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糧倉

藍色糧倉

藍色糧倉是指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最佳化食物生產格局為目標,以海洋空間為依託,以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為主要形式,以現代海洋高新技術廣泛套用為特徵,以海洋水產業及關聯產業為主要載體的海洋食物生產系統,以及支撐這個系統的海域空間、生物資源、科學技術、人力資源、資本等生產要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藍色糧倉
  • 類型:經濟術語
基本介紹,特徵,拓展策略選擇,保障措施,

基本介紹

我國擁有300多萬平方千米的藍色國土,海洋空間資源、水體資源和生物資源蘊藏量巨大,具有廣闊的開發潛力。自古以來,海洋一直是居民食物供給的重要來源,海洋水產品以動物性食物為主。海洋國土觀念的強化、海洋工程技術的發展、現代交通物流體系的完善、居民飲食觀念的改變,為開發以海洋國土為空間載體的藍色糧倉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開發藍色糧倉,不僅有利於緩解我國嚴峻而複雜的糧食安全形勢,也為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統籌規劃協調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總體布局,實現國土資源水資源環境資源的科學有效利用,提供了一條可行路徑。

特徵

相比於陸地糧倉的本質屬性,藍色糧倉的顯著特徵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藍色糧倉生態脆弱性特徵顯著。相比於陸地農業的土地生產要素,海水養殖業、海洋捕撈業和海產品加工業的作業空間主要是海洋以及近岸灘涂區域。受海域氣流、海洋潮流,以及海洋地質物理互動作用的影響,海洋水域與近海灘涂的生態環境表現出較強的生態脆弱性。在實踐中,人類陸地積聚生活和生產所造成的各種廢水、廢料、廢氣的大量排放,不可避免地對藍色海洋及其近岸灘涂地區產生或輕或重的環境污染,這勢必或多或少對海水養殖業、海洋捕撈業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最終對藍色糧倉高效海洋生物蛋白的持續穩定充分提供產生負面衝擊。
2、藍色糧倉生產活動呈現立體化作業特點。相比於陸地農林牧業根植於土地載體進行平面生產的作業特點,藍色糧倉主要關聯產業對應的微觀生產活動場所主要是藍色海域和沿海灘涂區域。一般而言,海洋生物資源不僅具有較強的流動性,而且各類生物棲息的水層空間也具有差異性特徵,由此導致旨在通過人為養殖、捕撈和加工等生產行為保障人類藍色糧倉安全供給的微觀生產呈現多層次、立體化的海域空間利用特點。
3、藍色糧倉組成內容豐富並且多樣化。由於人類對海洋及其近岸灘涂開發利用方式不同,藍色糧倉的有效倉儲不僅包括養殖海產品和捕撈海產品,而且還包括依託前兩者進行簡單或精深加工生產的加工類海產品。顯然,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前兩者屬於海洋水產初級生產環節的產出,二者最終提供的都是鮮活類海產品,它們的區別僅在於實際生產方式的不同。與之相比,後者則屬於產業加工環節的產物,其主要是對鮮活類以及冰鮮類海產品進行簡單或精深加工的最終結果。若從海產品組成種類來看,藍色糧倉的有效倉儲又有提供海洋動物性蛋白的魚類、甲殼類、貝類、頭足類和提供海洋植物性蛋白的藻類的細分差別。這一方面使得藍色糧倉的產品組成整體呈現多元化特徵,另一方面也使得藍色糧倉能夠有效滿足人類消費市場多元化的微觀需求。
4、藍色糧倉有效庫存不僅總量不穩定,而且具有易腐爛的品質屬性。仔細審視藍色糧倉對應的細分產業組成——海水養殖業、海洋捕撈業和海產品加工業,不難發現,各個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產業經營特徵。其中,單就產出總量來看,由於海洋漁業資源(人工養殖或自然生長的)具有生物性生長特點,所以海水養殖除了呈現周期性經營的特徵之外,其產出水平一般也表現出不穩定性特點。對於海洋捕撈業而言,由於開放海域漁業資源具有流動性,所以海洋捕撈業的產出水平也具有不確定性。相應地,海水養殖業、海洋捕撈業總量不穩定的海產品產出進而又會導致海產品加工業最終產出也同樣充滿不確定性。總體而言,藍色糧倉有效庫存總量囿於資源、環境和技術的影響呈現不確定性特徵,這客觀上也使得藍色糧倉對於緩解並最終解決人類糧食安全問題的貢獻存在一定程度的折扣。另外,與陸地糧倉對應的大宗糧食產品不同,易腐爛是海產品尤其是初級海產品的固有屬性。鮮活類海產品自離開棲息海域或灘涂時刻起,其內在品質就開始下降。由此,如何保障海產品品質進而確保較高的市場回報便成為藍色糧倉建設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

