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性鈔》是一部本草類中醫文獻,共一卷,不著撰者,成書年代未詳。
基本介紹
- 書名:藥性鈔
- 類別:本草類中醫文獻
《藥性鈔》是一部本草類中醫文獻,共一卷,不著撰者,成書年代未詳。
《藥性鈔》是一部本草類中醫文獻,共一卷,不著撰者,成書年代未詳。內容簡介收藥四十六種,每藥分列性味、毒性、歸經、功用、主治、禁忌、按語等項。藥後附載天王補心丹等方二十三首。書末列產後、牙痛、心痛、腹痛等門,分別介紹有關主...
《日用家鈔》是清·沈李龍(字雲將)編著的一部本草類中醫著作。內容簡介 為《食物本草會纂》十卷本及十二卷本附錄之一。首載耐飢休糧方、救荒辟穀不飢簡易奇方、山谷救荒煮豆法,次敘各種食療方,再錄食物應忌、服藥應忌、妊娠應忌、五味不可偏好、五穀養五臟、五果助五臟、五畜補五臟等條,以及諸水毒、諸...
《醫鈔類編》二十四卷.清.翁藻編撰,成書於清道光十年(1830)。該書是一部綜合性的醫學類書,包含了中醫基礎理論、臨證各科、本草等內容。全書共二十四卷:卷一為運氣要訣、經穴圖考、奇經八脈,卷二為脈要、名醫雜著、尚論篇、藥性方劑、醫門八法、六經定法、傷寒總略、名醫方論、四言脈訣、各證醫詩。
甄權,約生於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於唐貞觀十七年(643),享年102歲。許州扶溝(今河南扶溝)人,因母病,與弟甄立言,精究醫術,專習方書,遂為名醫。甄權於針灸術造詣尤深,兼通藥治。甄權一生著述頗多,繪有《明堂人形圖》一卷;撰有《針經鈔》三卷、《針方》、《脈訣賦》各一卷,《藥性論》四卷。
因幼年多病而究心醫學,通讀古代醫經,於脈法尤多研究。所著醫著有《脈訣采真》,精采古代脈學著作精華,並有所發揮。又有《藥性選要》四卷,系韻體文寫成,對藥物歸經之說持有異議。另撰《醫書捷鈔》,系經與名醫研討後予以修訂,加入傷寒、金匱有關方論,分病輯成。各書合成《利溥集》行世。
《利溥集》是清代王鴻驥編著的一部綜合性中醫著作,成書於清宣統元年(1909)。內容簡介 全書四種,皆王氏編纂。《脈訣采真》三卷,多采自清黃韞兮《脈確》,增補名家之說而成;《藥性選要》四卷,以四言韻語體裁,闡述三百餘種藥物之性味功效;《醫書捷鈔》七卷,敘病證八十餘,提要鉤玄陳修園編輯之書。
蛇蛻丹主要成分蛇蛻皮(《本經》),其異名龍子衣、蛇符、龍子單衣、弓皮(《本經》),龍皮、龍單衣、蛇筋、蛇附(《吳普本草》),蛇皮(《雷公炮炙論》),龍子皮(《別錄》),蛇蛻皮(《藥性論》),蛇殼、蛇退(《綱目》),龍衣(《分類草藥性》),青龍衣(《浙江中藥手冊》),長蟲皮(《河南中藥手冊》),...
貞觀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親臨其家,訪以藥性及養生之道。授其朝散大夫,並賜壽杖衣物。當年壽終。甄權撰有《針經鈔》三卷、《脈經》、《針方》一卷、《明堂人形圖》一卷(俱見《新唐志》、《脈經》)。《通志•藝文略》作二卷,《脈訣賦》一卷(見《通志 藝文略》),《本草音義》七卷(見《通志...
藥性分析 味甘,性溫。①《別錄》:“味苦。”②《千金·食治》:“味苦,溫,無毒。”③《日用本草》:“味甘,平。” 歸經入脾、胃、肺經。④《得配本草》:“入手、足太陰經。”⑤《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用主治 補中益氣,治消渴溲多,自汗,便泄。①《別錄》:“溫中,令人多熱...
張谷才,號濟民,江蘇如皋人,生於1921年。8歲入國小學習4年,後因日軍侵華入私塾熟讀四書五經等書。18歲師從當地世傳名醫劉朗甫。在3年的學徒中,熟讀《內經》、《傷寒》、《金匱》、《溫病》、《脈訣》、《藥性》、《湯頭歌》等書,並積累了寶貴的臨床經驗,後在當地開業行醫,並帶徒授課。“尋找最美鄉村醫生...
鐫補雷公炮製藥性解 重修琴川志 續修海塘錄 秋水庵花影集 皇明詩選 文翰類選大成 科場條貫 蜀都雜抄 國朝名世類苑 周易參同契 刪補頤生微論 醫宗必讀 三子新詩合稿 幽蘭草 清代著作 蓼齋集 診家正眼 脈決匯辨 本草通玄 飲醇堂文集 蒼霞山房雜鈔 詞鵠初編 傷寒大白 空明子先生全集 葉忠節公遺稿 藜照...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脾、肝、胃、大腸。"③《本草新編》:"入脾、腎二經。"功用主治 健脾,補肺,清熱,利濕。治泄瀉,濕痹,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水腫,腳氣,肺痿,肺癰,腸癰,淋濁,白帶。①《本經》;"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下氣。"②《別錄》:"除筋骨邪氣不仁,利腸胃,消水腫...
歷史由來《明堂人形圖》乃中醫針灸著作,見於《新唐書·藝文志》,已佚。《明堂人形圖》的作者為唐代甄權,其在針灸方面的造詣頗深,兼通藥治。除了是《明堂人形圖》的作者外,甄權還著有《針經鈔》、《針方》、《脈訣賦》、《藥性論》等中醫著作,可惜均已亡佚。成書故事 關於《明堂人形圖》的成書,還有一...
《書本草》是中醫療法書方,清代張潮創作的。簡介 清代大才子張潮,是中國第一個開出閱讀療法書方的人,他的小品文《書本草》,模仿中國傳統的本草一類的藥典的體例,用揭示中藥藥性的方法來分析中國幾乎所有典籍的藥性、療效及副作用.耐人尋味:詳細內容 《書本草》處方一:【四書】《大學》、《中庸》、《論語》、...
《秋望柬張大谷》是清代黎簡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天邊猶水色,海半起秋陰。闊盡風雲態,虛歸物象深。蒼頭知藥性,黃葉攪蓬心。別日趨寒節,淮南問桂林 。 作者簡介 黎簡,清廣東順德人,字簡民,一字未裁,號二樵,又號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乾隆五十四年拔貢。詩畫書稱三絕,詩學李賀、黃庭堅,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