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女傑蘇三娘的故鄉--蘇村,位於靈山縣石塘鎮西面,現存明清建築15個群落,建築面積69萬平方米,分屬蘇、丁、劉、陳、楊、盧、張士物業,這些建築中以劉氏祖居規模最大,由大夫第、司馬第、鹺尹第、二尹第、司訓第、貢員樓和劉氏宗祠7個自成體系二翹檐相接的群落組成,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屬嶺南風格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三娘故居遺址
- 建築面積 : 69萬平方米
- 位於 : 靈山縣石塘鎮西面
- 現存 : 明清建築15個群落
蘇三娘簡介,蘇三娘故居遺址,
蘇三娘簡介
蘇三娘,生卒年不詳,太平天國女將。本姓馮,名玉娘,高州人氏。道光初年出生於農家,練就一身好武藝。常到廣西玉林、北海一帶謀生。

十幾歲便嫁給靈山縣的商人蘇三,故人稱她為蘇三娘。蘇三經營運輸業,是天地會的成員。婚後不久,蘇三被同行殺害。他手下的一群年青的搬運工人和強悍的船夫勸說蘇三娘出面,帶領他們為蘇三報仇。蘇三娘帶著他們到天地會請求幫助,天地會撥了500會眾交由她指揮,不幾天便殺了仇家,燒了兇手的家宅。於是蘇三娘成了官府通緝的“女匪”。蘇三娘從此拉起一支精壯的隊伍,劫富濟貧,鋤強扶弱,馳騁於橫縣、欽州、靈山一帶。隊伍擴至數千人,她成為天地會的首領之一。
道光二十九年(1849)冬,她率天地會2000多人到武宣東鄉墟加入太平軍,參加金田起義,跟隨洪秀全轉戰沙場,立下汗馬功勞,位至女軍軍帥。在守永安、圍桂林、打長沙、攻武漢、破南京等戰役中,她英勇善戰,所向披靡。連清朝當朝狀元龍啟瑞也為之傾倒,曾賦詩《蘇三娘行》,贊她“兩臂曾經百餘戰,一槍不落千人後”,“馳馬呼曹意氣豪”,“萬千狐鼠紛藏逃”。1853年3月20日,她威風凜凜地率兵開進南京城時,龍詩寫到:“城頭鼓角聲琅琅,牙卒林立旌旗張,東家西家走且僵,路人爭看蘇三娘。”天京陷落後,配合友軍堅守鎮江而戰死沙場。
蘇三娘故居遺址
天朝女傑蘇三娘的故鄉--蘇村,位於靈山縣石塘鎮西面,現存明清建築15個群落,建築面積69萬平方米,分屬蘇、丁、劉、陳、楊、盧、張士物業,這些建築中以劉氏祖居規模最大,由大夫第、司馬第、鹺尹第、二尹第、司訓第、貢員樓和劉氏宗祠7個自成體系二翹檐相接的群落組成,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屬嶺南風格建築。蘇村距鎮政府2公里,轄一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全村總人口3578人,耕地面積2143畝,其中水田面積1870畝。在這塊僅有2平方公里的沃土上,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優美的傳奇故事。
蘇村

相傳,該村於460多年前,蘇氏家族先在此地落腳定居,故名曰蘇村。此乃天朝女傑蘇三娘的故鄉。蘇三娘原姓楊,是一個江湖賣藝女子,打飛鏢百發百中,與蘇三相識後便情投意合,結為夫妻。偶爾跟隨蘇三外出打仗,她善征勇戰,智慧非凡,威風凜凜。她的丈夫蘇三乃靈山天地會首領之一,他組織了一支強大的農民起義隊伍,專與清政府作對,口號是“劫富濟貧,殺官放囚”,因此得到廣大貧苦民眾的支持。蘇三在道光三十年八月的一起戰鬥中,由於投機分子的出賣,被亂箭射死。隨後,蘇三娘率部加入太平天國,在這次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中留下了輝煌的一頁。至今,乃被人們作為佳話傳著。此外,蘇村還有一幢古老而獨具特色的建築群。它占地8000多平方米,七

座大理石表磚、童子瓦結構的鑊耳樓。屋檐雕刻著蓮花瓣,屋內有價值連城的石雕、石馬、金魚池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這便是蘇村劉氏古建築群,蘇村境內的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它建於清朝初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蘇村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