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葆楨

蘇葆楨

蘇葆楨(1916.5—1990.6),著名國畫家,師從徐悲鴻張書旂傅抱石等大家,江蘇省宿遷市埠子鎮蘇圩村人。西南大學教授(原西南師範大學), 碩士生導師 ,原重慶國畫院副院長。其父系清末秀才,開辦私塾教書,喜書畫。

蘇葆楨自幼受其父薰陶,以善畫聞名於鄉里。1936年畢業於江蘇省立宿遷玻璃科職業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葆楨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宿遷縣埠子鎮蘇圩村
  • 出生日期:1916.5
  • 逝世日期:1990.6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江蘇省立宿遷玻璃科職業學校
生平,個人履歷,社會評價,著作,相關作品,

生平

1939年考入設於重慶沙坪壩的中央大學藝術系,獲得藝術大師徐悲鴻張書旂傅抱石陳之佛吳作人等的教誨。194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藝術系 。學生時代即開始創作,並舉辦個人畫展,作品榮1941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青國美展和國際畫展。作品流傳遍及亞、非、歐、美的許多國家。
1986年蘇先生在重慶南山寫生1986年蘇先生在重慶南山寫生

個人履歷

蘇葆楨,字子乾,江蘇宿遷人。男,漢族,西南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碩士導師。
1916丙辰
◎5月20日出生於江蘇省宿遷縣埠子鎮蘇圩村。
1922壬戌
◎ 秋,在村小開蒙讀書,臨習碑帖 。
1929己巳
◎春,考入宿遷縣埠子鎮縣立義保國小。
1930庚午
◎夏,考入江蘇省立宿遷中學國中部。受美術老師余定棟(上海畫家張聿光的學生)指教。
1933癸酉
◎夏, 考取江蘇省立玻璃科職業中學(高中)。課餘替學校刻鋼板、油印教材、在玻璃器皿上畫圖案。
1936丙子
◎畢業留校任教,兼任教務員和年級導師。
1937丁丑
◎ 夏,江蘇省教育廳保送公費赴日本留學,因8.13中日戰爭爆發未能成行。
◎ 12月,外出逃難,加入顧祝同組建的江蘇省抗日青年訓練團,任中隊部文書上士。
1938戊寅
◎ 春,離開青年訓練團,返玻璃科職業中學籌辦內遷。
◎ 玻璃科職業學校等中學在湖北沙市成立江蘇省立聯合中學,任聯合中學會計。
◎ 11月,隨學校西遷至重慶,校址定於江津中渡街。
1939己卯
◎9月,考入中央大學藝術系,教師有徐悲鴻張書旂傅抱石黃君璧、陳之拂、呂斯百吳作人謝稚柳等。
1940庚辰
◎ 9月,主修張書旂花鳥畫課。
◎ 無錢購買筆墨紙張顏料,幸得兩同鄉接濟數十元解燃眉之急。
◎ 在解放碑賴廷禎的畫店售畫,所得用於購買紙筆墨顏料。
1941辛巳
◎ 3月,主修張書旂花鳥畫課。
◎ 《秋菊雙雞》在重慶舉辦的中華全國美展中獲得“青年作家”一等獎。
1942壬午
◎ 數幅花鳥畫作品參加中國政府外交部在倫敦舉辦的中國藝術展,並被收藏。
◎ 歡迎徐悲鴻從至東南亞各國美展載譽返校。
◎ 陪徐悲鴻至重慶蔣碧薇家中調解夫婦關係。
◎ 國畫《和平勝利》、《粉香玉暖》參加由教育部和中華全國美術會主辦的第三屆全國美術展覽。
1943葵未
◎ 加入中華全國美術會。
◎ 與岑學恭一起在內江、成都、自貢、瀘州辦畫展。
◎ 和岑學恭、梁白雲、郭世清、劉澤、韓智中六青年在重慶夫子池勵志社舉行聯合畫展,作品100餘件,當時的《中央日報》、《世事新報》登載了訊息。
◎ 參加由中國紅十字總會主辦的第三屆紅十字周國畫展覽,與呂鳳子傅抱石陳之佛、伍蠢甫、許敦谷、張書旂、李可梁、許士琪等名家同登一堂。
1944甲申
◎ 夏,從中央大學畢業。
徐悲鴻在《嚶鳴集》冊頁上繪《貓》相贈。
◎ 8月,畢業後,暑假中大藝術系聘回校當助教,因正則校長呂鳳子再三延攬,到璧山呂鳳子創辦的私立正則藝專任講師,未能回中大任教,錯過一次很好的機會。
◎ 在重慶七星崗中蘇文化協會舉辦個人畫展。
1945乙酉
◎ 《和平鴿》、《牡丹花》入選中國政府在英國倫敦舉辦的中國畫作品展覽。
趙少昂贈畫《冬瓜花》。
◎ 在中蘇文化協會和岑學恭聯合舉辦畫展,傅抱石、常任俠、徐悲鴻等撰文評價。
徐悲鴻的《世界日報》刊登的《岑學恭、蘇葆楨兩君畫展》中說 "蘇君擅花鳥,才氣洋溢,近教授正則藝專,與呂鳳子先生砌磋,藝更大進。"
常任俠在《世界日報》中說:"觀葆楨之畫,即如見書旂之畫也,書旂所受諸弟子,以葆楨最秀出,而作畫又最勤,不僅能繼宗風,其將來進程實無限也。"柳子谷也撰文說:" 蘇葆楨先生的作品,我看得不多,偶爾看過他的《八哥玉蘭》,《兔子》、《老鷹》、《紫藤》數幅,技巧很熟,色調勻和,很像書旂先生的作品,當代花鳥畫作學,有如此造詣者,確亦不可多見。"
