辦成了雲浮市第一個私人博物館“文房”。

秀參林祠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

鬱南縣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非遺”保護成果顯著,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已列已有國家級1項,省級4項,市級4項。
秀參林祠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位於雲浮市鬱南縣,地處廣東西翼。鬱南縣是古代南江文化的發源地,在這片自然資源富饒、人文底蘊深厚的土地,歷史遺址眾多,民間藝術、民間工藝、民家技藝、民間民俗等特色文化十分豐富,積累重實。
秀參林祠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規模500平方米,預計投資20萬元作為改造設計。主要展示的內容有:禾樓舞、連灘飄色、橫經席的製作技藝、連灘山歌、張公廟會、斗畫眉、南江婚俗、手指畫、張元勛傳說等……展示的方式以故事情節為引導,影像反映相結合的形式,空間設計以一種串聯互相聯繫呼應,貫徹整個展廳,布局採用通過連灘特色文化的特性利用虛實結合,來劃分空間。
(1)禾樓舞
禾樓舞”是當地民間一項文藝娛樂節目,被稱為是民族舞蹈中的“活化石”。它源於中原神農氏的神話傳說,主要流傳於南江流域地區的連灘鎮一帶。該舞是古時百越烏滸族人(壯族祖先)慶祝豐收、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一種舞蹈。它的發展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在中國文化中具有較高的研究和審美價值。由於該舞后繼乏人,處於瀕危狀態,為做好該項目的保護工作,雲浮市於2007年將“禾樓舞”列為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同年6月被省政府批准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禾樓舞”是秦代南江流域的烏滸人在慶祝豐收、祭祀神靈時跳的一種舞蹈。該舞自形成以來,經過漢、晉、隋、唐時代的交通大動脈南江,越過並不高的山界傳到高州、化州、台山、陽江、鬱南等地,是原始巫文化流變與儺文化結合的產物,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少數民族留下的民間藝術瑰寶,蘊涵著古代百越之地(連灘流域)所具有的獨特地方文化色彩的少數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特色,是遠古稻作文化的活化石。禾樓舞是遠古農耕文化的產物,對研究古代百越以來的生產生活、信仰和民俗學具有積極的意義,對研究嶺南民間舞蹈史也有重要的價值。
該舞蹈的動作原始、粗獷,跳舞者頭戴假面具,身穿黑色衫裙,頭戴小竹笠,腰扎圍巾,腳蹬麻鞋。領舞者頭戴蓮花冠,系紅色間黃披肩,右手搖著一個系有彩帶的銅鈴,左手舉牛頭錫杖。其餘舞者分別手拿禾穗,邊唱禾樓歌邊擺身、搖手、踏足,向著東南西北四方起舞。禾樓歌旋律固定,曲調悠揚。
經過挖掘整理後的“禾樓舞”,在2000年的鬱南縣“連灘民間藝術節”上首次登台亮相,2002年在南海西樵舉行的“廣東省首屆民間藝術大賽”上,獲得了藝術大賽銀獎和組織獎。2003年10月參加“廣東省第二屆民間藝術大賽”獲銀獎。2005年獲“首屆嶺南民間藝術匯演比賽”金獎;2010年到上海參加“世博會展”。
