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要得道度化,出離生死苦海,必須要同佛法“有緣”,才能“感應道交”。這個“緣”,包括善根、慧根,慕道向善之心和勇猛精進的精神等。
注音:yào yī bù sǐ bìng fó dù yǒu yuán ré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
- 注音:yàoyībùsǐbìngfódùyǒuyuánrén
詞目,注音,解釋,歷史記載,佛 -醫互補性,
詞目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
注音
yào yī bù sǐ bìng fó dù yǒu yuán rén
解釋
這就是經上常說的“八難”。“八難”可以分作四類:一是苦障之難,包括地獄、餓鬼、畜生和盲聾喑啞。二是樂障之難,包括北洲和長壽天。該二處的眾生壽長多樂,但缺乏智慧,甚至誤以為已入“涅盤”。三是惡增之難,即“世智辨聰”,自以為是,妄執堅固。四是善微之難,即生在“佛前佛後”,不知佛法。值此“八難”者,便於佛法無緣。靈丹妙藥,只能醫治命不該絕的病症;同樣,佛法廣大,只能度化有緣的人。這就是俗語“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的含義。如《醒世恆言》第十回:“先生,常言道:‘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你且不要拘泥古法,盡著自家意思,大了膽醫去,或者他命不該絕,就好了也未可知。
歷史記載
許多經典都記載說“佛為大醫王”,這句話里有信仰崇拜因素,也說明了佛教自身對宗教作用的理解——宗教是對人生疾病的治療,佛菩薩是人生疾病的醫師。釋迦牟尼佛對醫生耆婆說:“身病歸汝治,心病吾承當”,這句話說明釋迦牟尼佛認為人生病主要是“心病”,其治療也在心。這說明了在佛教初期就意識至了佛法與醫道是相通的。
現代科學處於從物理科學主導向計算科學主導的轉型階段,現代生產力正從製造業成熟向信息產業開拓的時期,現代醫學也處於轉型期,我們中醫正處於困境,我們能從續醫佛攜手的歷史嗎?我們能再借佛法思想推進中醫的進展嗎?
佛 -醫互補性
佛學與醫學結合,在初級階段應當是局部的,這就要看看,人的健康的點上和面上,醫學與佛學之間有沒有互補性。無疑,目前的佛教屬於精神文化傳統,而醫學主要屬於自然科學,它們之間有互補性嗎?只要人是整體的,那么其疾苦就不會都是純心理疾病、或都是純生理疾病。
“人的(或人性)”醫學與“生物醫學”之分。生物醫學基礎自然科學,對人的不共特質會有所忽略,如人所擁有的情感性與人性;精神文化與主體性,都是過去的醫學解決不了的,而佛法在這方面擁有豐富的知識和實踐經驗,至少可以促進我們對人性的不共特質的關照。例如,醫學必須遵守的職業化的中立,對依附缺失或依附需求較高的病人的情緒性失調無能為力,而佛教通過皈依和建立教內關係得,就可實現部分補償。又如,有的疾病的發生和進程,顯然受到病人生命意志的影響,以科學中立性為原則的醫學,在如何激發和調動病人的生命向度上的無可奈何,佛教就可以通過它的宗極信仰、佛教的道德和精神境界的指引、佛性與成佛的人格理想的提倡,來激發和強化生命意志,能動地增進心身健康。
醫學對一些非生物學性質的病症,明顯偏弱,甚至缺如:但是佛教對所有病象都統籌兼顧,例如,出於的人的全面把握,佛教的疾病分類學,認為疾病分為四大病(生理病)、業障病、心神病、鬼邪病。這種分類理論中,涉及至許多人生疾病,明顯與生物醫學有互補性。例如“業障病”,除了與遺傳有關以外,還涉及至生命本體界的因緣規律;“鬼邪病”,除了與佛教傳統的“心魔”、原始思維、潛意識的投射、幻覺等心智異常之外,還涉及到一些神秘主義現象。這些問題,相當一部分是當代科學難以解釋,也是難以進實驗研究的,而在臨床上確實存在,傳統中醫與佛教針對這些不同類型的人生疾病,確有不同;只要有利於患者的健康和人格完善,醫學與佛學應當可以聯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