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戲(黃南藏戲),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黃南藏戲是青海黃南地區藏族戲曲劇種,屬於安多語系藏戲的一個重要支系,它的發展經歷了17世紀中期到18世紀中期的說唱階段;1740—1794年夏日倉三世時期三人表演的形成階段;1854—1946年吉先甲時期的成熟階段;1910—1973年多吉甲時期的興盛發展階段;1980年以來的提高革新階段。黃南藏戲的手式指法、身段步法和人物造型,吸收黃南寺院壁畫人物形態,融入寺院宗教舞蹈、民間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動作等,形成黃南藏戲獨有的藝術風格。
2006年5月20日,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申報的藏戲(黃南藏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8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藏戲(黃南藏戲)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編號:Ⅳ-80
- 申報地區: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表演場地,表演程式,音樂唱腔,伴奏樂器,舞台美術,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黃南藏戲萌芽於青海黃南州同仁縣隆務寺,因主要流行於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而得名,又稱“隆務寺藏戲”,是安多藏語區較早誕生的一個藏戲劇種。
隆務寺始建於14世紀,初為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後於夏日倉一世噶丹嘉措(1607—1677)時改宗格魯派,並建成顯宗經院。噶丹嘉措一生編創了很多有關佛教的文學作品,其中“噶丹道歌”是其較有影響的一部詩歌。道歌以詩歌和諺語相結合的手法進行創作,集宗教、民俗、格言和訓誡於一體,因語句通俗曉暢、易懂易學,很快在隆務地區的僧侶民眾中傳唱開來。由此,演唱道歌不僅成為一種嶄新的傳教方式,而且其音調也演變成民間歌舞曲調,並得以廣泛流傳,初步奠定了黃南藏戲的音樂基礎。
噶丹嘉措的作品,還有整理的民間故事,如《蘇吉尼瑪》《頓月頓珠》《陰府救母》等,其中《陰府救母》與漢族戲曲劇目《劈山救母》有異曲同工之妙,均對人類的勇敢和智慧予以肯定,這些故事後為藏戲劇目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隨著道歌的進一步普及,寺院僧侶們不再滿足於僅演唱“噶丹道歌”,開始以道歌的音調演唱聖僧傳記、佛教故事、詩詞格言、生活見聞等,出現了一種被稱為“囈”的說唱藝術。僧人藉此種說唱形式,表達心中的愁苦與喜樂,或將所見所聞加以諷刺調笑,藉以調劑清苦的修行生活。“囈”的出現,標誌著安多藏族曲藝說唱的形成,進一步堅實了黃南藏戲的形成基礎。
夏日倉二世阿旺承列嘉措(1678—1739)時期,隆務寺建築已頗具規模,經院制度也日趨完善,並有了顯宗與密宗學院。許多寺院僧人除在本寺學經外,還要到拉薩格魯派寺院進修學習。適逢雪頓節上演西藏藏戲,使他們深受薰陶與感染,藏戲的演出盛況和藝術表演方法,也在他們心中留下深刻的記憶。待這些僧人再回到隆務寺後,則使寺內文化生活發生了變化。藏傳佛教格魯派有“夏日閉修”的制度,隆務寺每年藏曆六月十五日到八月一日,為寺僧研習佛學經典的閉修時間。其時僧侶不得擅離寺院一步,只能閉門直身打坐,用一種嚴密又單調的方式修行。但閉修期過後,有一段被稱為“呀什頓”(夏日野宴)的假日,讓寺僧們開展“夏慶”遊樂活動。在這一吉慶活動中,僧侶們演唱道歌,舞跳“撒意拉姆”(大地仙女)舞,盡情歡樂嬉耍。那些從西藏進修歸來的僧人們,根據見到的藏戲演出形式和帶回的藏戲“經文本”,運用安多語言和道歌音調,吸收西藏藏戲的表演方法,將宮庭音樂和民間舞步相糅合,將佛本生、高僧大德故事以及《如意寶樹史》中的情節加以編選,在夏慶活動中進行歌舞說唱表演,從而孕育了黃南藏戲。
正在載入展開全文
正在載入載入更多
查看更多
打開百度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