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惠娟,中國女子排球運動員,二傳手,天津人,出生於1964年4月3日。她是中國女排隊員,和隊友一起,1984年在第二十三屆奧運會獲女排比賽冠軍,1983年獲世界超級女排賽冠軍,1985年獲第四屆世界盃女子排球賽冠軍,同年與世界明星聯隊比賽兩戰兩勝。1986年獲第十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冠軍,同年獲第十屆亞洲運動會女排冠軍。她1984和1986年兩次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惠娟
- 外文名:su huijuan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天津
- 出生日期:1964年4月3日
- 身高:1.79米
- 運動項目:排球
- 主要獎項:1984年洛杉磯第23屆奧運會女子排球金牌得主
1988年漢城第10屆亞運會女排比賽中獲金牌
生涯數據,運動生涯,社會評價,
生涯數據
1983年 獲世界超級女排賽冠軍
1984年 在洛杉磯第23屆奧運會女排比賽中獲金牌
1985年 在第4屆世界盃女子排球賽上獲冠軍
1985年 擊敗世界明星聯隊
1986年 在第10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上獲冠軍
1988年 在漢城第10屆亞運會女排比賽中獲金牌
1984、1986年兩次獲得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運動生涯
第23屆奧運會
“拼”出來的替補二傳,3比0!中國女排姑娘在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決賽中戰勝了美國女排,贏得了中國女排第一枚奧運金牌,實現具有歷史意義的“三連冠”。
雖然作為替補二傳的蘇惠娟沒有上場一顯身手,但那一刻,喜悅同樣將她淹沒。“現在想起來,渾身還會起雞皮疙瘩。”她這樣向記者形容這種旁人聽起來有些奇怪的感受。可在她看來,這種真切的感受是拼搏之後的人才能體會到的。
1982年
蘇惠娟從河北省隊進入國家隊。到國家隊後,她上的第一節課就是“拼”。
一天下午,訓練本來進行得很順利。作為二傳手的蘇惠娟和其他隊員一起做防守練習,她們排成隊依次接起教練拋過來的球。
問題就出在她一次彎腰接球的過程中。
“為什麼不去救?”當時的主教練袁偉民停止了拋球,臉色陰沉。
蘇惠娟趕忙解釋,球太靠近邊線,即使滾翻過去,恐怕也觸不到球!
“不去努力,怎么知道救不起來?!”袁偉民說。於是針對蘇惠娟的單練開始了。
只見教練沉著臉,把球拋得東一個,西一個,而蘇惠娟撅著嘴,左一個滾翻,右一個魚躍。
18歲的她,從沒有感到訓練場像此刻這樣安靜,皮球每次落地都像重重錘在她心裡;排球場是那么空曠,她拼盡全力也護不住這9米長9米寬的場地。
球又一次飛了過來。
蘇惠娟再也爬不起來了,在地上趴了足足有一分鐘。“繼續!”教練嘴裡只喊出這兩個字。她又像聽到了起跑槍聲一樣爬了起來。“當時我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拼了!”蘇惠娟至今記憶猶新。
“今天為什麼讓你單練,回去好好想想!”這是訓練結束時,袁偉民留下的問題。
“袁指導從不直接給你答案!”26年後的今天,當她再次回憶這一幕時,語氣中充滿了對老教練的感激。在她看來,當年教練的一句“不去努力,怎么知道救不起來!”是對女排“拼搏精神”的最好註解。
這次經歷,讓這個梳著兩把“小刷子”的排壇新秀第一次從輕飄飄的皮球中體會到了沉甸甸的道理,也明白了國人如此鐘愛女排的理由。
1983年底
中國女排開始為參加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作準備。而再次進入國家隊集訓的蘇惠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成為奧運陣容中的一員。
當時,中國女排可謂強手如雲、眾星雲集。和蘇惠娟一同進入國家隊的有楊錫蘭、鄭美珠、姜英,老隊員有張蓉芳、郎平。對於蘇惠娟來說,要想在國家隊中占有一席之地,唯一的選擇就是——— 拼。
奧運會前,中國女排前往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參加友誼賽。對於女排姑娘來說,從機場到達駐地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體育館訓練。不倒時差,不休整。
幾個前滾翻下去,旅途奔波加上剛剛吃過午飯,蘇惠娟一頭衝進衛生間,吐得稀里嘩啦。
在教練袁偉民的示意下,隊醫跟著她走進了衛生間。“有事嗎?”隊醫關切地問。“沒事!”這個不善表達的倔強姑娘用涼水洗了把臉,又回到了訓練場。
這次比賽後不久,中國女排奧運陣容出爐了。蘇惠娟榜上有名!
