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立互助條約,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和立陶宛共和國互助條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立互助條約
- 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和立陶宛共和國互助條約》
蘇立互助條約,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和立陶宛共和國互助條約》。
蘇立互助條約,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和立陶宛共和國互助條約》。1939年10月10日由兩國外長在莫斯科簽訂。條約規定,蘇聯將維爾紐斯城和維爾紐斯省轉交給立陶宛。一旦遭到對立陶宛構成侵略或通過立陶宛領土對蘇聯構成侵...
互不侵犯條約是兩個以上國家之間為了避免軍事武裝衝突而簽訂的國際條約。蘇立互不侵犯條約,1926年9月蘇芬互不侵犯條約,1932年1月蘇波互不侵犯條約,1932年7月德波互不侵犯條約,1934年1月法蘇互助條約,1935年5月中蘇互不侵犯條約,1939年8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1939年8月。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蘇中立條約,...
蘇立互助條約,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和立陶宛共和國互助條約》。1939年10月10日由兩國外長在莫斯科簽訂。條約規定,蘇聯將維爾紐斯城和維爾紐斯省轉交給立陶宛。一旦遭到對立陶宛構成侵略或通過立陶宛領土對蘇聯構成侵略威脅時,雙方應共同磋商互助措施。有效期十五年。1940年6月14日,正當德國進攻法國之際,蘇聯向...
國聯理事會公然承認波蘭對維爾紐斯擁有主權。3月15日協約國大使會議劃定波蘭和立陶宛邊界,將維爾紐斯劃給波蘭。立陶宛拒絕承認這一決定。1938年3月,波蘭向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立陶宛被迫與波蘭建交,承認維爾紐斯屬波蘭。1939年9月波蘭亡國,蘇軍占領維爾紐斯。10月10日蘇立簽訂“互助條約”,維爾紐斯交還立陶宛。
1939年德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立陶宛被劃入蘇聯勢力範圍,1940年6月14日,即德軍進入巴黎的當天,蘇聯指責立陶宛政府破壞《蘇立互助條約》,進行反蘇活動,要求馬上逮捕挑釁禍首,保證蘇軍在立陶宛境內自由通行,在戰略要地駐軍。立陶宛應允,1940年6月15日,蘇軍占領立陶宛。1941年德蘇戰事爆發,德軍跨出東普魯士,迅速占領...
1940年6月,蘇聯以立陶宛政府違反蘇立互助公約,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組成反蘇軍事聯盟為由,出兵占領波羅的海沿岸3國。同年8月,三國加入蘇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由此從12個發展到15個。1940年6月,蘇聯以國際形勢要求用最快速度解決歷史遺留的領土問題為由,出兵占領羅馬尼亞管轄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後將比薩拉比亞...
蘇立“互助”第二節 戰前的交涉 芬蘭與蘇聯 三點不同 談判以前 四元首之會 四國公報 蘇芬繼續談判 芬外長演說 芬總理演說 談判決裂 邊境事件 芬蘭表示 斷絕邦交 第三節 大戰爆發 紅軍出動 最後的和平掙扎 乞靈國聯 在戰場上 微弱的呼聲 提出通牒 開除蘇聯 回到戰場 炮擊和轟炸 最大的攻勢 維布里爭奪戰 第四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