傅抱石在《中央日報》撰文說:" 蘇葆楨的畫鳥,其技巧熟練,為大家所知,從前他步趨張書旂先生,現在也變得多了。藝術上的事,就是要多多冒險才有意思,不然,不但苦了自己也苦了鑒畫人,他近年用的紙,仿佛隨著主觀活動而漸趨生紙,因為生紙是適於畫家們冒險的,這次他有幾幅菊花,可證明這一轉變的特色,畫紙上十分之七八做到了朴雅兩字,倘再勇敢一些能把小部分的筆墨斂蓄起來,那就十全十美了。"
1946丙戌
◎ 《玉蘭八哥》、《絲瓜雛雞》入選中國政府在印度加爾各答舉辦的中國畫作品展覽。
黃君璧贈畫《山水小景》。
◎ 至江津窯業學校,任美術教員、事務主任、教務主任。在江津舉辦個人畫展。
1947丁亥
◎ 《梅花》等三幅作品在南京參加中華全國美術會舉辦的美術展覽。
◎ 1月,回江蘇宿遷省親。
◎ 8月,在四川壁山縣與楊鴻瑚結婚。
1948戊子
◎ 在重慶、江津舉辦個人畫展。
◎ 接徐悲鴻信函,叮囑趁年富力強努力鑽研花鳥繪畫技藝。
1949己丑
◎ 在重慶舉辦個人畫展。
◎ 2月,在壁山創辦私立健生藝術專科(職業)學校,擔任校長並從教。
◎ 在重慶民權路農民銀行舉行個人畫展。
◎ 5月和梁白雲岑學恭魏正起在北碚商場舉辦四人聯展,展出作品200餘件,《北碚日報》發多篇評價文章,這是蘇葆楨在建國前參加的最後一次展覽。
◎ 9月,健生藝術專科(職業)學校遷至北碚禪岩,改名為新中國藝術專科學校。
1950庚寅
◎ 8月,新中國藝專解散,至北碚女師附中任教。
1951辛卯
◎ 3月13日,深夜蒙冤入獄。
◎ 妻子和長子沒有住所,走投無路,被迫返回老家四川永川縣,正遇“土改” 運動,苦不堪言。
◎ 9月,北碚市人民法庭判處徒刑三年,並剝奪抗訴權。
◎ 修建北碚地下水道及城區基礎設施設施,合抬800斤重大石條,累至麻木,雙腿紅腫不能站立。
1952壬辰
◎ 夜半獄警常點名,被點到者即抓去河邊行刑槍斃,不知是否會輪到自己。
◎ 一次夜間突然點名40餘人行刑槍斃,此後幾日說不出話。
1953葵巳
◎ 逐漸習慣重體力勞動。
◎ 親眼見一獄犯勞動時在驕陽下突然倒斃。
◎ 獄中指導員點名去繪製宣傳欄。
1954甲午
◎ 3月,出獄。輾轉於重慶七星崗、臨江門、蓮花池,靠替梁平工藝社畫竹簾、替重慶美術公司幻燈片著色等為生。
1955乙未
◎ 《月季花》、《菖蒲花》入選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 《葡萄圖》參加西南地區展覽,並由重慶出版社單頁出版。
1956丙申
◎12月,應聘到西南師範學院美術系任國畫花鳥畫講師。
◎《月季花》、《菖蒲花》參加重慶對外文化委員會舉辦的赴日本交流展覽。
◎ 竹簾畫《梅花》獲得四川省輕工局、文化局三等獎。
1957丁酉
◎ 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四川分會。
◎《葡萄圖》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單頁出版。
◎《牡丹雙鴿》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單頁出版。
◎兩幅花鳥畫作品由長安美術出版社單頁出版。
1958戊戌
◎ 編寫教學用花鳥畫講義及圖譜,由西師印刷所石印製作教材。
◎《葡萄豐收》由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單頁出版。
1959己亥
◎ 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
◎《夾竹桃雙雞》、《葡萄》分別入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花鳥畫選集》、《現代中國畫選集》。
1960庚子
◎參加四川省委宣傳部安排的北京人民大會堂四川廳美術作品設計、製作工作,歷時一年,繪製數幅巨型作品。
◎與梁白雲合作作品,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畫刊》出版。
1961辛丑
◎與四川美術學院教師合作《四川名勝》,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2年壬寅
◎《葡萄圖》入選全國美術展覽。
◎《芍藥花》、《雨過天晴》、《葡萄圖》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四川分會在重慶的展覽,並在《重慶日報》發表。
◎ 在重慶市中區文化館及重慶江北區文化館講授花鳥畫技法。
1963癸卯
◎ 2月,應邀參加四川省美協創作座談會。
◎ 5月,到峨眉山寫生。
◎ 十八幅寫生作品入選重慶出版社出版《白描花卉》畫冊。
◎《乘風破浪》入選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現代花鳥畫》。
◎ 四條屏《峨眉花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 多幅作品分別在《中國畫小輯》、《中國建設》、《河北美術》上發表。
◎ 作品參加四川省在北京的國畫展。
◎ 作品參加在天津的“津川聯展”
1964甲辰
◎《雄鷹》入選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現代花鳥畫選》。
