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黃南藏戲萌芽於青海黃南州同仁縣隆務寺,因主要流行於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而得名,又稱“隆務寺藏戲”,是安多藏語區較早誕生的一個藏戲劇種。
隆務寺始建於14世紀,初為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後於夏日倉一世噶丹嘉措(1607—1677)時改宗格魯派,並建成顯宗經院。噶丹嘉措一生編創了很多有關佛教的文學作品,其中“噶丹道歌”是其較有影響的一部詩歌。道歌以詩歌和諺語相結合的手法進行創作,集宗教、民俗、格言和訓誡於一體,因語句通俗曉暢、易懂易學,很快在隆務地區的僧侶民眾中傳唱開來。由此,演唱道歌不僅成為一種嶄新的傳教方式,而且其音調也演變成民間歌舞曲調,並得以廣泛流傳,初步奠定了黃南藏戲的音樂基礎。
噶丹嘉措的作品,還有整理的民間故事,如《蘇吉尼瑪》《頓月頓珠》《陰府救母》等,其中《陰府救母》與漢族戲曲劇目《劈山救母》有異曲同工之妙,均對人類的勇敢和智慧予以肯定,這些故事後為藏戲劇目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隨著道歌的進一步普及,寺院僧侶們不再滿足於僅演唱“噶丹道歌”,開始以道歌的音調演唱聖僧傳記、佛教故事、詩詞格言、生活見聞等,出現了一種被稱為“囈”的說唱藝術。僧人藉此種說唱形式,表達心中的愁苦與喜樂,或將所見所聞加以諷刺調笑,藉以調劑清苦的修行生活。“囈”的出現,標誌著安多藏族曲藝說唱的形成,進一步堅實了黃南藏戲的形成基礎。
夏日倉二世阿旺承列嘉措(1678—1739)時期,隆務寺建築已頗具規模,經院制度也日趨完善,並有了顯宗與密宗學院。許多寺院僧人除在本寺學經外,還要到拉薩格魯派寺院進修學習。適逢雪頓節上演西藏藏戲,使他們深受薰陶與感染,藏戲的演出盛況和藝術表演方法,也在他們心中留下深刻的記憶。待這些僧人再回到隆務寺後,則使寺內文化生活發生了變化。藏傳佛教格魯派有“夏日閉修”的制度,隆務寺每年藏曆六月十五日到八月一日,為寺僧研習佛學經典的閉修時間。其時僧侶不得擅離寺院一步,只能閉門直身打坐,用一種嚴密又單調的方式修行。但閉修期過後,有一段被稱為“呀什頓”(夏日野宴)的假日,讓寺僧們開展“夏慶”遊樂活動。在這一吉慶活動中,僧侶們演唱道歌,舞跳“撒意拉姆”(大地仙女)舞,盡情歡樂嬉耍。那些從西藏進修歸來的僧人們,根據見到的藏戲演出形式和帶回的藏戲“經文本”,運用安多語言和道歌音調,吸收西藏藏戲的表演方法,將宮庭音樂和民間舞步相糅合,將佛本生、高僧大德故事以及《如意寶樹史》中的情節加以編選,在夏慶活動中進行歌舞說唱表演,從而孕育了黃南藏戲。
夏日倉三世根敦陳列拉傑(1740—1794)時期,寺院規模更加宏大,夏慶娛樂活動更加豐富,並開始建立了寺院藏戲班,黃南藏戲逐步趨於成型。初期演出只有三個人,分別扮演漁夫、龍神(女)、本本子,僅演出藏戲《諾桑王傳》開頭的一個片段。這種三人表演的藏戲,以神奇的神話故事,濃郁的風俗民情,優美的藝術形式,受到僧眾的歡迎,由此黃南藏戲正式形成。
夏日倉六世嘎丹貝堅贊(1859—1915)時期,黃南藏戲進入個成熟、繁榮的階段,其音樂、唱腔、表演和服飾等已趨於規範,以往的片段演出也被完整的劇目所取代。嘎丹貝堅贊對藏戲很喜愛,他的支持促進了藏戲發展的進程。這一時期,出現了一名身兼演員、編劇和導演多種職責的戲師吉先甲(1854—1946),他5歲進隆務寺,16歲在《諾桑王傳》一劇中扮演龍神,後成為寺院戲班的組織者和戲師。民國十六年(1927),吉先甲對《諾桑王傳》做了一次修改和加工,使全劇的故事情節更加合理,人物性格更加鮮明,並指導扮演“引超拉姆”(意樂仙女)的演員,在唱腔中糅進了藏族山歌“伊”的曲調,從而使民歌小調進入寺院藏戲音樂。吉先甲從事藏戲工作六十多年,他的出現標誌著隆務寺藏戲走向成熟。直到民國二十三年(1934),八十高齡的吉先甲才將戲師一職,傳授給他的徒弟多吉甲。