2007年2月,“禾樓舞”被市人民政府確認為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7年6月,“禾樓舞”被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1月,被國家批准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之一。2010年到上海參加世博會廣東館演出。
禾樓舞盛行於鬱南縣連灘鎮一帶,村民們習慣在河灘竹林邊,一邊圍著溫暖的火堆,一邊觀賞。舞者戴面罩,頭頂蓑帽,足蹬麻鞋,身穿黑衣,晚間手持火把圍繞火堆亦歌亦舞。在古樸而悠揚的音樂中,身披紅袍的“族長”左執牛頭錫杖,右執銅鈴,在鈴聲號召下,眾族人依次出場,過火門,拜“族長”,雙手將稻穗舉過頭頂,慶祝五穀豐登,祈求上天再次賜福。舞者舞步輕快,號聲呼呼,一派慶豐收的景象,歌詞亦曰:“登上樓台跳禾樓,風調雨順慶豐收,瑤戶欣歌太平世,眾執穗鈴詠金秋。”
鬱南蘭寨(蘭寨)
禾樓舞
(2)連灘山歌
連灘山歌因源於鬱南縣的連灘鎮而得名,最初為四句版。據明嘉靖《德慶州志》載,早在明代嘉靖年間,連灘山歌已開始傳唱,如明代林昆所寫的《逕口樵歌》“侵晨小逕入煙蘿,次第歌聲嶺上過。無累無羈塵慮杳,載游載味逸情多”。“樵歌”為砍柴人在山中唱的歌,可見在明代嘉靖年間南江流域已有山歌流行。連灘山歌到清朝康熙年間發展為多句版。據《舊西寧縣誌》(今鬱南縣)記載:“男女雜沓唱歌,遂成習慣,文人中有好事者,平時每出歌題,招人作歌,略似竹枝詞。而土語多有音無字者,以意杜撰。歌詞亦以俗而有趣味者為佳。”反映了當時人們詠唱連灘山歌已成習慣和普遍。“女子出嫁前三四晚,村族中未嫁之女子為伴娘,齊集其家,出嫁者哭而道別,以歌達之,自祖先至親屬,皆稱其名分為之詞,歌詞合韻……語多雙關,不必雅,然情必極至。”這是《舊西寧縣誌》記載連灘山歌其中的“哭嫁歌”,反映農村女子出嫁時的情景。新娘出嫁唱“哭嫁歌”這一習俗已無,但在民間中老人仍會傳唱,由此可見當時歌風之盛。
新中國成立後,通過加強對連灘山歌的挖掘和整理,連灘山歌有了進一步的充實和發展。在50年代,連灘山歌的代表人物關榮深等一批名歌手曾應邀到廣州文化公園中心舞台演唱,深受歡迎。20世紀60年代,連灘山歌代表人物伍風英曾到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唱。20世紀50—60年代,連灘山歌第三代傳人鄭泉編排的連灘山歌劇《打穀場上》和民間藝人劉丙坤編排的連灘山歌劇《棗白心紅》參加肇慶地區比賽均獲獎。
70年代曾在連灘舉辦過規模宏大的三羅(羅定、雲浮、鬱南)三縣民歌大賽,1982年,編輯出版了《鬱南歷年民歌選》,收入民歌500餘首,其中鬱南17種民歌及其曲譜全收入了《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廣東卷》。1993年,縣民間文學三套集成編委會共蒐集到山歌1208首,精選其中的連灘山歌87首,編輯出版了《鬱南民歌民諺》。1998年,雲浮市電視台攝製的專題片《連灘山歌》曾在廣東珠江、衛視兩個電視台播出,反響熱烈並獲廣東省電視專題片評選三等獎,市一等獎。2002年,連灘山歌劇《喜迎親》獲“深圳民間藝術大賽”銅獎。2006年,連灘山歌舞《蠶鄉情韻》在“廣東省民間藝術邀請賽暨雲浮(連灘)南江文化藝術節”中榮獲金獎。
2000年以來,連灘山歌還被錄製成VCD在民間廣泛流傳。2006年11月,“連灘山歌”被鬱南縣人民政府確認為第一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7年2月,“連灘山歌”被雲浮市人民政府確認為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7年6月,“連灘山歌”被廣東省人民政府確認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3)連灘飄色