◎《紫藤八哥》在《天津畫報》發表。
1965乙巳
◎ 作品《游擊隊》參加全國慶祝抗戰勝利二十周年畫展。
◎ 9月,長子16歲下鄉至南江。
1966丙午
◎ 6月,10年“文化革命運動”開始。
突然變成“牛鬼蛇神”,被抓到學校大操場批鬥。
◎ 上交收藏的書畫作品及資料三挑。
◎ 批鬥中,被學生重重一記耳光將口腔內假牙打斷,被青年教師聲討、批鬥並劃清界線。
◎ 工資被停發半年,全家沒有生活來源。
1967丁未
◎ 被革命委員會勒令反覆交代歷史問題,被派去打掃廁所和在學校試驗地勞動。
◎ 7月,西南師範學院兩派武鬥大爆發,全家徒步經青木關至四川永川縣躲武鬥。
◎ 8月18日,輾轉回到重慶,在同學楊鴻坤家躲武鬥。
◎ 9月返校接受批鬥。
1968戊申
◎ 在學校音樂廳、大操場、大禮堂等地的大會、小會上反覆被批鬥。
◎ 戴高帽子、掛黑旂遊街。
◎ 打掃廁所、挑糞、種地、挑煤球、搬重物。
◎ 被打得傷痕滿身,五花大綁被人從卡車上踹下來,頭臉朝地。
◎ 求死不得,念及妻子、幼子無人照看,堅持活下來。
◎ 4月,被押至北碚西山坪勞改農場“管訓隊”審查和勞教。不知妻子、幼子在何方,夜不能寐。
1969己酉
◎ 學校開始遷梁平,妻子、幼子被趕出校舍流浪,棲身學校縫紉組雜物室,唯一一張床被校工搶走。
◎ 妻子、幼子被攆至校外東莊廁所的一間小屋居住,室內陰暗潮濕無法下腳的。
◎ 之後,每月妻子及幼子爬山涉水,至西山坪勞改農場“管訓隊”探視。
◎ 6月,從西山坪勞改農場“管訓隊”返回學校。
1970庚戌
◎ 幫學校搬遷,挑抬課桌、板凳、煤球等各種重物。
◎ 幫革委會領導搬家。
◎ 到梁平參加勞動。
1972壬子
◎ 抽調支援重慶工藝美術公司,繪製出口竹簾和刺繡畫稿。
◎ 竹簾畫《葡萄》、《玉羽迎春》入選全國工藝美術展覽。
◎《人像速寫》、《山渠》參加四川省速寫展覽。
◎ 10月至11月,四川石棉縣、漢源大樹公社寫生體驗生活。
1973癸丑
◎《葡萄圖》、《白梅》、《山花爛漫》、《戰地花開》(合作)參加四川省美術作品展。
◎《葡萄圖》2幅在《四川畫報》發表。
1974甲寅
◎ 3月,調至成都四川省美術展覽辦公室搞國畫創作。
◎ 5月至10月,參加重慶工藝美術出國展品設計工作。
◎《川西三月》、《桐花爛漫》(合作)參加四川省慶祝建國25周年美術展覽。
◎《川西三月》入選全國美術展覽,原作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川西三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 為1974級工農兵學員教授花鳥畫課程。
1975甲寅
◎ 4月,到貴州遵義、婁山關、青年公社等處寫生體驗生活並作畫。
◎《川西三月》相繼在《榮寶齋》、《楊柳青年畫》、《中國建設》(外文版)相繼發表。
◎《苗寨新農》(合作)參加四川省年畫展覽。
◎ 為1974級工農兵學員教授花鳥畫課程。
1976丙辰
◎在四川仁壽、簡陽三岔水庫等工地寫生體驗生活並作畫。
◎在成都為尼泊爾國王訪問布置賓館作畫。
◎為四川省工藝美術公司設計畫稿。
1977丁巳
◎ 在四川渡口、成都百花壇公園、南郊公園、望江公園寫生作畫。
◎《英雄花》、《游擊隊》(合作)參加慶祝解放軍建軍50周年美術作品展覽。
1978戊午
◎ 7月,應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邀請,為美術學院花鳥專修班講授寫意花鳥畫課程一學期,並編寫《寫意花鳥畫技法》。由此,西南師範學院邀請吳冠中至美術學院講學3月。
◎ 9月,應邀到台灣文化事務主管部門“中國畫創作組”作畫,作品出國參加巡迴展覽。
◎《碩果纍纍》發表在《四川畫報》。
◎《葡萄圖》赴西德參加展覽展,併入選西德出版《中國美術作品選集》。
◎《葡萄》、《川西三月》、《游擊隊》(合作)、《戰地花開》(合作)參加四川省 “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三十五周年”美術展覽。
◎《葡萄》、《墨竹》入選北京科學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科教片《中國花鳥畫》。
1979己未
◎ 晉升為副教授。
◎ 2月,在北京友誼賓館與孫奇峰一起作畫。
◎《葡萄圖》、《白梅》參加“四川廣東聯展”。
◎12月,《葡萄圖》、《櫻花孔雀》參加四川省美協組織國畫家作品赴香港展出,香港《文匯報》19日評論:“香港畫家們對展品中有幅作品特別欣賞,那就是由西南師範學院美術系教授蘇葆楨教授繪製的葡萄,堪稱一絕”。
◎《水墨葡萄》參加日本福岡市舉辦的“亞洲近代美展”,併入選日本出版的《近代亞洲美術選輯》。
◎《玉羽迎春》參加四川省主辦“國慶三十周年美術作品展覽”。
◎四川省委書記趙紫陽同志出訪西歐,特請蘇葆楨作畫數幅,作為國禮贈給外國政要。
1980庚申
◎ 重慶市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四川分會理事,
◎ 加入九三學社,任重慶市政協委員。
◎ 北京人民大會堂四川廳翻新,作品《玉蘭綬帶》、《竹子》、《喜鵲鬧梅》等畫稿製作成磨花掛屏及座屏作北京人民大會堂四川廳裝飾。
