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公路

蘇公路(水井溝),瀘州城區地名。

現在很多人習慣稱蘇公路為水井溝。蘇公路地處商業繁華中心,左擁重百水晶,右抱綠地匯通。它東臨治平路、寶來橋,西連江陽北路,上水井溝和下水井溝長約300米,屬於酒城購物天堂聚集的地方。

在改名為蘇公路之前,這裡的確叫做水井溝。據《瀘州地方史》記載,明末農民起義,張獻忠率軍曾在水井溝與一位名叫蘇瓊的守城將領大戰。由於不敵張獻忠兵力雄厚,蘇瓊及其滿門戰死橋下,後來人們為了紀念蘇瓊忠烈,在城南建立一座“蘇公祠”,水井溝也由此搖身一變成為蘇公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公路
  • 所屬地區:瀘州城區
歷史沿革,得名由來,

歷史沿革

明朝末年,張獻忠率兵攻打瀘州,守城將領蘇瓊率軍迎戰,終不敵戰死於橋下。瀘州失守。史載,張獻忠破城後,蘇瓊門下婢女秀貞率300餘名女兵上陣助戰,戰中忽聞主人蘇瓊在水井溝處陣亡,夫人已在家中自盡,秋菊拔劍自刎,小丫頭玉簪年方十三,見眾姐妹已死,便一頭撞在州牧府門前的大黃桷樹上而死。秀貞悲憤不已,率眾女兵左沖右殺,終寡不敵眾,最後全部戰死於城中。後人為了紀念和告慰殉節蘇瓊一門忠烈之士,在城南修建了蘇公祠。
水井溝上原有兩橋,蘇瓊率軍迎戰的地方叫迎敵橋,蘇瓊戰敗的地方叫卸甲橋。後來人們為紀念蘇瓊一門忠烈,便把水井溝改為了蘇公路。

得名由來

蘇公路(水井溝)因地勢較低,每逢長江漲水都要被淹,加之春夏暴雨,從忠山下來的雨水匯流而來,街心水深過膝,難以通行。街邊有水井,有溪溝,故而人們便稱其為水井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