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醫—熨敷療法

藏醫熨敷法是將藥物或其他物體炒熱熱熨或冷敷患處,藉助藥性及溫度等物理作用,使氣血流通,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藏醫—熨敷療法
  • 外文名:Tibetan Hot Compress
  • 療效:消腫止痛
概述,療法介紹,療法評析,

概述

藏醫史書中記載,早在公元前百餘年,藏族人民就掌握了以酒糟、牛羊反芻胃中的余草、新殺的動物皮等熱敷患處,用來消腫止痛的方法。《四部醫典》專章闡述了熨敷療法的原理,藥物及操作方法。延用至今,醫藥人員和民間廣泛使用。

療法介紹

1.冷敷法:星水(星夜取的水)噴激或灌於牛羊胃中冷敷患處,治療擴散傷熱、波動熱、熱性刺痛等疾病。星水澆淋,治瘟熱、波動熱熱邪播散和陳舊熱等。目被利器創傷發腫,以星水灌入羊胃中冷敷。肉類中毒引起喉閉發熱,以白草烏研末,雪水調和,裝入羊胃中冷敷,並擠出藥汁滴入喉部。痢疾,用白草烏、山礬葉研末,調以星水或雪水,灌入羊胃中冷敷腹部,血膽疾病、熱性腹絞痛、木布急腹痛(胃潰瘍)等,用水底冷石子敷患處。熱性刺痛、血膽症,用水底冷石和舊犁鐵冷敷。熱性刺痛,用生長於雪山岩石邊的紫堇研末,黃牛酪汁調拌,冷敷於患處。鼻衄不止,用星水和水潭底的黑泥漿,在前額髮際與腦後枕骨,處冷敷。血熱引起的齒痛,因風齒齦紅腫,用水潭底黑泥漿冷敷。痛風引起的足灼痛,用木藤寥與水調和進行冷敷,或用濕牛屎冷敷。
2、熱熨法:此法用於寒性疾病,但有時對熱性疾病也有療效。用炒熱的鹽巴,布包裹熱熨,治消化不良、宿食不化。急腹痛等。外傷炎腫與瘀血凝結者,用水中石子烤熱後熱敷,消腫止痛。肝血瘀結,急痛者,用垣衣烘熱與炒青稞交替熱熨。腎冷疼痛和尿清不利者,用於酒糟烘熱,布包裹熱熨。產後小腹、腎腰及骶骨等疼痛者,用東向的旱獺洞口土,酒噴後烘熱敷於患處。木布病寒熱相搏引起的急腹痛,用扁葉珊瑚盤、亞大黃葉、山礬葉加水浸泡煮熱後,布包裹熱敷,還可治各種中毒症、陳血、外傷出血落於胃中的疾病。不消化引起的寒性痞瘤,用鴿糞烘熱,布包裹熱熨。胃、腎、腰 部的寒性疾病,用磚塊或陶片置火中燒熱熨敷。蟲病引起的急腹 痛,用獨活根葉、烘熱後熨敷。肛門蟯蟲,用黑蒿烘熱外敷。因 寒脫肛,用有油脂的布團烘熱後熱敷肛門。隆病引起的刺痛,用 油氈片烘熱敷於患處,然後取水中石子烘熱置於油氈上熱敷。腰 腎受寒疼痛,用猞猁皮或狼皮裹包患處。胃、小腸寒冷,以兩手 互相摩擦發熱後溫熨。黃水降於關節者,以酒浸石子,加溫後熱 敷。或用乾酒糟、牆上垣衣烘熱外敷。寒性尿閉,用油渣餅及鴿 子糞烘熱熨敷前後身的膀胱穴。虛熱與風刺痛者,用陳骨砸碎後, 噴酒烘熱,布包裹熱熨風穴。四肢黃水充斥者,以羊糞噴酒烘熱 後敷之。

療法評析

一、 適應症
凡培根病、劍突痞瘤、胃鐵垢症、胃火衰敗、濕痹、肌肉萎縮、風刺痛。不消化症、急腹痛、黃水病、血冷凝,熱性疼痛等,均可用本法治療。
二、禁忌症
浮腫、赤巴黑“卡亞”病、尼泊爾病、麻風、水腫、肥胖病、痘疹、疙疹等症,以及剛進完食者,不宜熨敷。
三、原理探討
本法通過藥性和溫度作用,使腠理開闔、氣血通調,散熱(或散寒)止痛,祛風除濕,達到治療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