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寺(湖北省蘄春縣寺廟)

昭化寺(湖北省蘄春縣寺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昭化寺位於蘄州城北缺齒山南麓。明憲宗成化初,僧悟空在此結草為庵;1471年,在蘄州建王府的荊王捐金,僧智明主持,就庵建寺,一進四重,規模宏大。整個建築占地五十餘畝,內供佛像百餘座,殿內石雕香案和石柱石樑上雕刻的龍、鳳、花、鳥,栩栩如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昭化寺
  • 外文名稱:Zhaohua Temple
  • 地理位置:湖北省蘄春縣
  • 氣候類型亞熱帶大陸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早9:00-晚5:00
  • 著名景點蘄州古城
簡介,歷史,位置,

簡介

寺廟佛像及所有樑柱均由石料製成,技藝精湛,無比壯觀。
蘄春昭化寺蘄春昭化寺
“文革”時,昭化寺毀壞嚴重,所幸正殿保存完好。1993年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對正殿進行了重修,先後建起了三聖殿、觀音殿、齋堂、住宿樓和大雄寶殿。如今,昭化寺終日香火繚繞,香客絡繹不絕,與鄰近的李時珍陵園、中藥材市場、博士街和玄妙觀聯成了一個旅遊景點群。

歷史

昭化寺前稱為玄都觀,明嘉靖年間,由當時大德高僧智明重建,並定名為昭化寺。
明萬曆中,又被荊憲王定為荊王府家廟,舉世聞名的“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時任荊王府紀繕,經常出入昭化寺,並以昭化寺為基地,廣交四海賓朋,接待各方僧眾。據稱,西遊記中的主要章節,均在寺內創作。
入清以後,昭化寺仍然蜚聲海內,香火鼎盛,是長江中游一帶流傳有序的名勝古剎。近代以來,由於戰亂頻繁,寺內大部遺存毀損殆盡,至解放初,僅有殘存一座石柱老殿。
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落實宗教政策,寺院得以逐步恢復,先建有僧人宿舍、觀音堂、大雄寶殿、齋堂五列等。寺院整體布局有序,設施俱全。

位置

昭化寺地址:蘄州城北缺齒山南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