起源於明末清初,已有三百多年歷史。連灘飄色由三部分組成:一是色櫃;二是色梗,即支撐用的鋼枝;三是扮演“色”的演員。每板由2—3個小孩扮演,一板一個故事,多以神話、歷史故事為題材。具有色彩艷麗、造型大方、裝置奇妙、講究力學、內容含蓄的特點。巡遊表演時,每板飄色都有八音鑼鼓隊奏樂伴隨,形成聲、色、藝組合表演的流動立體舞台,引人入勝、令人聯想。
連灘飄色的製作工藝十分講究。首先經過巧妙的構思和設計;其次按照設計圖紙裝好飾櫃車子,再將一根經過精心設計的鐵枝固定在車子上,鐵枝穿過某種被掏空心的道具或飾物,外面看起來就好像是某種道具或飾物支撐著人物在上面一樣,十分巧妙。三是在支架上套好服裝,以隱藏、掩蓋住支架。四是造型人物上架。這一部分最為複雜,完成後的造型人物有的站立或坐臥在刀槍之尖,有的人物停留在樹梢或花卉之上,種種造型驚險逼真,像飄在空中一樣。
連灘飄色反映了農耕文化形成的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既具有中華民族民間文化的特色,又是歷史上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藝術性和觀賞性很強的民間藝術活動,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2011年4月,“連灘飄色”被鬱南縣人民政府確認為第三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1年7月,“連灘飄色”被雲浮市人民政府確認為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2年2月,“連灘飄色”被廣東省人民政府確認為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4)手指畫
“手指畫”始創於清末民初,由連灘鎮人朱景宗在廣州拜師學成指畫技藝,在連灘一帶廣為傳授。其孫朱展英、朱展鵬兄弟二人受其言傳身教,深得其精髓。
“手指畫”作為一門獨創的繪畫藝術,題材與國畫一樣,分為山水、人物、花鳥三大類,其表現技法多樣,即是以指或掌沾上墨水或者顏色控制好濃淡、乾濕、輕重、快慢,用點、按、抹、推、擦、拉、彈等多種方法,視畫面需要而靈活運用,表現出或剛或柔之質感。無論花鳥、山水、人物均構圖巧妙、布局嚴謹、肌理細膩、墨韻生動、耐人尋味,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研究價值,可作裝飾擺設,也可用作書籤、藝術名片等。朱氏兄弟所創作多幅指畫作品被國家文物局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中國書畫藏典委員會收藏,並頒發作品潤格標準認證,還有不少作品被台灣、日本、美國人士收藏。 連灘手指畫因為它的獨特和玄妙而越來越被世人所認可和推崇。
2006年11月,“手指畫”被鬱南縣人民政府確認為第一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9年2月,“手指畫”被雲浮市人民政府確認為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1年5月,“手指畫”傳承人朱展鵬被雲浮市人民政府確認為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鬱南蘭寨(蘭寨)
手指畫