◎《蘇葆楨作品》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葡萄圖》入選上海師範大學藝術系黃若舟拍攝的《中國畫》教學片。
◎《葡萄圖》等參加中國展覽公司在比利時舉辦的中國畫展覽。
1981辛酉
◎ 晉升為教授。
◎ 當選為重慶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出任重慶國畫院副院長。
◎ 當選為四川省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成都畫院顧問。
◎《葡萄圖》獲得四川省美術作品優秀創作獎。
1982壬戌
◎ 招收第一屆碩士研究生。
◎ 編著《寫意花鳥畫技法》由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 在南京舉辦“蘇葆楨、岑學恭國畫聯展”。
◎《碩果豐收》入選《中國畫研究院畫集》。
1983癸亥
◎《碩果豐收》赴蘇聯參加展覽。
◎ 完成巨幅作品《萬朵紅霞春意鬧》。
1984甲子
◎《怎樣畫水墨葡萄》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組織重慶國畫院畫家作品首次赴京展覽,隨後赴南京江蘇省美術館展出
◎ 《鮮花盛開碩果豐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玉羽迎春》、《果實纍纍》被江蘇省美術館收藏。
1985乙丑
◎ 被評為四川省勞動模範。
◎由重慶市民眾藝術館、重慶市美術家協會、重慶國畫院主辦“蘇葆楨花鳥畫展”,展出作品190餘幅。
◎ 香港《新晚報》登載9幅力作;
◎《萬古長青》、《和平勝利》參加重慶市舉辦的“紀念抗日戰爭及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四十周年畫展”。
1986丙寅
◎ 應日本尾道市日中友協邀請訪日。 並與日本尾道市畫家進行水墨畫交流。
◎《蘇葆楨畫集》由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萬朵紅霞春意鬧》、《碩果豐盈》由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為年曆。
◎ 受聘為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碩士學位研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受聘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四川省分會理事。
1987丁卯
◎組織重慶國畫院畫家作品第二次赴京展覽。
◎《白梅》特邀參加深圳大學首屆藝術節畫展。
1988戊辰
◎《碩果纍纍》參加香港畫家聯合會在香港主辦的《四川省當代美術家作品交流展》。
◎《高潔》、《潔白無瑕》參加重慶紅岩革命紀念館《紀念周恩來90誕辰書畫展》。
◎《潔白無瑕》為毛主席紀念堂收藏。
◎ 11月,應法國土魯斯市法中友協邀請,攜帶重慶市部分畫家作品80餘幅,赴土魯斯市參觀訪問。並在“蘇里昂畫廊”“南方沙龍”展出重慶畫家作品,舉辦交流座談會。
◎《鳥語花香》為李可染舊居藝術陳列室收藏。
◎ 組織重慶國畫院作品在桂林展覽。
1989己巳
◎《碩果豐盈》為天安門收藏。
◎《果實纍纍》為四川省文史館收藏。
◎《鮮花盛開碩果纍纍》入選四川省美協主辦《四川省國畫大展》並獲“丹青壽星獎”。
◎準備100幅赴港個人畫展作品。
1990庚午
◎《碩果纍纍》參加四川省美協在香港主辦的《四川與台灣同鄉書畫展》。
◎5月20日,100幅赴港集古齋個人畫展作品完成。
◎6月19日在家中逝世。
1992壬申
◎3月,重慶出版社出版《蘇葆楨花卉蔬果白描集》。
2000庚辰
◎6月19日在重慶國畫院舉辦《蘇葆楨作品回顧展》。
2007丁亥
◎7月,《寫意花鳥畫技法教程》一書,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修訂出版。
2010庚寅
◎6月,重慶出版社出版《蘇葆楨畫集.花卉卷》、《蘇葆楨畫集.蔬果魚獸卷》、
《蘇葆楨畫集.禽鳥卷》三本大畫冊。

社會評價

用生命華光照亮藝術之旅
——蘇葆楨先生藝術歷程研究
陶 昌馨
提要:蘇葆楨先生繼承任伯年、徐悲鴻張書旂等近現代畫壇大師的繪畫精神和技法,雖歷盡坎坷仍以其堅忍不拔的毅力和蓬勃向上的精神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藝術成就。他奉獻給熱愛藝術的人們豐富多彩的作品,特別是獨樹一幟的葡萄圖,使他在20世紀後期的中國畫壇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關鍵字:蘇葆楨 藝術承傳 繪畫精神 核心
