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墟山歌

蘆墟山歌

蘆墟山歌歷史悠久,它是中國古老的民歌種類。分布於蘇州市吳江區原蘆墟鎮和環分湖四周的鄉鎮以及滬浙毗鄰地區鄉村,分布面積約500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蘆墟山歌
  • 種類:民歌
  • 分布蘇州市吳江區
  • 內容:勞動歌、儀式歌、生活歌、
簡介,主要價值,歷史沿革,保護傳承,歌手傳承人,傳承人表,

簡介

蘆墟山歌的發源地蘆墟現為蘇州市吳江區汾湖鎮蘆墟街道。它位於江蘇省東南端,東與上海市青浦區毗鄰,南與浙江省嘉善縣接壤。據方誌、典籍等史料相互印證,可認為:蘆墟山歌始於明,盛於清。
蘆墟山歌題材廣泛、內容龐雜,它包含勞動歌、儀式歌、生活歌、歷史傳說歌、兒歌、雜歌、新民歌等,其中以情歌居多。1982年,由張舫瀾、馬漢民、盧群蒐集整理的長篇敘事山歌《五姑娘》,填補了漢族地區無長歌的空白,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轟動。
長期以來,演唱山歌的歌手大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貧苦農民、漁民,他們在插秧、耥苗、罱泥、踏車、收割、搖船、采菱、捕魚等勞動中,常邊幹活邊唱山歌,用以抒發內心的情感,又可消除疲勞,調節精神體力。2004年出版的《中國·蘆墟山歌集》,已從民間收集到短山歌1000多首,長山歌10部。

主要價值

蘆墟山歌以它悠久的歷史,眾多的歌手,廣闊的傳唱地域,豐富的作品蘊藏,在我國民間歌謠領域中獨樹一幟,特別是長篇敘事山歌《五姑娘》的問世,打破了長期以來漢民族地區無長歌的定論,堪與壯族的《劉三姐》、彝族的《阿詩瑪》相媲美。蘆墟山歌具有非常高的歷史價值,反映了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是一部在民間廣泛傳唱、史籍上尋找不到的生動史冊。蘆墟山歌的社會價值,是研究社會學的珍貴資料。蘆墟山歌的藝術價值在於,它來自民間歌手的口口相傳,是千錘百鍊的精品。現代作家從中能吸取豐富養料,得到有益的借鑑。
蘆墟山歌
2006年,國務院公布蘆墟山歌(吳歌)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07年,蘆墟山歌館被公布為蘇州市首批非遺項目保護示範基地;同年,吳江市人民政府公布蘆墟山歌為首批吳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歷史沿革

蘆墟山歌是植根於蘇州市吳江區境內以蘆墟為中心,用蘆墟方言演唱,流行於環分湖流域的民間歌謠。蘆墟山歌歷史悠久,它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漢朝,至宋代郭茂倩把魏晉時期的吳聲歌曲編纂成集,成為《樂府詩詞》中的一部分。到了明朝,在馮夢龍編纂的《山歌》和《掛枝兒》中,對山歌有了進一步的記錄。在清代,當地歷史文獻、方誌對蘆墟山歌有了更詳盡的記載。1926年、1928年,北京大學出版了《吳歌甲集》、《吳歌乙集》。新中國建立後,蘆墟山歌得到黨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開展了多次大規模的普查和學術研究活動。1982年,由張舫瀾、馬漢民、盧群蒐集整理的長篇敘事山歌《五姑娘》,填補了漢族無長歌的空白,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轟動。
1988年以來,蘆墟山歌每年都參加縣、市級和省際、直至全國性演出交流活動。從中央到地方許多新聞單位、知名大學、研究機構,先後來蘆墟進行採訪。在國際交流方面,從1988年起,有荷蘭萊頓大學施聶姐、高文厚9次來蘆墟採訪,編輯出版了《山歌—中國蘇南民歌研究》,日本東京學藝大學漢學家鈴木鍵子,日本甲南大學、美國聖奧拉夫學院等教授先後來蘆墟考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本目手久民謠代表團也先後來訪交流。1998年,吳江市文化藝術代表團出訪日本千葉市。1997年9月,蘆墟實驗國小成立了少兒山歌班,翌年6月,成立了蘆墟山歌社。2004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了180萬字的山歌巨著《中國·蘆墟山歌集》。