第24屆奧運會
6年磨礪,爭得主力機會
蘇惠娟有一雙優秀二傳的手———手指修長而有力。但這雙靈巧的手卻並不完美,右手小指中游離的碎骨會突然卡住關節,整個手指立刻就無法彎曲。這根殘疾的手指,是1985年四國女排邀請賽上,世界上最優秀的主攻手古巴名將路易斯給她留下的印跡。當時,路易斯的扣球重重砸在了她救球的右手小指上。蘇惠娟一看,整個手指向外彎曲了近90度。為了不影響比賽,利用比賽間隙,蘇惠娟用厚厚的膠布將變形的小指和無名指緊緊纏在一起。即便這樣,每一次觸球都是一陣鑽心的疼痛,於是她緊緊咬住自己的嘴唇。“小指韌帶撕裂!需手術治療!”這是賽後醫生給出的診斷結果。但選擇手術,則意味著兩個月不能訓練比賽。
而此時,主二傳楊錫蘭肘關節受傷,正在休養。如果蘇惠娟不上場,中國女排將面臨二傳位置無將可派的尷尬局面。於是她選擇了堅持。
這種堅持,為蘇惠娟贏得主力位置做好了鋪墊。
1988年,第24屆漢城奧運會如約而至。
進入奧運村後,教練才宣布了出賽陣容。誰知命運又跟蘇惠娟開了個玩笑,她這一次又被留在了替補席上。
說實話,看著隊友在場上生龍活虎,她也會感覺心情壓抑。“但我始終堅定一個信念——— 要打主力,一定要證實自己的能力!”正是憑著這個信念,她一直咬牙堅持著。
終於,命運向這位河北姑娘露出了笑臉。
漢城奧運會中國女排的最後一役是與日本隊爭奪第三名。她終於首發登場,並打滿全場,最終戰勝了日本隊。自此,蘇惠娟實現了從替補二傳到主二傳的跨越,而這一步的跨越,她整整用了6年。
第25屆奧運會
未獲金牌,卻收穫了奧運精神
1992年,女排姑娘懷揣著奪冠的夢想趕往美麗的西班牙城市巴塞隆納。
可是,女排姑娘的這次奧運之旅並不平坦。
一到奧運村,主力接應二傳巫丹因病服用中藥,誤食了違禁藥品,只能提前回國。比賽尚未開始,就先損失一員大將。
小組賽開始後,姑娘們在和實力強大的巴西隊的對抗中敗下陣來,而接下來和歐洲勁旅荷蘭隊的比賽,將是蘇惠娟和姐妹們的背水一戰。
比賽開始進行得很順利,中國女排很快就先拿下兩局,形勢十分有利。第三局,蘇惠娟被替換下場。就在她下場後,場上形勢發生了逆轉。荷蘭隊一口氣連扳兩局。
等蘇惠娟第五局再上場時,荷蘭隊已經打“瘋”了。比賽成績最後鎖定在3比2,蘇惠娟看著場那邊狂喜的荷蘭姑娘,仿佛是在夢裡。
這場比賽的失利意味著她十幾年的排球生涯將以第七名——— 中國女排參加奧運會以來的最差成績草草結束。她本可以選擇退役來避免這種尷尬。但最終她還是留了下來。
原因就是當時新任國家隊主教練胡進的一句話,“現在國家隊需要一位有經驗的二傳,請你留下來。”
可這是怎樣艱苦的四年啊——— 汗水沒少流,眼淚也沒少流。
——— 多年的比賽訓練,使她身體嚴重透支,曾有半年時間她先後兩次住院,接受手術。
——— 作為女排國家隊隊長,更作為一名老隊員,和年輕攻手配合每每不理想時,教練的“板子”總會打在她身上。要強的她只能委屈得掉淚。
可哭歸哭,作為隊里的老大姐,她從不在隊友面前愁眉苦臉。在訓練場上,她總是笑呵呵的。這是老女排的傳統。
1992年的8月
蘇惠娟和姐妹們一起走出首都機場。
這一天,丈夫牛長征早早地就趕到了首都機場。他沒有帶妻子喜愛的鮮花。這倒不是因為中國女排的成績不理想,而是他認為,此刻鮮花似乎太輕,輕得不足以肯定妻子這么多年的努力。於是,他連夜去為妻子,也為處於低谷的中國女排定製了一面錦旗。“勇敢超越自己的過程,比爭金奪銀的結果更重要!”把錦旗交給妻子的那一刻,牛長征說了這樣一句話。
這句話令蘇惠娟感動至今。
是啊,從第一次梳著兩把小刷子怯生生走進國家隊的大門到如今,身為女排國家隊的隊長,她把一生最好的十年獻給了中國的排球事業。十年中,她歷經五位教練,參加三屆奧運會,這已經是中國女排的一項紀錄了。而這十年的每一天,她都在不斷超越著自己。
社會評價
她曾是河北省第一位奧運金牌獲得者,卻在國家隊的替補席上一坐就是6年;她見證了中國女排“三連冠”、“五連冠”的輝煌,但也經歷了中國女排巴塞隆納奧運會上的“敗走麥城”。在國家隊“服役”十年,三次參加奧運會,這在中國女排歷史上已經成為一個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