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
- 英文名稱:Union of Soviet sovereign republics
- 簡稱:蘇聯
- 首都:莫斯科
- 主要城市:莫斯科,基輔,明斯克
- 國慶日:11月7日
- 國歌:牢不可破的聯盟
- 國家代碼:USSR
- 官方語言:俄語
- 貨幣:盧布
- 時區:UTC+3~UTC+11
- 政治體制:蘇維埃制
- 國家領袖:戈巴契夫
- 人口數量:286,730,817(1991年估計)
- 人口密度:12.8人/平方公里
- 主要民族: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
- 主要宗教:東正教
- 國土面積:22,402,200 平方公里
- 水域率:0.27%
- 執政黨:蘇聯共產黨
- 立法行政機構:最高蘇維埃
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俄語: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уверенных Республик,縮寫:СССР,,英語:Union of Soviet Sovereign Republics,縮寫:USSR),後又改稱主權國家聯盟(俄語:Союз Суверенных Государств,縮寫:ССГ,英語:Union of Sovereign States,縮寫:USS)。是指《新聯盟條約》中為了保留蘇聯的完整而計畫成立的一個邦聯國家。
1991年8月14日蘇聯公布了新聯盟條約文本。按照新公布的條約文本,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將改名為"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簡稱仍為蘇聯。新聯盟條約的簽署工作預定在8月20日開始,但因發生八一九事件未能簽署。新條約規定,"蘇聯為平等共和國聯合組成的聯邦制主權民主國家","締約的每個共和國均為主權國家"。條約規定,結成聯盟的各共和國保留獨立決定涉及本國發展的一切問題的權利,在國際關係中蘇聯為一個主權國家,但結成聯盟的各共和國有權同外國建立直接的外交、領事和貿易關係。條約規定,聯盟成員國的相互關係原則是:平等、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干涉內政、和平解決爭端、合作互助、誠實履行根據聯盟條約和共和國間協定而承擔的義務。條約規定,在聯盟職權範圍內,聯盟法律至高無尚;在共和國職權範圍內,共和國法律在本共和國境內至高無尚。
條約規定,土地、礦藏、水源和其他自然資源均為各共和國所有。
條約簽字之日起生效後,1922年的聯盟條約即同時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