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友,貴州橋樑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六分公司平羅高速12標平塘特大橋主塔施工班班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友
- 職務:貴州橋樑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六分公司平羅高速12標平塘特大橋主塔施工班班長
- 就職企業:貴州橋樑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六分公司
- 主要成就: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蘭友,貴州橋樑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六分公司平羅高速12標平塘特大橋主塔施工班班長。
蘭友 蘭友,貴州橋樑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六分公司平羅高速12標平塘特大橋主塔施工班班長。所獲榮譽 2019年4月,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蘭友社區是位於楓亭集南陽的楓慈谿畔的一個行政區域,與鎮址隔溪相望。東南與學士社區相鄰,西北與九社村接壤,北與霞溪社區隔溪對峙。村落與居民 社區土地總面積4.4平方公里,有耕地235畝,其中農地130畝。還有山地565畝,其中果園100多畝。下轄魚街、新街口、角頭、橋頭和溪岑等自然村,設定7個居民小組,8個...
蘭友瓜戚 蘭友瓜戚,漢語成語,拼音是lán yǒu guā qī,意思是形容親戚、朋友關係親近。出自《桃花扇·媚坐》。成語注釋 蘭友:意氣相投的至友;瓜戚:瓜葛相連的親戚。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坐》:“吾輩得施為,正好談心花底;蘭友瓜戚,門外不須倒屣。”成語意思 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無錫蘭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無錫蘭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於2018年04月28日成立。法定代表人趙蘭強,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非晶、納米晶軟磁合金帶材及其他電子元器件、自動化設備及其配件的設計、研究、開發、製造、銷售等。
蘭友社 蘭友社是1909年成立的黨派。蘭友社由新軍第8鎮第42標士兵胡祖舜、趙士龍發起,羅士安、劉國棟、徐邦俊、張振翻贊助,成立於1909年冬。其後入社的有趙振民、孫武、蕭鴻飛、余鶴翔、魏安晉、楊毓林、袁濟安、羅仁俊等。秘密從事反清革命運動。後胡祖舜、趙士龍加入共進會,蘭友社也隨之併入其中。
《九月送蘭友之西安》是清末至民國楊圻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秋色潼關近,春天萬馬鳴。紀程多古蹟,得句用奇兵。落日天垂盡,黃河暮有聲。舉頭形勢在,意氣未能平 。 作者簡介 楊圻(1875—1941),初名朝慶,更名鑒瑩,又名圻,字雲史,號野王,常熟人,年二十一,以秀才為詹事府主簿,二十七為戶部郎中...
《點絳唇·題歌者蘭友小像》是近現代詩人袁思亮創作的一首詞。作品原文 脫帽單衣,無言悄立蒼厓畔。態濃顰淺。依約年時見。九畹騷心,省識東風怨。樽前按。一聲腸斷。淚濕青衫滿。作者簡介 袁思亮(1879-1939),湖南湘潭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舉人。民國初年曾任北洋政府工商部秘書、國務院秘書、印鑄局局長...
曾經和杜衡、張天翼和施蟄存等人成立了一個名為“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辦了《蘭友》旬刊。1950年2月28日,在北京病逝,享年45歲。人物經歷 1913年,入杭州鹺武國小讀書,開始擁有私人閱讀空間,閱讀古典說部和《水晶鞋》《木馬兵》等外國童話。1919年,考入宗文中學。1922年8月,首次公開發表文學作品小說《債》...
同心荷蝶,別稱伏龍荷蝶,外觀是每株4-6片葉,葉長25-38厘米。同心荷蝶:春蘭,荷瓣,外蝶,名品。歷史:原產貴州,2000年帶花下山6苗草,同心國蘭科技公司購得2苗,蘭友購得4苗。本品種為荷形外蝶,浙江蘭友引種後稱伏龍荷蝶,四川蘭友從同心國蘭科技公司引種後稱同心蝶。特徵:半垂葉,每株4-6片葉...