蘇葆楨先生在他長達半過多世紀的繪畫生涯中,留存下了多姿多彩的作品,其卓著的成就,為新中國花鳥畫的發展留下了重要的一筆。特別是他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創造的墨彩葡萄圖,歷經三十餘年的反覆提煉,最終達到融中西繪畫技藝於一爐的境界,為現代花鳥畫壇開拓出了一片新天地。蘇葆楨先生寫意花鳥畫,繼承任伯年、張書旂為代表的近現代花鳥畫之菁華,更兼實踐徐悲鴻大師重寫生、對古法或守之或續之或改之或增之或融之的教誨,在20世紀後期,特別是在他本人累遭命運挑戰的情況下,努力宏揚藝術精神和技法並取得了德藝雙馨的成就。蘇葆楨先生筆下的一花一木、一石一鳥無不出自生活, 他是一位熱愛生命的藝術家,他用生命的華光照亮了不平坦的藝術之旅。
一 藝術生涯承傳關係分析
蘇葆楨字子乾,祖籍江蘇宿遷,生於1916年5月7日,卒於1990年6月19日。1938年隨江蘇省立聯合中學躲避戰火遷入重慶,次年暑期考入國民政府中央大學藝術系國畫專業,師從徐悲鴻先生、張書旂先生、黃君璧先生、傅抱石先生、陳之佛先生、呂斯百先生、吳作人先生等,畫技日漸精進,作品參加全國美術展覽獲青年一等獎。1944年畢業後,呂鳳子先生竭力延攬,進入江津正則藝術專科學校擔任教職。後自己在壁山創辦健生藝專,無奈時局混亂,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卻種下禍根。健生藝專1948年秋遷入北碚禪崖保育院,解放後隨即解散,蘇葆楨先生一家人也留在了北碚。此間,蘇葆楨先生展轉於重慶、成都、瀘州、江津等地舉辦個人畫展,畫名鵲起。因與重慶壁山士紳楊家女兒鴻瑚女士結親,故抗戰勝利後留在重慶。解放後1956年,周恩來總理指示教育部在全國招聘人才,遂進入西南師範學院美術系任教。
蘇葆楨先生之父蘇老泉公是前清秀才,喜好書畫,家中收藏有一些碑帖字畫,閒時拿來欣賞。蘇葆楨先生六歲時經父親啟蒙,初試畫筆,在繪畫方面即表現有很高的天賦。據蘇葆楨先生自己回憶:父親教他練字習字,臨摹碑帖,並省吃減用積錢到上海書店去郵購畫帖,左鄰右舍親友家有古畫,無論是花鳥、山水、人物,都借來臨摹。畫紙和畫筆也不講究,硬紙、毛邊紙、生宣和熟宣紙都畫,這倒鍛鍊了他對各種紙的性能的適應。蘇家有薄田數畝,常年種上果蔬、花木,餵養雞、鴨、鵝等,每到收穫季節,蘇葆楨先生也去幫忙,這令他從小就對花木、禽鳥的形象結構和羽翎顏色十分熟悉。
江蘇宿遷是個文物風土清嘉之地,尊崇文人畫士的風氣頗盛。蘇葆楨先生升到中學,美術教師余定棟先生對他影響和幫助很大。余先生是上海老畫家張律光先生的弟子,對蕭謙中胡佩衡的山水和張書旂的花鳥畫都頗為熟悉,他對蘇葆楨先生悉心指導。在一次學校舉行的繪畫展覽上,蘇先生獲得一等獎,獎品就是一本《書旂畫集》,這對蘇先生是很大的鼓勵。由於蘇先生勤奮好學,到中學畢業,他的繪畫已體現出追摹張書旂畫風的特徵。
1937年10月,美術界巨擘徐悲鴻先生及當時政府國立中央大學也相繼輾轉到了重慶,中大校址就設在重慶大學旁邊的松林坡。校舍簡陋,但教授陣容卻十分強大。徐悲鴻先生、陳之拂先生、傅抱石先生、張書旂先生、黃君璧先生、呂斯百先生、吳作人先生、謝稚柳先生、李瑞年先生、秦宣夫先生、黃顯之先生等,都在此任教。一時間,西南重慶的文化氣氛掀起高潮。
很快,中央大學藝術系延考招生。蘇先生十分高興,他積極備考。1939年 7月,考取了國立中央藝術系國畫專業。在中大學習的五年,蘇先生系統學習繪畫技藝和繪畫理論,畫技突飛猛進。中大藝術系十分注重對學生的基本技法的訓練,一、二年級學習素描,進行石膏寫生和人體寫生,訓練學生有紮實牢固的繪畫基礎,同時也進行國畫工筆實象寫生。在此基礎上,又以速寫和默寫的方式訓練學生的造型能力。速寫要求在極短的時間裡抓住物象的特徵並以筆墨傳神。默寫則是根據生活中觀察到的瞬間生動物象,憑著敏感的記憶力和印象默寫描繪出物象的原貌。到三年級,才開始分科學習油畫和國畫。
在中大的教授們中,徐悲鴻先生對這些從四面八方來的青年影響最大。他衣著樸素整潔,態度和藹可親,與大家一起在集體食堂吃飯。他對學生說:“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多畫畫是最重要的。”並教導學生:看畫要看“天下第一”,畫畫要“一千張”,畫素描要“一千張”,畫水彩也要“一千張”,實際是說:要有量變,才能產生質變,要畫得多,才能畫得好。每次給大家作完示範之後,徐悲鴻先生都要把畫桌收拾得乾乾淨淨,他說:舉凡紙、筆、墨、顏色,無一不是許多人辛勤勞動的結果,絕不容許浪費。這些教導,成為中大藝術系學生寶貴的受用終身的精神財富。
事有湊巧,蘇葆楨先生進入中央大學藝術系聽的第一堂花鳥課竟然是張書旂先生所授,從此以後,張書旂先生和蘇葆楨先生的師生之誼保持多年。張書旂先生為浙江浦江人氏,張家以詩、禮、書、畫傳家。徐悲鴻評他:“刻意寫生,自得家法,其氣雄健,其筆超脫,欲與古人爭一席地。”(2)總之,張書旂先生花鳥畫博採眾家所長但又不亦步亦趨,特別是他的粉彩畫獨樹一幟,在有色宣紙上用白粉作畫,“計白當黑”,紙與粉相輝映,顯出雅麗的風采,在近現代花鳥畫壇具有重要地位。蘇葆楨先生在中大藝術系學習時深得張先生教益與嘉許,多年來對張先生的作品心摹手追,繼承並發展了張書旂先生粉彩花鳥畫技法。蘇先生在在藍底或淡赭底色宣上畫孔雀,抓住孔雀炫耀其美麗羽毛的瞬間,用溝、寫、絲的筆法展現孔雀羽毛的光潔、細潤、纖塵不染及透明的質感,再配以淺紅色、淺紫色、青紫色的杜鵑、櫻花、玉蘭,或配以山石、松枝、竹枝等,其山石、花卉的靈動與精妙,孔雀的神采奕奕,令你感到撲面而來的鳥語花香和典雅富麗的秀麗爛漫。