千畝油菜花觀光基地

在鬱南縣連灘鎮西壩蘭寨村有著一片一千多畝的油菜花基地,在粵西地區乃至整個廣東地區都是連遍面積最大的油菜花觀光基地。位於蘭寨村入口處,正己大道兩旁,冬春時節,種滿油菜,從綠油油的油菜苗到金燦燦的油菜花,吸引了大批省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攝影。每年此時,蘭寨會舉行大型萬畝油菜花攝影節。
鬱南蘭寨(蘭寨)
鬱南蘭寨千畝油菜花基地

住宿設施

正己公寓

正己公寓位於正己學校內,建於2015年上半年,是蘭寨住宿條件較好的公寓,大約52間房間,都為標準間,房間設施齊全現代化,具備獨立衛浴、24小時熱水、電視、空調、無線網路等條件,房價約為每晚每間100元。

蘭寨驛站

位於蘭寨村村民居住區內,於2015年新裝修,為學生公寓類型、上下鋪結構,擁有35個床位,多為6人至8人間,房間整潔明亮、方便舒適,具備熱水、洗衣機等,是高等學校藝術寫生和年輕人自助游的不二之選。

學生公寓

蘭寨建有學生公寓10間,其中農家旅館3間,可同時容納400多人食宿;公寓位於蘭寨村村民居住區內,多於2015年新裝修,為學生公寓類型、上下鋪結構,公寓房間多為4人間,具備熱水、洗衣機等,公寓內設有較大的會客廳、陽台以及書房。

特色美食

蘭寨美食,在南江流域獨樹一幟。

釀豆腐

豆腐,古城黎祁。據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載:始於淮南王劉安(公元前179—122)。豆腐一詞見於文字記載,則始於宋朝。十一世紀末,寇宗《本草衍義》中有“生大豆…又可為腐,食之。”宋代大詩人蘇東坡亦有“煮豆為乳脂為”句,詩人陸游有“拭盤推進食,洗釜煮黎祁。”翻開菜譜看,中國民間豆腐吃法竟有400種之多,可謂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蘭寨普通百姓人家逢年過節或貴賓來臨都習慣釀豆腐,水豆腐以嫩、滑、白、可口馳名南江、西江及海外。

艾糍

艾糍的創始人已經無法考究,據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們說,自清末明初都城已有艾糍擺賣。
人們根據《本草綱目》記載及自己的經驗,認為艾可以祛風、止痕、止血、暖胃,有益身心將康,用艾葉製作的艾糍香滑可口,所以人們喜歡吃它。
製作艾糍的方法比較簡單。用本地特產的木茨澱粉或糯米粉均可。首先將艾葉煮熟,去其輕微的苦澀味,然後將其椿爛,再加入適量白糖或者冰片糖煮熟煮透,在趁熱時加入澱粉搓勻。餡料多以甜料為主,將花生、芝麻超脆捶碎,加入白砂糖既為餡料。一個個艾糍做好後,放進鐵燙盆隔水蒸40至50鐘即熟。如用竹箕或者蒸籠,則要用柚子葉或者芭蕉葉墊著來蒸。
用糯米粉製作的艾糍香、甜、軟、滑十分可口,而且容易消化,既好吃又有益,所以深受民眾歡迎。
艾糍製作,多數由親人或者師父言傳身教,並無文獻資料記載。現時,都城鎮擺賣艾糍的都有七八檔,逢年過節,鄰鄉近村也有人製作艾糍。
鬱南蘭寨(蘭寨)
蘭寨艾糍

連灘印糍

印糍,顧名思義就是用印子做的糍粑,墊在荷葉上蒸製而成,印糍上印有各種不同精緻圖案,不僅味美而且讓人賞心悅目,蘭寨的印糍有艾草、紅豆、高粱等多種不同口味,其中還夾有花生碎、黑芝麻等,口感極佳,是蘭寨特色風味小吃。
清末民初年間,連灘鎮有一村婦張氏,因家境貧窮,想製作一些只有逢年過節才造的糍粑到圩上去賣,以賺錢度日,但又嫌糍粑好食不好看,難以吸引人們的食慾,她就想了個辦法,求一個木匠幫她用木頭造了一個有花邊的糍印,做出的糍皮薄餡靚,又香又滑。美名傳開後,鄉間相互效仿,流傳,成為連灘鎮的特色美食——印糍。
連灘印糍,存放時間較長,攜帶方便,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吃的時候再加熱,象新鮮出爐的一樣,風味依舊。特點是:熱軟凍硬,甘香可口,有天然的蕉葉、冬葉香味。要做好印糍,首先要選好印,往往一條村子裡有幾種糍印,按需要而相互借用,以前的糍印是用花梨木、酸枝木等硬木雕刻而成,花紋、圖案多以吉祥如意,喜慶圖案居多。
連灘印糍是鬱南縣獨特的民間風味小食,只靠言傳身教,沒有具體文字記載。代表性傳承人物張阿娣也是青年時跟其他姐妹學藝而成。現時,連灘鎮圩日,擺賣印糍的有兩三檔,都是由中老年婦女製作。2006年11月,連灘印糍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特色農家菜

