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筒療法

藥筒療法是將藥物與竹筒同煎,趁熱急扣瘡上,以吸取膿汁毒水的一種治療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藥筒療法
  • 方法:將藥物與竹筒同煎,趁熱急扣瘡上
  • 目的:吸取膿汁毒水
  • 性質:治療方法
基本信息,基本內容,臨床套用,注意事項,其他相關,

基本信息

本療法由古代“角法”演變而來,晉代葛洪《肘後備急方》記述了以牛角為罐,用於外科吸血排膿。唐代則以藥筒代替牲畜犄角,治療癰疽瘡癤。宋代《急救仙方》稱之為“竹筒吸毒法”,詳細介紹了藥物的配製及具體操作方法。清代《醫宗金鑒》則命名為“藥筒拔法”其內容更為完善。藥筒療法是藉助於施術時產生的負壓吸力、溫熱及藥物效應,而發揮宣通氣血、拔毒瀉熱作用,使膿毒自出,毒盡瘡愈,亦可防止膿毒不能外出而引起的邪毒內陷之弊。

基本內容

先取鮮菖蒲、羌活、獨活、紫蘇、蘄艾、白芷、甘草各15克,連須蔥60克,用清水10碗煎數十滾,待藥濃熟備用;次取鮮嫩竹數段,每段長23厘米,徑口4.2厘米,一頭留節,颳去青皮留白,厚約o.3厘米,靠節處鑽一小孔,以杉木條塞緊投入藥水內煮數十滾(藥筒浮起用物壓住)。如瘡小可用拔火罐筒。將藥水鍋放在病人床前,取藥筒倒去藥水,趁熱急速扣在瘡口上,按緊自然吸住,待藥筒轉涼,拔去杉木塞,其筒自落。根據病情需要,每日可拔1—2筒或3-5筒不等。若堅腫不消,或腫勢繼續擴大,膿毒依然不能外出者,翌日可再吸拔,連用數日。
(適用範圍)
藥筒療法適用於外科瘡瘍腫毒,頭疽堅硬,膿毒不得外出者。

臨床套用

本療法適用於外科瘡瘍腫毒等。
一、癰疽:凡患處堅硬散漫不收,膿毒不得外出者,可用本療法。每日2-3次,墨守成規用5-7日。可以聚膿消腫,拔毒泄熱。
二、毒蛇咬傷:若腫勢迅速擴散,毒水不出者,用藥筒連拔3-5次,以助蛇毒外泄。
三、下肢丹毒:先放血,再套用本法,待拔吸處血液自然凝固後,用紗布包紮。用於復發性丹毒已形成象皮腿者,可以減輕腫脹,減少復發。

注意事項

(1)剛煮過的藥筒,其吸口處在使用前,一定要用濕毛巾迅速按幾下,以免燙傷。
(2)拔出的膿血,若色紅黃鮮明質稠,預後較好;若是敗漿稀水,氣穢黑綠者,預後較差。
(3)操作時應避開大血管,以免出血不止。

其他相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