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蘄縣古城
- 榮譽: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蘄縣古城遺址位於宿州市南20公里處蘄縣鎮境內,206國道穿城而過,是安徽省內發現最早的一座古城。秦統一六國時置蘄縣,南梁改設蘄城郡,隋朝復稱蘄縣,元代廢縣遷至宿州,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蘄縣鎮歷史源遠流長,是公元前209年秦末農民大起義-----陳勝吳廣起義的歷史發源地。
1988年蘄縣古城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區,其上秦磚漢瓦,俯首可拾。境內陳勝吳廣起義點—點將台,陳勝之妹陳雪花墓地——雪花山,後人紀念陳勝吳廣而建的三賢廟、廟前陳勝手植的紅果樹歷歷在目;鎮域東西的古戰場聞名天下—陳勝、吳廣農民大起義、漢劉邦征討淮南王英布、淮海戰役雙堆集大血戰,均發於此;傳說中的一步兩橋、魚趕集、觀星台、二龍戲珠等景觀依稀可見,名優特產馬蹄燒餅、澮河鯉魚聞名遐邇。
這裡人文景觀非常豐富,是一塊亟待開發的旅遊勝地,與外延景點雙堆集淮海戰役烈士陵園、閔子墓、閔祠、白居易故居扶梳亭、虞姬墓,垓下古戰場等景點連成一片,須臾即至。
蘄縣古城在西周分封制的時候,是一諸侯國;春秋末,蘄地屬於宋國管轄;戰國時期,又隸屬楚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設立郡縣制,這裡為蘄縣,屬泗水郡。蘄縣也是陳勝、吳廣起義攻克的第一座城池。雖然歷經2000餘年的風雨滄桑,古城已經不存在了,但古城的夯土城垣大部分尚存,仍蜿蜒在蘄縣鎮政府西、北、東三面。蘄縣古城址,也是安徽省人民政府第二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蘄縣是座古城,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春秋屬宋國,齊國滅宋後,隸屬齊國,不久楚國趕走齊軍,占領蘄縣,蘄縣屬楚國的邑鎮。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郡縣制,秦朝在這裡設定縣,以蘄水為界,分設兩縣,北設符離縣,南設蘄縣,屬泗水郡(因當時蘄地長滿了“白蘄”而得名,白蘄就是當歸),西漢屬沛郡,東漢屬沛國。三國時屬譙郡,西晉為豫州譙國,南北朝時隸屬符離。自南北朝至唐改稱無定。此後先後改名為:蘄縣,蘄州,蘄城郡,到了元朝至元二年,即公元1265年,由蘄縣改為蘄城集,隸屬宿州。
蘄縣的外圍,是一道高阜,阜上長滿了茂密的樹木,如一道綠色的飄帶,緊緊地纏繞著古鎮,這就是歷經兩千多年的蘄縣古城牆。古城牆為秦朝所築,城廓周長5820米,臨澮水,南西有城門通澮水碼頭。兩千多年來,古城牆幾經風雨侵蝕,兵燹之難,早已無昔日的風光,但古城牆有它頑強的生命力,至今遺蹟尚在,輪廓清晰,而且在不同的地方還3米5米的存在,當地人民為保護古城牆,在其上面廣植樹木,遠遠望去,松柏蔥蘢,仍留有當年的氣勢。清《宿州志》載:蘄縣為漢丞相田千秋食邑地,漢趙孝故里。又說是明朝大將康茂才的出生地,並傳說康茂才同他的兒子康鋒先後被封為蘄國公,食蘄縣。據《可愛的宿州》載:“康茂才,字壽鄉,蘄人,事母孝。元末寇亂,結義兵保鄉里。太祖渡江家屬留和州時,茂才移戍採石,扼江渡為常遇春所破,久之始降,太祖釋之,功歷帳前總制,親兵左副指揮使。陳友諒既陷太平,謀約張士誠合攻應天。太祖知茂才與之有舊,明譴使持書為內應。友諒問康公安在,答曰守江東木橋。使還,太祖易之以石。友諒至愕然,連呼老康不應,退至龍灣,伏兵四起,大破友諒。接著援南昌、戰彭蠡、征武昌、下平江,皆有大功,歷遷同知大都督府事。洪武元年,從大將軍經略中原,晉守陝州,善於撫緩,民立石頌德。後從大將軍征定西,軍還道卒,追封蘄國公,謚武。”
