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山
藥王山,
,海拔812米。為藥王
孫思邈棲隱故地與紀念場所,自唐迄今號稱名勝。這裡五峰環拱,古柏蒼翠,殿宇軒昂
,自有其天然奇境。山上尤以年代久遠、內容豐富的歷史古蹟和珍貴石刻而聞名於世,是中外嚮往的醫史、石刻藝術博物館和朝山聖地。
來歷
藥王山摩崖石刻造像,製作時代自北周唐、宋直至明清。
藥王山摩崖石刻造像,分布於山之東南隅東西長20多米的崖面上。現存7個洞窟、23個佛龕,共43尊造像。造像技法包括高浮雕、浮雕和圓雕製作時代自北周唐、宋直至明清。石窟造像中以第 2號窟的北周彌勒像最為精美,高 3.3米。唐代造像11尊,均屬盛唐時期,其中第3號窟第5龕的菩薩像,造型頗佳,屬藥王山造像中的上品。
歷史沿革
中國北朝至明代的碑刻、造像及摩崖石雕群。在陝西省耀縣城東2.5公里藥王山上。山因唐代名醫孫思邈隱居於此而得名。藥王山在北朝時始鑿佛教造像,隋唐兩代曾建有寶雲寺,並廣開造像。唐代以後,為孫思邈建祠,存留下一批與孫思邈有關的碑石。將耀縣城內保存的造像碑移置藥王山陳列。藥王山石刻集中在顯化台(又稱北洞、太玄洞)、升仙台(又稱南庵)2處,包括歷史名碑、
造像碑石和摩崖窟龕石刻造像3部分。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代名碑共150通。絕大部分是與孫思邈有關的歷代詔告、題記與詩畫等。特別重要的是明刻《千金寶要》和《海上仙方》,兩種均為兩面刻。《千金寶要》將孫思邈所著《千金方》中的重要部分摘錄下來,共刻 4石。《海上仙方》為1碑,分3部分:第一部分為《枕上記》,第2部分為《養生銘》,第3部分是各種病症單方。這些醫藥治療方法和衛生知識,是孫思邈總結了中國古代醫藥知識和自己一生實踐經驗而匯集的精華,在中國醫學發展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此外,著名者有北周天和五年 (570)《法師張僧妙碑》、宋徽宗題《褚慧龍章雲篆詩文碑》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新發現。
造像碑石包括清末以來在耀縣附近地區出土的北魏至唐代各類造像 100餘通,其中著名者如:北魏始光元年(424)《魏文朗造像碑》、太和二十年(496)《姚伯多兄弟等造像碑》、正光五年(524)《仇臣生造像碑》、北周武成元年(559)《絳阿魯造像碑》、隋開皇十五年(595)《張和仁造像碑》等。這些造像碑有四面、三面、二面、一面不等。龕內浮雕佛、菩薩,龕邊淺雕天王、供養人。碑上多有刻字。銘文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造像碑的雕刻技法、題刻內容、文字書體以及造像中刻繪的人物、服飾、馬飾鞍轡、車輿形制、屋宇建築等,都是研究佛教發展、北方少數民族歷史以及音樂、舞蹈、美術等方面的珍貴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建立了藥王山文物保管所,國家多次撥款對藥王山石刻進行收集、加固和維修,建立了造像碑石陳列館,加固了石刻造像,並用石條砌築了保護牆。
石刻群
藥王山石刻眾多除大量的摩岩造像、摩岩石刻石牌坊動物、植物石刻等文物外北魏到隋唐造像碑和歷代記事碑三百餘通現列舉一些名碑如後。
佛龕介紹
窟內有大小佛龕七個,佛龕二十三個,造像四十三尊。龕由東向西排列。
第一龕:為一觀音菩薩立像。高1.18米,赤足立蓮台上,右臂下垂,(手殘),右臂殘缺。披巾袒胸,腹結寬頻,上部衣紋細若輕紗,下部較厚。像下浮雕四小像(均殘)。按其造像風格,應為隋代所刻。
第二龕:為一坐佛。高3.18米,花冠,袒胸披巾,右手殘缺,左臂曲折平放於左膝上,右腿盤坐,左腿下垂自然落蓮台上。像兩側正壁間刻有“華原縣尉薛楷、華原縣主薄劉憲、前周至縣尉孫維肖”等題名。從造像風格與題名者官職判斷,約為隋或唐時所造。
第三龕:保存比較完整的造像分上下兩層,上層為立像三尊,高約0.60米,寶相冠,斜披巾。中像右手上舉,左手下垂,右像軀體略小,姿勢與中像相同;左像右手上舉,右手下垂。下層僅一尊造像。似為唐代遺物。
第四龕:龕內左上方為一坐佛,高約1.5米,高肉髻,袒胸,結跏跌坐,右手下垂,左手置於膝上。其下為立像三尊,右上方像二,高約1.1米,中立一小像。形制風格與前龕相同。
第五龕:有浮雕像五尊,上為思維菩薩,高1.62米,花冠,有項飾纓絡垂於胸前,右手殘缺,左手垂膝。下層立像四尊,均殘缺,似為金代刻像。
第六龕:為一坐佛,高4.10米,高肉髻,袒胸,雙腿下垂,兩足並踏蓮台,其下為四螭首,可能造於明代。
第七龕:有浮雕像五尊,分上下二層,上層為一佛二僧,下層為菩薩立像(已殘)。時代與前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