保護傳承

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以來,當地政府和文化部門,對散居於各村的老年山歌手們十分重視和關心,在生活上給予各方面照顧。民間文藝工作者抓緊時間對老歌手們進行採訪,錄音、錄像。1997年9月,蘆墟實驗國小成立少兒山歌班後,把蘆墟山歌引進了音樂課堂,使全校師生人人都會唱山歌,先後舉辦了三屆校園山歌節,建立了山歌長廊,編寫了數集由師生收集創作的山歌、童謠集。在此影響下,蘆墟中心幼稚園也於2002年開辦了幼兒山歌班,並把山歌教育活動列入蘇州市“十五”立項課題。各地吳江籍藝術院校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也把目光瞄準了蘆墟山歌,當地文化部門、山歌社給予數據提供、現場演(教)唱等方面的支持。2006年11月,松陵一中組織師生來蘆墟學山歌,將山歌列為音樂教學的開拓性課題。1998年6月,蘆墟鎮成立山歌社。成立後,每月有活動,活動有記錄,社員從建社初始時的85人發展至325人(不含學生數)。山歌社開展活動頻繁,由1998年時的10餘次,發展到2006年的48次。1998年10月,蘆墟鎮由江蘇省文化廳命名為“江蘇省民間藝術之鄉”。 2004年,出版的《中國蘆墟山歌集》,給當時在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獻上一份厚禮。2006年1月,蘆墟山歌作為吳歌的一個子項目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年春季,在分湖公園內建成了小區山歌館。同時,還對長篇敘事山歌《五姑娘》進行了註冊商標。

歌手傳承人

自清末一直到解放後,蘆墟山歌出現了一批批歌手,他們中的代表人物為楊其昌、毛坯阿四、沈進高、孫華棠、張雲龍、陸阿妹、陸洪奎、蔣連生、趙永明、高林益。現存歌手中年齡最高者為92歲的丁龍寶,70歲左右的有陸福寶、柯金海等,50歲左右的有黃廷淼、楊文英、楊敬偉、陸根榮、陸維奇等;30歲左右的有張鶯、陳友明、陳益華等。首屆少兒山歌班學員的年齡現已20歲以上進人大學階段,在校學生中還有少兒和幼兒兩個年齡層次的小山歌手,形成代代相傳,屆屆相連的局面。
陸阿妹(1902—1986)女,浙江嘉善人,抗戰前夕到吳江蘆墟鎮落戶定居。素有“山歌女王”、“江南劉三姐”之稱。1953年,參加蘇州專區民間文藝會演,演唱蘆墟山歌獲一等獎。她能唱山歌五百餘首,其中長歌六首。她傳唱的《五姑娘》是一首敘事與抒情相結合的優秀民間長篇敘事詩,在國內外產生很大影響,曾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和音樂舞蹈劇等而廣為流傳。陸阿妹生前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歌謠學會理事。
楊文英(1948— )女,吳江市蘆墟人,上世紀50年代末,就讀於蘆墟鎮中心國小,為學生中的文藝骨幹。當時,著名山歌手陸阿妹在國小任校工,收她為徒。陸阿妹挑選了《五姑娘》的歌頭、《阿天上工》等長歌片段和一些風物山歌、新山歌向楊文英傳授唱。時隔三十餘年,楊文英已成為演唱蘆墟山歌的優秀歌手。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蘆墟實驗國小成立少兒山歌班,楊文英擔承了山歌班校外輔導員,培養了一批批少兒歌手。楊文英現為蘇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吳江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理事,2007年進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傳承人表

代別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傳承方式
學藝時間
居住地址
第一代
楊其昌
清同治年間
不詳
不詳
不詳
蘆墟鎮
第二代
朱阿四
不詳
不詳
師徒傳承
不詳
蘆墟鎮
第三代
孫華裳
清光緒年間
不詳
師徒傳承
不詳
蘆墟鎮
許慶福
清光緒年間
不詳
師徒傳承
不詳
蘆墟鎮
第四代
孫洛龍
不詳
不詳
師徒傳承
不詳
蘆墟鎮
陸介榮
不詳
不詳
師徒傳承
不詳
蘆墟鎮
陸洪奎
不詳
不詳
師徒傳承
不詳
蘆墟鎮
張雲龍
1897年
不詳
師徒傳承
不詳
蘆墟鎮
蔣廷山
不詳
不詳
師徒傳承
不詳
蘆墟鎮
陸阿妹
1902年
文盲
家族傳承
1912年
蘆墟鎮
蔣連生
1908年
文盲
自學
1991年
蘆墟新莊
陸福寶
1923年
文盲
自學
不詳
蘆墟東雲村
高林益
1921年
文盲
自學
2001年
蘆墟秋水潭村
張阿木
1910年
文盲
自學
1992年
蘆墟東雲村
趙永明
1920年
文盲
自學
2000年
蘆墟秋水潭村
徐家賢
1915年
文盲
自學
1993年
北厙浮樓村
第五代
郁偉
1945年
國中
師徒傳承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蘆墟鎮
楊文英
1948年
高中
師徒傳承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蘆墟鎮
楊敬偉
1952年
高中
師徒傳承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蘆墟鎮
張覺民
1950年
國中
師徒傳承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蘆墟鎮
第六代
張瑩
1974年
大專
師徒傳承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蘆墟鎮
陳益華
1982年
大專
師徒傳承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蘆墟鎮
張中秋
1973年
大專
師徒傳承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蘆墟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