蘇先生在用粉調色運筆時,十分注重用粉與色的不同調配形成光線的明暗,來表現禽鳥背部、脖子部分的羽毛的鮮艷度和蓬鬆感,並且把粉彩廣泛用於花卉和禽鳥的表現中,用粉來提點花瓣和鳥羽,使其更加潤澤和光潔,蘇先生用粉畫各種花卉與禽鳥,一如用墨之法,濃淡、乾濕、輕重、厚薄,隨意點染,有時濃化鳥之羽毛,有時展示花之精神,筆致變化萬千,效果蒼勁秀潤,風雅宜人,作品在神韻中求富麗,在艷麗中蘊藏雅靜。這一實踐,對傳統花鳥畫技法是一大推進,使傳統花鳥畫在寫意、寫實及生動性方面有了更多的表現手法。徐悲鴻先生就曾說過:“中國近代繪畫,山水不足道,所長者惟有花鳥。”從這個意義上講,蘇先生對任伯年、張書旂為代表的近代花鳥的繼承和宏揚應功不可沒。
二 繪畫精神核心構成探略
形神兼備的寫生過程。在中國現代畫壇上,徐悲鴻先生大力倡導引進西方藝術,他注重在中央大學教學中貫注進這種思想,講究不僅要對景對物寫生,還要“速寫”、“默寫”。此舉的目的在於強調對物象“形神”的準確把握,以期達到造型能力的提高。這樣訓練的結果使作品既外型準確洗鍊,又能淋漓盡致地發揮畫家的意旨,獲得渾然天趣、清潤秀雅的效果。蘇葆楨先生直接受教於悲鴻先生,因此他特別注重寫生。他在其著作中強調:“寫生是國畫學習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國畫的寫生,在於熱愛生活、觀察生活,從而熟悉生活,掌握各種對象的結構特徵與運動變化的規律,而又不受這些規律的限制,通過豐富的想像,大膽地誇張取捨,用精簡的筆墨(包括色彩),描繪出瞬間的動態,”能“很自然地描繪出又真實、又概括、又得神的形象來。”(4)簡言之就是要求 “形神兼備”、“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蘇先生的許多作品都以寫生為基礎,從《蘇葆楨花卉蔬果白描集》中,可見蘇先生寫生的勤奮:一年四季的各色蔬果、花卉,足跡所到之處的罕見花草,無不進入他的筆下,胡豆花、鳶尾花、凌霄花、繡球花、海棠花、秋葵花、石斛花、菖蘭花、厚撲花、薔薇花、紫藤花…..無花不畫;蠶豆、茄子、蘿蔔、白菜、南瓜、絲瓜、玉米、葡萄、廣柑、冬瓜、豇豆……無果不寫。這些寫生作品時間跨度達三十多年,伴隨其繪畫歷程的始終。不同的品種,不同的組合,線條流暢簡練,筆鋒飽滿圓潤,暈染濃淡適中,形象準確,布局巧妙,令人感嘆其觀物工夫的精到。以蘇葆楨先生代表作《川西三月》為例,就源自寫生。1959 年和1963年,蘇先生兩次帶學生到川西平原寫生,正值菜花飄香的季節,一望無際的金色花田裡點綴著叢叢四川農家特有的慈竹,列列整齊的蜂箱擱置在田邊,勤勞飛舞的蜜蜂給暖洋洋的春日增添了蓬勃的生氣。蘇先生非常激動,把這富饒的川西景色印入心中。1974年春,四川省美協調集力量到成都搞創作,蘇先生也接到通知。到成都的第二天,蘇先生就帶上兩個乾饅頭到沙河堡寫生。為了仔細觀察,他一路步行,走走畫畫,畫畫走走,由於踏入花田仔細觀察,頭上被蜜蜂蟄了個大包。回駐地後,展紙凝神,落筆如風,一氣呵成,數稿之後,巨幅精神充足、氣韻生動的《川西三月》誕生了。那黃澄澄的菜花,那青亮亮的綠竹,那活倫倫的蜜蜂,把個天府之國的陽春三月圖展現於眼前。此畫參加了當年的全國美術大展,也給畫家贏得了榮譽。創作這幅畫,對菜花由近至遠的效果的處理,體現竹竿的光潤亮度等,都借鑑了西畫的一些法理。為了襯托菜花的鮮亮,還把廣告色中的檸檬黃、中黃點寫菜花,並運用傳統中國畫的反襯法,在畫紙背面用赭色反覆暈染數遍,這是蘇先生以反覆寫生為創作基石、創作思想“立象以盡意”、創作技法實踐中西藝術合璧而取得的成功。蘇先生的其他巨幅創作如《紅棉八哥》、《五彩繽紛》、|《乘風破浪》等,莫不是源自於寫生。
人格與畫格的完美融合。在宋元以前的中國寫意花鳥畫,基本上以忠於和再現物象固有的“雍容”與“華貴”為審美意趣,而此後則逐步把對自然性狀的描繪與個人情感、理想、氣質相契合,追求“意”與“象”的結合、“形”與“神”的結合。如明代徐渭畫墨荷墨蟹作詩云:“稻熟江村蟹正肥,雙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紙上翻身看,應見團團董卓臍。”(5)此為借題發泄他對世態的不滿和對官僚搜刮民脂民膏的不滿。在作葡萄畫時題詩云:“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置野藤中。”此乃感嘆他一生坎坷,懷才不遇,投路無門之苦。(6)社會的變遷幾乎使每位有成就的畫家所面對的世事均不那么平坦,可以這樣說,成熟的中國畫都是畫家心靈的外化,反映畫家的意識、思想、修養及人格。要品評20世紀中後期的畫家作品,不能脫離考察社會的巨大變革對他們的影響。蘇先生一生數度經歷社會巨變所帶來的災難:1938年日本人侵華令他隻身離鄉背井、流亡入川;1951年“鎮反運動”中因被誣陷而誤判入獄三年;1968年文革中又因所謂“歷史遺留問題”二度被關入西山坪勞改農場,一年零四個月才放出來。但蘇先生勇敢面對這種生活強加於他的磨難和屈辱,不似明清文人畫家以怪異之筆顯示其落拓不拘,而以恢弘與灑脫的畫筆展示乾坤。