蘭寨村位於群山環抱之中,南江河蜿蜒流淌而過,自然環境優美,擁有大量無公害綠色食品,如農家土雞、瓜果、有機蔬菜、放心稻米等。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蘭寨村東臨南江,全境屬丘陵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最高山峰有西面的大尖嶺,海拔361米,南有望君山,海拔472米。

河流

連灘鎮域內主要河流有南江,又稱南江河。由南向北沿鎮東邊向南江口流出,境內另有支流高梘河由西向東橫貫該鎮南部,逍遙河由西向東橫穿該鎮北部。

氣候

蘭寨村位於鬱南縣連灘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溫暖濕潤,夏長冬短,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6℃,年均降雨量1355毫米。

交通信息

地理區位

蘭寨村位於連灘鎮北面,距離連灘鎮中心約5公里,到鬱南縣都城距離為50公里。

班車信息

乘坐高鐵至鬱南站,搭乘至飛鳳車站,轉乘都城至連灘方向的班車到蘭寨村落下車,間隔20分鐘一班;或乘坐高鐵至南江口站,搭乘往連灘方向的班車到蘭寨村落下車,間隔20分鐘一班。

自駕游交通指引

廣州、佛山至蘭寨村:1.由廣州、佛山出發,向西沿廣梧高速,至連灘德慶出口處進入,可至蘭寨;
2.由廣州、佛山出發,沿G321國道經肇慶、德慶西江大橋,經S352省道進入蘭寨;
深圳至蘭寨村:由深圳出發,向西北沿廣深沿江高速、京珠高速、廣州繞城高速、瀋海高速、廣昆高速,至連灘德慶出口處進入,可至蘭寨;
肇慶市至蘭寨村:由肇慶市區出發,向西南沿廣梧高速,至連灘德慶出口處進入,可至蘭寨;
羅定市至蘭寨村:從羅定市出發,沿S352省道經大灣鎮進入蘭寨;

曾舉辦的文化活動

2015年6月13日,2015年“中國文化遺產日”廣東主會場將在鬱南縣連灘鎮蘭寨村舉行。活動主題是“非遺保護、傳承發展——鄉愁·古村·根脈”。當天,“粵繡”、“廣東剪紙”、“廣東木偶戲”、“潮州音樂”、“禾樓舞”等45個國家(省)級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傳統舞蹈、傳統音樂及雲浮地方特色等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進行現場技藝展示、展銷和展演。
鬱南蘭寨(蘭寨)
第十個“中國文化遺產日”廣東蘭寨村會場
2014年12月10日,由廣東美術館、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雲浮市委宣傳部主辦,鬱南縣人民政府承辦的“探源——百名畫家走進蘭寨”系列活動在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之稱的鬱南縣連灘鎮蘭寨村啟動,整個“探源——百名畫家走進蘭寨”系列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分別是以“南江神韻”為創作主題的啟動儀式,2015年正月以“民間藝術”為創作主題的南江(連灘)民間藝術節和2015年三月以“優美生態”為主題連灘萬畝油菜花觀賞節創作活動,系列活動的優秀作品於2015年在廣東美術館展出。該活動規模大,參加人數多、規格高,社會影響面廣,為兩廣地區藝術界合作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鬱南蘭寨(蘭寨)
蘭寨寫生

周邊村鎮知名景點景區

蘭寨村周邊旅遊資源較為豐富,文物古蹟有始建於宋朝,紀念“平南先鋒”楊文廣的文廣廟;祭祀明代廣東總兵張元勛,建於明萬曆年間的張公廟;有“四奇靈庵”之稱,始建於清順治年間的天池古庵;有省著名古建築考古專家推崇備至,稱之為“廣東第一屋”或稱“清朝古堡”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光二大屋;有獨具嶺南風格,建築藝術突出,典型的粵西古民居建築代表的大夫第屋、朱氏大屋、明清商業古街東勝街、維新路等歷史街區、民宅;有4億年歷史,已滅絕的古代海生群體生物化石——“筆石”。自然風光瑰麗多姿,有“山高龍過脊挨天”的天塘山天池勝景,有充滿南江特色的竹海銀灘。