鐵骨素梅是我國蘭花傳統銘品,因其株雅花潔,香氣清純,神韻兼備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因其繁殖速度快、易栽培,在潮汕地區蘭友中普遍種養。近年來在鐵骨素中出現了不少變異種,其中就有近來轟動蘭界的“鐵骨素梅”。近幾年來價格走跌,但仍是蘭友們喜愛的蘭花品種。發展歷史 這一品種選育於1999年秋季中秋節前後。
中國蘭花交易網的創立,為國內網際網路用戶提供了更好的個人蘭花交易場所,中國蘭花交易網憑藉其迅速發展以及其在個人交易領域的獨特文化,羸得了許多蘭友的不同程度讚賞和認同。截至2011年一季度,中國蘭花交易網註冊會員超15萬人,覆蓋了中國地區絕大部分蘭花網購人群;占據本行業和蘭花周邊產品網購市場98%以上市場份額。
心心相印於1997年(一說1998年)於怒江壩下山,在保山丁華、大理石純堯等養蘭高手手裡輾轉交流,因花開艷麗,心型紅斑惹人憐愛,深得各地養蘭人喜愛 成語解釋 心心相印:蓮瓣蘭,荷瓣,名品。植物學史 在雲龍等地,有蘭友取名“觀音獻寶”或“財神獻寶”,李映龍先生以“寶釵”名之,但更多的蘭友還是認可“心心...
此花系黃岩蘭友周鑫先生於2001年春上在湖北引進。當時周鑫一人在武漢買花,均沒有購得好花,正垂頭喪氣在花市上閒逛之時,忽聽有人說鐘祥市那邊有好花,周先生此時眼睛一亮,就不管真假如何,直奔公車站,搭乘去鐘祥的公共汽車。一路坐了3個多小時,一下車就向駐地打聽,得知某村(已記不清地名)有人在山...
劍蘭,梅瓣,名品。四川四季蘭中第一個開正格梅瓣的品種,中大型花,工整大氣,它的出現,讓成都蘭界興奮多年,蘭友們親切地稱它為“蓉城第一梅”。直到現在,它在四季蘭梅瓣中地位仍然很高,簡介 蓉梅 又稱 蓋世梅 以前很多蘭友把蓉梅(蓋世梅)和一品梅(蓋梅)理解成同一個品種。就因為蓋世梅 和 蓋梅,...
非贏利性的民眾組織。發揚以蘭會友,培養襄城縣蘭友的蘭花種養興趣,增強襄城縣蘭花愛好者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實現襄城縣蘭文化的傳播和蘭花事業的健康發展,建設精神文化社會為目的。基本介紹 襄城縣蘭花協會於2014年12月13日成立。協會性質:非贏利性的民眾組織。成立歷程 襄城縣蘭花協會最早由蘭花愛好者祁向陽、朱彥峰...
1990年由藏民採獲下山,由大理州謝時生蘭友收購, 當年台灣台中縣卓蘭鎮諸東凱(褚景春長子)在雲南看到此簇花相當奇特,就將一簇十七苗(含六個老頭)購回台灣培養。後來這十七畝“領帶花”全部由林水發先生收購,之後不久又被鐵棟王、黃惠乾合夥購去三苗,龍成富購去三苗,陳連登購雲八苗。雖然已經擴散,但在台灣...
從一些引種成功的蘭友那裡了解,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根據蓮瓣蘭的生長特性,無論是在環境還是在管理上都於其它蘭種有所區別,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異地引種大雪素的蘭友注意。植料 據云南當地蘭友介紹蓮瓣蘭原生在富有腐殖質的壤土中,不象其它蘭種有長在山石里的,因此長期以來當地養植蓮瓣蘭都是...
三星蝶的概念由來已久,早在數百年前,浙江寧波的蘭界先人便已將蝶花與梅、荷、仙、素等列為蘭花花品欣賞的重要依據。所以,關於三星蝶的認識,可以說“前人之述備矣”,蘭友們也是早已瞭然於胸。但“葉蝶” 鑑賞理論的出現,是從2003年以後才開始形成並存在。當然,這並不是說以前就沒有出現葉蝶現象,但...
