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療法:超越語言的交流

藝術療法:超越語言的交流

《藝術療法:超越語言的交流》是 2009年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 。

基本介紹

  • 書名: 藝術療法:超越語言的交流
  • ISBN:9787122043528
  • 頁數:219頁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2月1日
  • 開本:16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 版次:第1版
  • 叢書名:中央美術學院規劃教材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孟沛欣,心理學博士,現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承擔的課程有:藝術心理、藝術發展心理、藝術治療概論等,並在中央美術學院針對在校生開設藝術治療工作室,幫助有心理困惑的大學生。現主要從事藝術與心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孟沛欣是我國第一位從事繪畫藝術治療的博士,曾以博士論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繪畫藝術評定與繪畫藝術治療干預》填補國內藝術治療領域的空白,在國內相關的專業雜誌上發表過多篇有關藝術評定與藝術治療的論文,並出版譯著《藝術治療實踐方案》、《作為治療師的藝術家》、《藝術與視知覺》。這些譯著將國外先進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引進中國,為藝術治療專業在國內的發展打下了一定基礎。中國藝術心理網是她創辦的我國首個藝術心理專業網站。這個網站搭建了連線藝術成長與心理建設的橋樑,為心理治療師、美術教師、特殊學校的教師、藝術家、對心理成長感興趣的藝術專業學生、兒童家長及對藝術與心理有特殊興趣的專業工作者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台。
她曾接受多所學校與心理服務機構的邀請,擔任藝術治療課題組的指導專家,在低幼兒童教育及聾啞、智障兒童特殊教育領域亦親臨現場指導。

內容簡介

《藝術療法:超越語言的交流》是一本全面介紹繪畫藝術治療的著作,全書分為理論與實踐兩個部分,穿插了來自作者多年實踐的大量真實案例與圖片,是藝術治療師、心理治療師了解繪畫藝術治療的佳作。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亦可從中領悟:藝術是人們發自內心的表達,是與生俱來的才能,擁有著超越言語的力量。
藝術療法就是以藝術(包括繪畫、音樂、舞蹈、雕塑等藝術形式)為介質進行心理輔導與治療的方法。這種療法因其實踐過程中繞開了語言的部分,而具有傳統心理治療所無法比擬的干預效果。

目錄

理論篇
第一章 什麼是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簡述
定義藝術治療的不同角度
以繪畫藝術為介質的心理治療的定義
與藝術教育相區別的藝術治療
第二章 藝術療法的生理學理論依據
大腦功能側化
左腦取向的認知模式與右腦取向的認知模式
大腦功能側化與繪畫藝術能力
大腦功能側化與心理功能
大腦功能側化與情緒
大腦功能側化是藝術療法的理論依據
第三章 繪畫藝術療法的優勢
繪畫藝術療法的獨特性
繪畫藝術療法的實施場地與適用對象
第四章 繪畫藝術療法的套用領域
諸多學科對藝術與康復關係的理論支持
藝術與康復關係的心理學研究
繪畫藝術療法在臨床操作方面的可行性
繪畫藝術療法在心理治療中的臨床套用
第五章 不同理論取向的繪畫藝術療法
精神分析取向的藝術療法
客體關係取向的藝術療法
現象學和存在主義取向的藝術治療
格式塔理論取閆的藝術療法
人本主義來訪者中心取向的藝術治療
表現性藝術療法
藝術作為療法的心理治療
教育與發展取向的藝術療法
家庭系統治療取向的繪畫藝術療法
團體治療取向的繪畫藝術療法
第六章 繪畫藝術療法的局限性
繪畫藝術療法在評定中存在的問題
繪畫藝術療法在臨床中的問題
實踐篇
第七章 繪畫藝術評定
繪畫藝術評定
繪畫藝術評定的優勢
繪畫藝本評定的發展特徵
國際常用的繪畫藝術評定測驗
第八章 繪畫藝術療法的臨床治療技術
西方對繪畫藝術療法臨床技術的研究
繪畫藝術療法在臨床上具有的高度整合能力
繪畫藝術療法的臨床治療技術墨現諸多優勢
繪畫藝術治療法的臨床技術分類
常用的臨床治療技術
第九章 繪畫藝術治療室的建立
繪畫治療室中如何看待來訪者的藝術能力
成為繪畫藝術治療師的職業素質
如何建立繪畫治療工作室
第十章 以繪畫藝術為介質的心理治療來訪者研究
經典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派的繪畫分析
榮格分析派的繪畫分析
以客體關係理論為基礎的藝術治療
人本主義的繪舀團體-一透過繪畫的自我探索
一次團體繪畫治療的量化研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藝術干預
附錄一 精神分裂症患者團體繪畫干預
附錄二 藝術療法的國際組織與專業期刊
注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