藏戲傳人多吉甲(1910—1973),6歲即進入隆務寺。他主張藏戲藝術的改革創新。自接任導演一職後,他再次對文學劇本進行了增刪,加以修飾潤色。他大膽引進二胡、竹笛、揚琴、嗩吶等樂器,開創了黃南藏戲樂隊伴奏的先例。為了藏戲的延續傳承,他還培養出寺院藏戲的第三代戲師尕藏甲。1958年多吉甲還俗回鄉,又幫助家鄉蘇乎熱村成立了藏戲演出隊,成為第一個把寺院藏戲傳播到民間的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南藏戲進入興旺發達的重要時期。1958年寺院僧人大多還俗回鄉,從而將藏戲帶離封閉的宗教禁地,促進藏戲在民間土地上發展起來。隆務寺戲師多吉甲回到家鄉後,指導家鄉的藏戲隊排出《諾桑王傳》,在蘇乎熱村及鄰近的隆務莊、浪加等地演出。業餘藏戲班社紛紛建立,僅鄰近黃南州的循化縣就建有4個演出團隊。此外,藏戲隊伍中還首次出現了女演員,打破了過去寺院藏戲以男扮女的慣例,進一步推動了黃南藏戲藝術的發展。
“文化大革命”中,蓬勃發展的民間藏戲,被視為宣揚宗教思想、傳播封建迷信的落後文化,遭到禁演和批判,剛剛興起的民眾業餘藏戲班也被迫解散,藝人慘遭迫害,劇種瀕臨消亡。
20世紀80年代黃南藏戲有了長足發展,民間業餘戲班蓬勃興起,原以演出藏族歌舞、說唱為主的黃南藏族自治州文工團,也適應客觀形勢的發展需要,改為以演出藏戲為主的藝術表演團體,又稱青海省藏劇團。該團組織人員對傳統藏戲藝術進行挖掘整理,將《諾桑王傳》的前半部改編為《諾桑王子》,經修改排練,使文學劇本、唱腔音樂表演程式和舞台美術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改進和提高。1982年7月該團又推出據《諾桑王傳》後半部改編的《意樂仙女》,增加了現代音樂伴奏,舞台美術也進行了革新創造。此劇首演於黃南藏族自治州,之後在甘肅夏河作巡迴演出,同年12月赴西寧參加青海省自編劇(節)目會演,後又到廣州、北京、上海、江西、江蘇、山東、貴州、四川、香港等地演出,被稱為“高山上的雪蓮”。劇本因此獲中國戲劇家協會1982—1983年全國話劇、戲曲、歌劇劇本創作優秀劇目獎。此後該團藝術上不斷進取,先於1992年編演《藏王的使者》獲中宣部第二屆“五個一工程獎”,1996獲文化部第六屆文華大獎;又於1999年以《金色的黎明》劇晉京參加國慶五十周年獻禮演出,2000年獲文化部第九屆文華大獎。
文化特徵
表演場地
黃南藏戲一般在廣場演出。寺院藏戲的演出場地,或為寺院殿宇內的空場,或為寺院建築群周圍的草坪;民間藏戲的演出,則是在鄉村的樹林裡、場壩中、草灘上臨時選擇場所,演員居中表演,民眾圍成圓圈就地觀看。現代,除專業劇團在劇場演出外,一些民間業餘藏戲班也按舞台劇框架編排劇目,改廣場演出為室內舞台或平地搭台演出。即便是在廣場演出,也要在場上支起幾頂白布帳篷,供演員在帳內換裝、化妝,需要角色上場時,則走出帳篷至場地中央進行表演。這種廣場演出雖然沒有搭台,但事實上已變成三面觀眾一面“牆”的“地台”。
表演程式
黃南藏戲的演唱用安多方言,表演具有載歌載舞的特點。通常每部戲的演出中均有眾多歌舞場面,其舞蹈形式有戲劇表演性舞蹈,多與表演程式有一定聯繫;還有插入性舞蹈,皆由藏族民間舞蹈精煉而成。早期黃南藏戲的的演劇活動僅限於寺院內,表演比較簡單、原始,演出劇目有限,常演劇目《諾桑王傳》只演開頭解救龍神的部分,由三個演員跳“撒意拉姆”舞說唱表演。因受宗教規範制約,劇中角色全部由寺院喇嘛扮演,女角則由年輕小喇嘛男扮女裝。1958年後藏戲從寺院走向民間,發生了改男演女為女演女的變革,使黃南藏戲第一次出現了女演員。隨著上演劇目和表演手段的豐富,民間演出已出現名種類型的角色,但行當界限並不嚴格,特徵也不鮮明。1980年後黃南州文工團對藏戲進行發掘整理和提高完善,終於使藏戲形成莊重、英武、秀麗、慈祥、超俗、剛健、諧趣、險惡、仿生總計九種類形的腳色行當。在表演技法上,則廣泛從寺院壁畫泥塑、祈神儀式、法舞面具、跳神舞蹈以及民間歌舞遊戲、民俗禮儀、騎馬獵射等形式中汲取藝術營養,進行藝術加工和提煉,形成面相、步法、身法、手法、眼法等內容繁多的戲劇造型藝術。如步法有男、女步之別,依劇中人物角色類型不同,各有其不同的表演程式;手法包括掌式和指法,有“堅定的信仰”“大尊崇禮”“獻哈達”“持金剛”“威鎮”等名目,其中蘊含了神佛、護法的手印,所表示的內容亦各有所指。