自古雄才多磨難,他頑強地擊退一次又一次幾乎滅頂的災難,始終堅守繪畫陣地。綜觀蘇先生的作品,多作於1954年到1965年、1974年到1990年這前後兩個十多年的時間之內,這意味著他每每剛剛從民族或個人的災難打擊中甦醒,來不及喘息立刻就拿起了畫筆,這是怎樣一個錚錚不屈的漢子!更為不易的是蘇先生的作品始終以“真、善、美”示人,五六十年代,他畫下了人民公社喜慶豐收的場景:黃南瓜,綠絲瓜,白菜蘿蔔滿籃筐,鮮活的蔬果中融進他對生活的美好祝願;有婁山關雄關道上的殷紅山丹,也有金橘裝滿筐葵花向太陽,還有雙蝶戲芙蓉群鴨臥蓮塘,鴿子展翅飛葡萄掛枝頭,這些作品更體現了他高尚的人生理想。七十到八十年代,蘇先生的畫品更為豐富:淡綠的百合花,淺綠的臘梅花,粉紅的菖蘭花,風聲蕭蕭的墨竹,珠圓玉潤的葡萄,柳絲輕拂紫燕紛飛,珠藤垂吊白頭相依,雛菊橫斜茸雞覓食,卷丹吐蕊雄雞高亢。這些畫筆法已達到圓熟而爐火純青的境界,其設色之蒼潤,情調之明快,構圖之出神入化,不得不令人嘆服“四十年來之少見,大西南之極品。”徐無聞先生在《蘇葆楨畫集序》中言:“他(蘇先生)對生活始終抱樂觀的態度,即使經歷坎坷,仍然緊握畫筆,執著於藝術的追求。畫如其人,在他的作品裡,沒有怪僻荒誕,沒有灰暗陰冷,他筆下的一切花鳥,組成一個爽朗清新、富麗和諧的世界,給人們以甜美的慰藉。”(7)給人安慰,令人忘憂,催人向上,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精神產品!“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這樣的繪畫精神核心何等崇高與慷慨!黃賓虹大師說過:“惟有高尚無邪的人品,才能確立好的畫品,畫作流露出人的思想感情、學識修養,不能有絲毫的偽裝”,(8)人高則畫亦高,畫格以人格出之,人格之外無畫格,畫格以內無非人格。蘇先生的畫正體現了他博大弘遠的胸襟,完美高尚的人格。對蘇先生來說,畫是他心靈上的一方淨上,畫是他珍視的物外人生,畫是他生命之泉。一切藝術創造,人格因素第一,“畫品之高,根於人品。畫以人重,藝以道崇”(10)蘇先生平易謙和、重德向善、坦城質樸、甚至拘謹克己的性格,使他不以絕俗遁世的方式抒發個人情懷,而選擇振奮向上、同舟共濟的高尚之氣體現於畫面之中,這樣的人格和畫格令人景仰、世代流芳。蘇先生八十年代喜用幾方印章“百花齊放”、“鳥語花香”、“推陳出新”、“八十年代”,是蘇先生現實主義藝術主張的寫照,也是一個老畫家經歷了大波大瀾之後歸於淡泊、寧靜、簡遠人生的結晶,他以生命的沉重賦予了作品以厚實的內涵,以自我犧牲的精神奉獻出朗朗無憂的畫境。我們不能僅僅看到蘇先生作品筆墨所具有的價值,更要讀懂其歷練人生賦予畫的價值,這應該是讀蘇先生的畫必須認識到的。
三 鐘靈毓秀葡萄圖
藝術長存的生命在於創新,繪畫藝術亦是如斯。創新之所以不易,在於其必須“丘壑內營”,而不能機械地描繪實物,而要以心接物,借物寫心。傅雷先生曾論及繪畫創作時說:“覽宇宙之寶藏,窮天地之生機,飽游飫看,冥思遐想,窮年累月,胸中自具神氣,造化自為我有;是師法造化,不徒為技術之事,尤為修養人格之終身課業;然後不求氣韻而氣韻自至,不求成法而法在其中。”(11)這段話深刻地指出藝術作品從再現到表現的內在過程的本質,而蘇先生以其一生的藝術活動實踐了創造過程的各個階段。從他幼年時期起葡萄就印入心中。“幼年時期我家門外就栽有葡萄樹,從春到秋發芽、開花、結實到成熟,它的生長姿態和一串串淡黃色或紫紅色的葡萄,深深印在我的腦子裡。”(12)葡萄因其甘甜味美之實受人喜歡,而在蘇北鄉間,還寓有多子多福之意,所以蘇先生對這種水果珍愛有加。傳統畫葡萄之法,有工筆和寫意兩種,繪果實往往採用工筆,工筆即用勾勒添色和沒骨暈染,因而葡萄缺乏透明的質感,顯得死板。而寫意則體現於藤子之上,採用書法筆法,象寫篆書、行書、草書,追求筆力的縱橫於揮灑自如。徐渭、張書旂所作葡萄,重在展示藤葉的疏放與瀟灑,或是藉此表露個人落拓不拘的性格,對累累果實關注較少。蘇先生關注的恰恰就是前人忽略的部分,他認為應該表現那粒粒飽滿晶瑩的淺紫色或深墨色的葡萄串展示其豐盈充實之美。蘇先生以“師造化”為起點,以“師傳統”為基石,以“師心”為終極,創造出了獨樹一幟的葡萄圖而享譽海內外。從他存留的白描畫稿看到,1963年和1965年夏天,蘇先生就繪有多幅藤子和盤子葡萄寫生圖,畫上所題為“寫李際科老師後院葡萄”。他幾乎走遍了重慶近郊的果園,西師園子裡的葡萄不知多少在他筆下留過形象,他還曾與縉雲山腳下一李姓果農結下深厚感情。多年以來,無論走到哪裡,蘇先生都想法對葡萄進行仔細觀察。他出差到北京,數度到京郊葡萄園寫生。 1986年,蘇先生兩度出訪日本,他看到日本的葡萄顆粒飽滿,串形漂亮,就準備帶兩串回國寫生,到海關時才知道,水果是不能私自帶過關的,蘇先生非常遺憾。但當海關人員的知他就是著名的“蘇葡萄”時,破例讓蘇先生如願以償。以此後多年的繪畫過程中,徐渭、吳昌碩、齊白石、汪亞塵及張書旂先生所作葡萄,蘇先生都認真研習過,他擯棄傳統葡萄的“填寫法”畫法,利用水墨和生宣中棉料淨皮紙的性能,採用“圈寫法”,用精簡的兩筆完成葡萄的形狀,利用墨色的淡濃和中間留出的高光,畫出帶光感和水分飽滿的葡萄,並將葡萄組成一球球富有立體感的葡萄串,表現枝頭葡萄的空間感。