昆明市蘭花協會成立於1982年。是雲南省最早成立的蘭花協會。昆明市蘭花協會現有會員200多人。昆明市蘭花協會在市林業局的領導下,歷經七屆,現有會員200多人。每年都舉辦大型蘭展,豐富了昆明人民的文化生活。出版《昆明蘭花》季刊,深受蘭友喜愛。並多次舉辦蘭花知識講座,蘭藝交流會議,為廣大蘭友建立蘭花交流,交易...
“小”驗方,往往也許能夠解換“大”問題,蘭友們不妨一試。一、茶麩 茶麩,也稱茶枯、茶籽餅,系茶籽榨油後剩下的渣料,農民常用來洗滌衣服。茶麩中含有皂素和糖苷,其水浸出液里鹼性,對害蟲有很好的胃毒和觸殺作用。防治方法:1.將搗碎成粉狀的茶麩、沸水按1:5的比例浸泡一晝夜,用其淋澆蘭盆,同時淋澆...
《春劍蒔養技藝》是福建科技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波。內容簡介 作為《蘭花世界》雜誌的主編,我有機會走了許多地方,看到了不同地區蘭友們的養蘭方式,以及幾年來養蘭方式的演變與進步。在目前,由於國蘭市場的不斷繁榮,愛好國蘭的蘭友越來越眾,如何種好國蘭也成為蘭友們不斷探討和交流的話題,特別...
蘭花融觀賞價值和經濟商品為一體,弘揚蘭文化,發展蘭經濟,以花為媒,招商引資,蘭花已成為商家競爭之物。文人墨客著筆之處,川西蘭友,和港台蘭家不惜重金選購佳麗名品。越來越受到更多愛好者的青睞。環境信息 古藺地處川南盆地山區,山巒起伏,地域廣闊,土質肥美,氣候溫和,無污染,適宜蘭草生長。享有盛譽的“綠色...
《國蘭名品精選》是以蘭花為內容的年鑑式收藏圖冊。2006年,全國各地的蘭展雖然多,但普遍給人的感覺是整體水平欠佳,也許是氣候的因素,但更多的或許是市場價格高漲後,蘭友們注重發苗比賞花要多些吧。雖然蘭花的開品不是很理想,但《2006國蘭名品精選》依然如期完成。內容簡介 2006年,全國各地的蘭展雖然多,但...
達摩蘭當年在蘭友心目中是夢寐以求的品種,以養達摩蘭為滿足自己的願望。籌組達摩會 公元1999年間由江伯豐先生等人發起籌組達摩會,經多方奔走獲得熱烈迴響,在5月底正式成立“台灣達摩藝蘭協會”選出林漢榮先生為理事長,九十年第二任改選林會長連任迄今:林漢榮先生熱心會務.積極推展業務,辦過三次展售會,三...
參加此次春蘭展的不僅有麗水各縣(市)的蘭友,還吸引了來自重慶、杭州、溫州、蘭溪 、紹興等地的蘭友攜展品參加,其中不乏珍貴稀有花品。據悉,此次展會邀請了來自省內外的蘭花行業協會共12位專家組成評審團,對500餘盆參展蘭花進行了評比,共評出金獎10個、銀獎15個、銅獎20個。我縣蘭友送展的蘭花獲得不俗成績,...
綠梅是建蘭(別名四季蘭)的梅瓣珍稀名品,建蘭綠屬於蘭花,梅葉形細長,球莖碩大,色呈翠綠。於1975年在台灣南投水里鄉發現。七彩飛龍;又因花型與不結籽的木瓜花相似,原產地蘭友均稱其為木瓜花。形態特徵 細長葉形,質似寒蘭。球莖碩大,一莖3~5葉,中垂葉姿,色翠綠;花型三瓣圓頭、緊邊、皺角,平肩。呈...
但是不知各位蘭友是否留意到我在上文中提到了《蘭蕙小史》還為這品花配發了一幀黑白照片,且照片上題有“翠蓋亦名蓋荷,光緒庚寅新種”的字樣?要知道庚子和庚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時間卻整整相差10年!光緒庚子年是1900年,而光緒庚寅年則是1890年。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樣的謬差居然在同一本書的同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