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徵明蘭亭修禊圖(蘭亭修禊圖)

明文徵明蘭亭修禊圖

蘭亭修禊圖一般指本詞條

《蘭亭修禊圖》是明代畫家文徵明創作的一幅金箋設色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圖描繪東晉永和九年,王羲之謝安等人在浙江山陰(今浙江紹興)的蘭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觴之會的故事。圖中層巒幽澗,茂林修竹,環境清謐,樹木、建築、人物刻畫皆極精工,全圖於絢爛精微之中不失淡雅之致,是作者青綠山水的代表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亭修褉圖
  • 作者:文徵明
  • 創作年代:明代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材質:金箋
  • 規格:縱24.2cm,橫60.1cm
  •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內容介紹,畫法,作者簡介,

內容介紹

本幅無款識,鈐[征明]白文方印、[征仲父印]白文方印;尾紙有作者臨王羲之《蘭亭序》全文,款署:[征明臨]。鈐[征明]白文長方印、[停雲]白文長方印。又[壬寅五月]自題一段,款署[文徵明],鈐[征明印]、[悟言室印]二白文方印。後有王谷祥、陸師道、許初、文彭、文嘉、周復俊諸人題跋。壬寅為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一五四二年),作者時年七十三歲。
文徵明此畫描繪的是晉朝王羲之等人在蘭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觴之會的故事。修禊是古代的風俗。蘭亭修禊是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與謝安等41人,在浙江蘭亭修禊的故事。王羲之等人臨曲水而洗滌,每人都作了詩文,王羲之作了序,記述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時歡樂的心情。在這幅作品之中,畫家以兼工帶寫的方法勾畫了曲水灣灣,蘭亭環抱其中。樹木和竹子畫得非常工細,但不刻板。山巒皴擦簡練,臨流水而坐的文人的衣紋概括,富於一種裝飾趣味。
《蘭亭修禊圖》從畫面上看是取材於東晉王羲之寫《蘭亭序》一事的。圖中以清麗的筆法,描繪了一群士人"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這一情景。修禊為古時習俗,每年三月上巳,人們集水邊沐浴,以祓除邪氣,消災免禍。從畫面上看,"此地有崇山峻領(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蘭亭序》)。圖後並書《蘭亭序》和詩題,又有王谷祥、陸師道、許初、文彭、文嘉、周復俊諸家詩題。文徵明書敘中記:"曾君名潛,自號蘭亭,余為寫流觴圖,既為臨禊帖闌之,後賦此詩,發其命之意,壬寅五月。""壬寅"為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文徵明時年七十二歲。從文氏敘中可知,此圖亦為一別號圖。文徵明繪此圖也是用了雙關手法,表現別號之意,以體現受畫者情操,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寄託了作者的生活理想。這是明代繪製別號圖的常用手法,如杜瓊《友松圖》、唐寅《事茗圖》、仇英《滄溪圖》等作品均如此。

畫法

《蘭亭修禊圖》是細筆小青綠畫法,表現了樹林蓊鬱,修竹傍水的春日美景。近處臨水小亭中,三人坐桌旁談詩;遠處山腰間瀑泉湧出,山腳下溪流蜿蜒曲折,士人八名分坐溪邊,注目水上中酒觴。所謂流觴曲水,即將酒觴浮於水上,漂至某人面前時,須作詩一首,作不出則罰酒。它與西晉石崇的"金谷園會"同屬文人雅集樂事。所謂"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即三觴"(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畫中環境清新優美,人物閒雅古淡,當為文氏細筆代表作。據記載,文徵明晚年畫風有粗細兩種風格,愈晚愈工,號稱"細文",與其師沈周的粗筆山水截然不同,而更多的是學趙孟頫畫風。明末董其昌曾題畫曰:"文徵仲畫大類趙承旨,第微尖利耳。同能不如獨勝,無取絕肖似,所謂魯男子學柳下惠。"(吳升《大觀錄》)認為文徵明善於學習前人。

作者簡介

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壁,字徵明,後以字行,改字徵仲,長洲(今江蘇省蘇州)人。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顯,父文林曾任溫州永嘉知縣。他幼習經籍詩文,喜愛書畫,文師吳寬,書法學李應禎,繪畫宗沈周。少時即享才名,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然在科舉道路上卻很坎坷,從弘治乙卯(1495年)26歲到嘉靖壬午(1522年)53歲,十次應舉均落第,直至54歲才受薦以貢生進京,待詔翰林院。四年中目睹官場腐敗,一再乞歸,57歲回歸故里,潛心詩文書畫。他通曉各科繪畫之藝,擅長各種細粗之法,其目力和控筆能力極佳,80多歲時還能十分流利地書寫蠅頭小楷竟日不倦。繪畫上與沈周共創“吳派”,又與沈周、唐寅、仇英並稱“吳門四家”。書法上與祝允明、王寵並譽為“吳中三家”。文徵明的繪畫兼善山水、蘭竹、人物、花卉諸科,尤精山水。早年師事沈周,後致力於趙孟頫、王蒙、吳鎮三家,自成一格。畫風呈粗、細兩種面貌。粗筆源自沈周、吳鎮,兼取趙孟頫古木竹石法,筆墨蒼勁淋漓,又帶乾筆皴擦和書法飛白,於粗簡中見層次和韻味;細筆取法趙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較少空間縱深,造型規整,時見稜角和變形,用筆細密,稍帶生澀,於精熟中見稚拙。設色多青綠重彩,間施淺絳,於鮮麗中見清雅。這路細筆山水屬本色畫,具裝飾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氣諸特徵,也奠定了“吳派”的基本特色。文徵明是繼沈周之後的吳門畫派的領袖,門人、弟子眾多,形成當時吳門地區最大的繪畫流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