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葉枯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蘆薈葉枯病
  • 危害部位:蘆薈葉片
  • 發生規律:廣東等南方地區全年發病
  • 防治方法:採用組織快繁技術,提供優質種苗
分布與危害,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分布與危害

蘆薈葉枯病主要為害蘆薈葉片。多從葉尖或葉緣產生褐色小斑點,後擴展為半圓形乾枯,病斑皺縮,中央灰褐色,邊緣具水漬狀暗褐色的環帶,後期病斑上生小黑點排列呈同心輪紋狀。症狀
多從葉尖或葉緣產生褐色小斑點,後擴展為半圓形乾枯,病斑皺縮,中央灰褐色,邊緣具水漬狀暗褐色的環帶,後期病斑上生小黑點排列呈同心輪紋狀。病原
Leptosphaeria sp.稱一種小球腔菌,屬子囊菌門真菌。假囊殼球形至近球形,生在葉面,有乳突狀喙,大小168~216μm,壁厚。子囊棍棒形至圓筒形,兩層壁,大小9l~108×10~12(μm)。子囊間有線形無色假側絲,內生8個子囊孢子,單行交錯排列。子囊孢子長圓筒形,淺褐色至暗褐色,具分隔5~7個,分隔處縊縮,大小17~24×4~6(μm)。

發生規律

廣東等南方地區全年發病,經常可見到,比炭疽病輕,美國的佛羅里達州曾有(Leptosphaeria nigrans(Desm.)Ces.&de Not.的報導,與我國的是否一致還需明確。該菌以菌絲體在土壤中越冬。菌絲體在土中可存活2~3年,靠雨水或昆蟲傳播。該菌怎樣侵染葉組織,如何形成病斑,條件如何,目前尚未明確。

防治方法

(1)嚴格檢疫,防止該病向無病區擴散。 (2)選用庫拉索、中國蘆薈、木立蘆薈等抗病性較強的品種。
(3)採用組織快繁技術,提供無病優質種苗。
(4)蘆薈忌濕怕冷,注意科學用水,合理施肥,注意磷鉀配合使用,增強抗病力。
(5)發病初期噴灑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或1100倍式波爾多液、75%達科寧(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