音樂唱腔
黃南藏戲歌舞並重,唱白雜陳,內容豐富,獨具特色,是種以民間歌舞形式表現故事內容的綜合性表演藝術。其音樂以寺院宗教音樂為基礎,又吸收民歌、說唱、舞樂等素材發展衍變而成。它的音樂由唱腔音樂、舞蹈音樂和器樂曲三部分組成。唱腔音樂是黃南藏戲音樂的主體,具有優美動聽的特點;舞蹈音樂皆源自民間歌舞曲,有表演性舞曲和插入性舞曲之分;器樂曲包括情緒音樂和間奏音樂,有打擊樂曲牌和器樂曲牌之分。
黃南藏戲的唱腔曲調豐富,有道歌調、喜慶調、悲歌調、嘛呢調、誦經調、格薩爾調、吉祥調等各種類別,而各類之中又包括多種不同旋律的唱腔。如道歌調,有長、短兩種道歌結構,原是寺院喇嘛為百姓誦經時吟唱的曲調,後成為藏戲音樂的基本唱腔,常用於人物敘事、內心獨白或景物描寫等。早期藏戲演唱用腔單一,一個劇目只有一兩種唱腔,唱腔也無行當之分,只是根據劇中人物的地位、身份、性別、善惡來區別劃分唱腔。20世紀80年代後,黃南藏族自治州文工團在繼承傳統音樂的基礎上,做了改革創新。吸收了“伊”“勒”“則柔”等藏族民間歌舞曲及藏族說唱音樂的素材,提煉融合到藏戲音樂中;而在唱腔的運用上,則打破了傳統藏戲通用唱腔多、專用唱腔少的模式,根據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劇情需要設計唱腔。唱腔結構多為較規整的四句體,也有單句體反覆和多句體,演唱形式有獨唱、領唱、齊唱、合唱等多種表現手段。
伴奏樂器
黃南藏戲早期在寺院演出,其伴奏樂器是宗教祭祀活動中所用的法器,有各種鼓、鈸等,主要用於演員上下場和開場、幕演奏,旨在涫染舞台氣氛,同時起到貫穿全劇場次間情緒的作用。20世紀40年代後,隆務寺藏戲演出吸收了二胡、竹笛、揚琴嗩吶等樂器,豐富了藏戲音樂的表現力。20世紀80年代後,黃南州文工團又增添了琵琶、大阮、中阮等民族樂器和大、小提琴、長笛、雙簧管、小號等西洋樂器;打擊樂則吸收了定音鼓、軍鼓碰鈴、響板、牛角沙錘等,組成了混合管弦樂隊。但在民間業餘藏戲團的演出中,一鼓一鈸仍在樂隊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餘樂器則根據條件而定,一般笛子、嗩吶、二胡、龍頭琴等都有使用,保持著濃厚的藏族音樂特色。
舞台美術
黃南藏戲的舞台美術,經歷了漫長的改革發展過程。如角色的服飾裝扮,早期由於只演《諾桑王傳》劇片段,情節簡單、人物稀少,故上場演員均不戴面具,角色全部按“仙女”服飾俊扮:頭裹錦緞,加插孔雀翎,上著花衫,下穿“普日瑪”(千層裙)演出中根據劇情發展,角色只須從跳“撒意拉姆”的舞陣中直出自報家門“我是漁夫……”“我是龍神…”,然後通過表演、歌唱,觀眾就能對演員的表演達成默契與共識。1958年藏戲走向民間後,藏戲逐漸被藏族民眾所熟悉和掌握,由此奠定了舞台美術發展的良好基礎。各民間業餘藏戲團根據自己的條件,以因陋就簡為原則置備服飾,或直接取用日常生活服裝,或利用漢族戲曲舊行頭,或通用公共戲衣,或根據劇中人物需求自己製作,逐步形成按角色的不同性別、年齡、職業、身份、性格等分別穿戴戲衣的規制。專業劇團成立後,建立了規範的戲衣設計、製作、使用、管理制度。在舞台裝置方面,民間演出學習漢族戲曲“桌二椅”的用法,擺放桌、凳等簡單舞台陳設,以表示室內室外、堂前廳後的地點環境。而在專業劇團的演出中,舞美工作人員從藏式建築、雕塑、繪畫藝術中吸收養料,按劇本要求進行人物、景物造型塑造,並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通過布景、道具、燈光、化妝等多種造型藝術方法,突出演員形象,展示表演空間,創造舞台意境,渲染戲劇效果,使舞美設計成為藏戲藝術中獨具特色的篇章。如《意樂仙女》的舞美設計,即是以富麗神奇、變幻莫測的燈光、布景等現代舞台技術見長,成為安多藏戲中的設計典範。
代表劇目
黃南藏戲代表劇目有《諾桑王傳》《意樂仙女》《藏王的使者》等。