1989年10月四川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蘇葆楨畫彩墨葡萄》一書中,對葡萄的葉、藤的畫法、水墨葡萄、彩色葡萄的繪製程式都有詳盡講解。蘇先生不拘限使用水墨畫葡萄,還運用花青、曙紅、胭脂、藤黃相調配,畫出紫色葡萄和綠色葡萄,並將紫、墨、綠三色畫出不同顏色的葡萄串,配以籃子、盤子或各色花卉,表現不同情狀下的葡萄。蘇先生對葡萄藤葉和藤本的處理,採用了書法的運筆,顯示其蒼勁有力和新鮮茂盛。七十年代末以來,一幅幅構圖精巧、設色秀麗、珠圓玉潤、典雅端莊的作品相繼問世,這些畫富有昂揚的時代感,體現了煥然的生命活力,充滿棉韌不屈的生機。人們為表示對他的創造葡萄畫品的極大認同,冠以“蘇葡萄”的美稱。蘇先生筆下的葡萄反古人 “閒拋閒擲”之意而用之,筆力融精緻與灑脫於一體,既讓人感覺如見豐收之葡萄,其實又哪有那一架葡萄。蘇先生認為:“昔日荒山,今日變成果園,我們應該用畫筆歌頌人民幸福的生活,歌頌農業豐收的喜悅給人以新鮮愉快的感情。”(13)這同蘇先生一貫的藝術主張時相通的。改革開放以來,蘇先生的葡萄不但為中國人們熟知,也走進了亞、歐、美等各大洲的博物館和畫廊。日本福岡市博物館館長,在一次中國台灣文化事務主管部門對外交流展覽團舉辦的美術展覽上看到蘇葆楨先生的葡萄,大為驚嘆:“用油畫來表現葡萄的光感和質感都極不容易,而蘇先生用這么簡單的墨彩就把葡萄表現得如此精妙、巧奪天工,真是敬佩!”走過了數十載的風風雨雨,描繪了大半生的花卉禽鳥蔬果,蘇先生可謂克盡畫家之職守,蜀中畫壇盟主馮健吳先生對蘇先生評語為:“硯邊奇卉,筆底明珠,藝壇健將,教授老蘇。”十分象形地概括了蘇先生老當益壯的氣派。
此時,斯人已逝,唯其彩墨精神永留人間。
注釋:
(1)《徐悲鴻彩墨畫 序》蔣兆和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年6月[
(2)《中國畫家叢書張書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年11月出版
(3)《張書旂的繪畫世界》陳長華〈〈張書旂畫集〉〉45頁台灣藝術圖書公司出版發行 1985年初版
(4)〈〈寫意花鳥畫技法〉〉蘇葆楨 著31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4月第四次印刷
(5)、(6)《中國傳世名畫》下卷 故宮博物院藏畫 421頁 西苑出版社 1998年10月出版
(7)《蘇葆楨畫集 序》徐無聞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 年7月出版
(8)《賓虹論畫》轉引自《黃賓虹山水畫藝術論》葉子著33頁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
(9)《談藝錄》賈又福著 轉引自《國畫家》1998年5期
(10)《賓虹論畫》轉引自《黃賓虹山水畫藝術論》葉子著100頁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
(11)轉引自《黃賓虹山水畫藝術論》葉子著 102頁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
(12)〈〈寫意花鳥畫技法〉〉蘇葆楨著 59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4月第四次印刷
(13)〈〈寫意花鳥畫技法〉〉蘇葆楨著 59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4月第四次印刷

著作

蘇葆楨出版的美術作品
蘇葆楨
四川美術出版社1986年出版四川美術出版社1986年出版
蘇葆楨
花卉蔬果白描集花卉蔬果白描集
西南師範大學1986年出版大型畫冊西南師範大學1986年出版大型畫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教材
重慶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畫冊之一重慶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畫冊之一
重慶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畫冊之二重慶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畫冊之二
重慶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畫冊之三重慶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畫冊之三

相關作品

蘇葆楨書畫作品
1982《翠羽迎春》1982《翠羽迎春》
1945《桃花白頭鳥》1945《桃花白頭鳥》
1984《鮮花盛開碩果豐收》1984《鮮花盛開碩果豐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