如今真假很難辨析,但城外有八景確實存在,八景為:紫金城、觀景台、橋上閣、二龍戲珠、仙人橋、澮光五色、隱王廟、象窩。至今遺址尚在。另一景為涉故台。涉故台是陳勝吳廣起義築壇的地方:秦二世元年7月,即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同被徵發的“閭左”900人,前往漁陽(今北京密雲)戍邊,駐紮在大澤鄉,遇雨受阻預定時間過期,按秦朝法律過期當斬,於是陳勝吳廣便率眾“為壇而盟”,掀起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農民大起義。他們築壇起義的地方,後人成為“涉故台”,或“射鼓台”。大澤鄉起義為蘄縣城增添了難得色彩,除涉故台外,還有古蹟:魚腹天書灣、篝火狐鳴處、七十二聯營地、鐵錕陳莊、雪花山、鴻鵠路、死鹿湖等。
蘄縣因其地處淮北平原上,瀕臨澮水,地理位置很重要,常為古戰場。早在公元前224年,秦朝大將王剪率軍60萬,大戰楚將項燕於蘄南,後項燕戰敗自殺,人們以“郢”為村名記之。公元前209,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195年,淮南王黥布謀反,劉邦親自率兵平叛,黥布被劉邦打敗,走江南被殺。
蘄縣的特產很多,最有名的是菸葉和鯉魚。蘄縣的菸葉色澤鮮艷,味道香醇;澮河的鯉魚鮮美,在宋朝時期便著稱於世。
蘄縣有著名集鎮白庵。白庵是個集鎮,人們又叫它忠義集,據說是根據《水滸》中的忠義堂而來,但沒有根據,它的真實來源有兩:
一是說在很久以前,這裡沒有人煙,是一片低洼湖泊。後來黃河水衝擊淮河,多次奪淮改道,黃河所帶泥沙不斷沉積,形成淤積平原,漸漸的有了移民。有人便在這裡蓋座庵,庵里來了尼姑,塑著南海觀音,因南海觀音的塑像外衣是白色的,因而人稱白衣庵。由於白衣庵香火旺盛,吸引了不少外來移民在此居住,逐漸形成集鎮,人稱白衣庵集,後人改為白庵。
另種說法是,很久以前這裡有座庵,以庵為中心來了不少居民,他們住在庵的附近,結網撲魚,耕種為生。天長日久,形成集鎮,因為居民以白姓為多,因而人稱白庵。
白庵集位於墉橋區南部,蘄縣鎮的西部邊緣,澮河南岸,東和蘄縣集搭界,西和南同濉溪南坪、雙堆集比鄰,北臨澮河與南坪集隔河相望。附近的雙堆集,因境內有兩個大古堆而得名,一個是平谷堆,一個是尖谷堆,兩堆高約幾十米,形成當地的一個奇觀。著名的淮海戰役,就是在這裡全殲了黃維兵團,活捉了國民黨兵團司令黃維。至今有雙堆集戰役紀念館,占地百餘畝,樹木參天,為遊覽的好去處。
白庵同其他鄉鎮一樣,解放後體制歷經多次變更:1958年政府設白庵大隊,隸屬蘄縣公社,1980年設白庵公社,1984年設白庵鄉,至今為白庵集。
蘄縣境內有著名的河流澮河,是條天然河流,發源於河南商丘市西北曹樓,流經墉橋區,向東到達五河縣,流入沱河,形成崇潼河,再向東進入江蘇省,經峰山切嶺入窯河,最終入洪澤湖。
澮河是條天然河,名字起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老人們說,上天有神牛,神牛有子澮仙牛。澮仙牛很頑皮,玉皇很不喜歡。有一次,因一件小事,觸怒了玉皇,澮仙牛被打下凡界,流落到南坪集。當時南坪集正發大水,百姓流離失所。澮仙牛看到災情,很是不忍,便用雙角開河疏導,但因南坪地質堅硬,澮仙牛因勞累過度而死。後人為紀念他,便給河起名“澮水”。後稱“澮河”。
澮河是條古老的河流,形成於戰國,距今有2000多年歷史。戰國初期為穢水,南北朝時期為渙水,明朝時期始為澮河。澮河源頭最早起源於大梁鴻溝,流經永城、臨渙、蘄縣,向東南流入固鎮的連城,經五河縣西崇潼河入淮河。
如今,源頭已縮至河南省永城縣南湖,其上游承納河南省商丘市包河,經濉溪縣南坪小李家,入墉橋區桃園鎮、蘄縣鎮,流經東坪、白庵、蘄縣、澮南、陳村、高口。《宿縣誌》載:澮河全長約300公里,流域面積5565平方公里,流經墉橋區長為30公里,流域面積608平方公里,河口寬150---160米,河底寬10---20米,河深6.5---9米。
俯瞰澮河,九曲十八彎,流經一個個美麗的鄉鎮和村莊,碧綠的水上飄著點點白帆,不愧為宿州市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