《諾桑王傳》,又名《諾桑法王》《諾桑王子》,藏語為《曲結諾桑》。諾桑故事原為宣揚佛法的經文,載於梵文《菩薩本生如意藤》,後被譯成藏文收入《大藏經・甘珠爾・本生部》中,17世紀中葉被改編為《諾桑王傳》演出,成為家喻戶曉的藏戲劇目。
《意樂仙女》,系根據《諾桑王傳》後半部故事情節改編。在舞台藝術表現上,既繼承了藏戲的傳統藝術特色,又有大膽的革新創造。
《藏王的使者》,寫年輕的藏王松贊乾布,為了西藏雪域的強盛與繁榮,決定譴祿東贊赴長安向唐太宗李世民請婚,並將盛唐文化引進吐蕃,以加強與唐王朝的友誼與團結。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青海黃南藏戲作為藏族人民創造的藝術奇葩,有著濃郁的藏文化氣息,有豐富的藝術和文化內涵,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財富。黃南藏戲作為藏戲的重要流派,具有其獨特魅力,有傳承和保護的價值。
黃南藏戲在繼承西藏藏戲傳統藏戲的基礎上,經過發展,一方面繼承了西藏藏戲的傳統,另一方面又受安多地區地域人文環境的影響,在吸收當地民間歌舞、說唱形式的基礎上,形成獨特的表演風格和音樂唱腔體系,具有獨特的審美性。青海黃南藏戲所具有的美學特徵,是藏戲藝術在青藏高原傳播、變遷的體現,是青海黃南地區藏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諸多文化現象的集中呈現,探討黃南藏戲的審美特徵,是繼承和保護優秀的藏戲藝術、發展符合藏民族審美情趣和弘揚優秀藏族文化的需要。
傳承狀況
受現代文化的衝擊,黃南藏戲面臨失傳危機,劇團減少,藝人老化,演出範圍縮小,搶救勢在必行。
傳承人物
多傑太,男,藏族,1948年生,2013年去世,青海同仁人,青海省藏劇團團長兼黃南州民族歌舞劇團團長,國家一級編劇、導演。2008年2月被評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藏戲(黃南藏戲),申報地區: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
仁青加,男,藏族,1966年生,青海同仁人,國家二級編劇。2008年2月被評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藏戲(黃南藏戲),申報地區: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
李先加,男,藏族,1940年生,2012年12月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藏戲(黃南藏戲),申報地區: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黃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掛青海省藏劇團牌子)獲得“藏戲(黃南藏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黃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掛青海省藏劇團牌子)保留“藏戲(黃南藏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3年9月6日至9日,為了慶祝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建政60周年,黃南州人民政府主辦,黃南州文化體育局、青海省藏劇團承辦的黃南藏戲匯演在黃南州廣場舉行,在四天的演出期間,演員們先後演出《松贊乾布》《蘇吉尼瑪》《智美更登》《卓娃桑姆》《朗薩雯蚌》《諾桑王子》等劇目。
2018年11月2日至23日,黃南藏戲在江蘇省崑山市上演,來自青海省藏戲團的近40名演職人員,向觀眾表演了黃南藏戲經典劇目《松贊乾布·第三幕》,史詩說唱《格薩爾王·吉祥嶺國》,以及黃南藏戲和京劇融合表演的《和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