光二大屋

位於廣東省雲浮市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相傳為村民邱光二為免受土匪的威脅騷擾和南江河水泛濫之苦而興建。因其宏大的建築規模、完善的防火、防盜、防洪功能和良好的保存狀況,被譽為“廣東第一大屋”。光二大屋又稱“清代古堡”,始建於清代嘉慶十五年(1811年),至最終建成,歷時十餘年之久。其建築規模大,面積達6667平方米。最大的建築特色,是遵循堪輿學原則進行選址和確定建築坐向,在布局上模仿宮殿建築,大屋中央有一條明顯的中軸線,前門和主體建築坐落在中軸線上,在中軸線兩側對稱地分布著其他房間,結構緊湊,主次分明。大屋內的建築裝飾設計別出心裁,各種灰雕、木雕、壁畫等美輪美奐。光二大屋是是南江流域最大的民居之一,是民宅建築的傑作,也是南江文化歷史的化石。

天池庵

位於連灘鎮上橋村,距縣城72公里。天池庵景區布局以奇山靈庵和農業生態游為主題,注重野趣、奇趣、清幽。有天池古庵、龍躍天池、銀窿探秘、觀音坐蓮、百鳥投林、龍脊挨天、天池玉泉、望君夕照等景點。

張公廟

位於鬱南連灘鎮區,距縣城65公里。張公廟是雲浮市保存較完整的明代古建築,祭祀明代萬曆年間廣東總兵張元勛。廟內詩詞、彩繪、圖畫、飛檐龍脊等裝飾,無不凝聚明清時代的民族文化。主要建築有前殿、正殿、四戶秤亭、配殿、迴廊、東西轅門;前後院有戲台、炮台、六角亭、花園等附屬建築。現存前殿、正殿、配殿和四角亭,屋廊、月門、廂房、東西轅門等建築,正殿設有六根格木圓柱,柱礎為石質鼓形。柱縱橫成行,形成三進深,二開間。整座建築物牆壁上刻畫各種人物鳥彩畫及詩詞,石柱上刻鑿有多首對聯。整座建築體的馱峰、斗拱、檐板等構件形制是具有濃厚粵西地方特色和風格,對研究民族文化(特別對研究瑤族史)和當地民間習俗有重要科學價值。廟前為旅遊廣場,設億年活化石“沙欏”樹區,億年活化石“筆石”林,藝術碑林,民間藝術“禾樓舞”、“西江婚俗”表演區,與張公廟聯成一體,展現“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風韻。

大灣古建築群

大灣古建築群位於雲浮市鬱南縣大灣鎮五星村內,始建於明、清時期,具有濃郁的粵西地方特色。於2002年7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14座於2013年3月被國務院核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磨刀舊石器山遺址

磨刀山遺址位於雲浮市鬱南縣河口鎮和都村,磨刀山地處南江盆地東北緣,距現代河床約500米。南都記者在幾千平方米的磨刀山遺址現場看到,一片紅土地上立著一堆堆土墩,挖出石器的痕跡清晰可見。考古發掘是一層層泥土挖下來並記錄,越高的土墩表示該位置發現石器較早。磨刀山遺址石器豐富,包括手鎬、手斧等,數量以手鎬為最,其次為砍砸器、刮削器。

推薦行程

蘭寨村附近景點線路:光二大屋 - 張公廟 - 天池庵 - 蘭寨村
鬱南縣內景點線路:鬱南都城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 - 南江口鎮南江第一灣 - 蘭寨村 - 河口鎮磨刀山舊石器時代遺址 - 大灣鎮古建築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