拓展策略選擇

(一)海洋捕撈空間拓展策略選擇
1.堅持限額捕撈制度,合理髮展近海捕撈
基於海洋捕撈能力過剩和近海漁業資源衰退的現實,一方面,堅持並完善漁業管理制度,限制底拖網、張網和小網目刺網的使用,加強在海上、港口、市場等等關鍵地點的監管;漁業管理部門根據實際捕撈情況進一步完善可捕撈總量和限制捕撈力度制度、調整休漁期;加強漁民保護海洋資源的意識,妥善安排休漁期間漁民的生產生活。另一方面,合理化近海捕撈,加強對選擇性漁具、漁法等研究,最佳化選擇性漁具、漁法,採用有效保護幼魚和釋放兼捕種類的捕撈方式,保護非目標生物以及非捕撈規格對象。
2.大力發展遠洋漁業,開拓“藍色糧倉”深遠海發展空間
一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大力發展遠洋漁業,到遠海大洋尋找“藍色糧倉”建設的支撐點。系統規劃遠洋漁業發展計畫,鼓勵近海捕撈的大中型漁船轉向外海發展,通過降低稅收、增加貸款貼息、提高燃油補貼、調整關稅、建立風險基金等形式給予遠洋捕撈以財政及金融政策支持。加大對漁業資源調查和探捕的經費投入,組織我國科研力量和企業對公海進行漁業資源調查,重點針對北太平洋狹鱈、南太平洋鮪魚、北太平洋魷魚、南極磷蝦的漁場展開調查,增強遠洋漁業生產中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二是加強國際合作,擴大作業範圍。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參與西非、南亞、東北亞等全球區域性漁業經濟合作體系。結合援外項目,積極進入尚未完全開發的沿海國家或地區尋求更廣泛漁業空間,到漁業不發達或養殖條件良好的開發中國家租賃養殖水域或灘涂,或者以投資合作的形式參與他國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他國合作建立遠洋漁業中轉點,為我國遠洋漁船提供燃油補給、中轉漁獲、漁船維修等業務。藉助外交手段,鞏固現有北太平洋、東南太平洋和西南大西洋公海魷魚資源的開發規模,進一步開發印度洋公海鳶烏賊和東南太平洋魷魚資源;在西非等傳統作業區域開展漁業資源評估,積極開發中上層魚類和底層蝦類資源。
三是提升遠洋漁業裝備水平和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引進遠洋漁業已開發國家的遠洋設備和技術,著力於遠洋捕撈作業技術、網具材料和加T工藝研究、大型拖網遠洋漁船及配套高性能漁用電子儀器設備的升級,為我國現有大型漁船進行裝備升級改造和新型大型遠洋漁船建造提供技術支持。引導企業發展續航能力和冷凍能力強的運輸漁船,打造技術先進、裝備齊全的遠洋運輸船隊,提高生產效率,完善遠洋漁業產業鏈條。重視對遠洋從業人員在科普、技術、涉外方面的培訓教育,為遠洋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人才支撐。
(二)海水養殖空間拓展策略選擇
1.最佳化傳統海水養殖模式,深入發掘近海灘涂空間
貝藻是我國傳統的近海養殖種類,筏式養殖規模居世界首位,產量占國內海水養殖總產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應重點最佳化其養殖模式,合理使用養殖空間,克服養殖品種單一導致的生態失衡等問題。在原有養殖面積的基礎上,一方面,加快筏式養殖工程技術研究,提高養殖設施抗風浪、水流能力,深化筏式養殖水域;另一方面,將筏式養殖與生態養殖技術結合起來,推廣貝藻混養、貝參混養等充分利用養殖空間的立體生態混養模式,提高養殖效率。海水池塘(包括圍堰)是甲殼動物(中國對蝦、日本對蝦、三疣梭子蟹等)增養殖的重要模式,其產量較高,但對近海污染較嚴重。應當在提高養殖空間利用率的同時注重改善海水池塘養殖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預防大規模流行病的爆發。從最佳化放養結構(放養的種類和數量)和管理技術兩個方面來最佳化海水池塘養殖模式:一是合理混養,探索生態功能互補的混養模式,如蝦貝混養、蝦魚混養、蝦參混養、蝦藻混養等;二是最佳化人工管理技術,包括合理投飼技術和水質控制技術,加快系統內營養物質循環,防止水質敗壞。
2、推廣深水網箱養殖,拓展“藍色糧倉”縱向深度空間
深水抗風浪網箱是現代漁業由近岸走向深水區的典型代表,克服了傳統網箱只能布置於港灣內或有天然屏障的近岸海區的弊端,將20~40m等深線以內未開發利用1O0萬ha的深海水域空間用於發展深水網箱養殖業,可極大地增加優質魚類產量,增加“藍色糧倉”的糧食輸出。依據我國不同海域環境特點以及適養品種,研發不同抗風浪能力、抗海流能力的網箱,並完善水下監視系統、真空活魚捉捕機、網衣清洗機、自動投餌系統、數位化管理軟體等配套設施,促進自動化、高效化生產。開發市場潛力大的網箱適養品種,一方面考慮引進國外適養於深水網箱養殖的優質高效益品種,如挪威的三文魚,Et本的鯽魚和真鯛;另一方面,從馴化本土優勢養殖種類出發,篩選適應性強、餌料易解決、育苗等關鍵技術已攻克的品種。借鑑挪威“一條魚”深水網箱養殖產業模式,主打我國品系質量好的養殖品種,打造優質品牌。
3.興建海洋牧場,拓展“藍色糧倉”相對空間
目前我國海洋牧場建設實施仍停留在投石造礁,底播增殖的初期階段,在“藍色糧倉”的構建過程中貢獻較小。全面推進建設海洋牧場,增大海區資源量,拓展“藍色糧倉”的相對空間。首先,從長遠規劃角度出發,綜合考慮海洋功能區劃分、水質環境、水深流場底質、初級生產力水平、漁業發展核心規劃等要素規劃海洋牧場建設,由岸向海實施立體布局,近岸灘涂底播貝類、培植藻類,近海增殖放流魚蝦,並投放人工魚礁吸引野生資源聚集。其次,從海洋生態學角度出發,通過投放人丁魚礁、建設人工藻床、底播貝類、放流魚苗等手段,營造立體化、多營養層次、綜合性的生態系統,多層次拓展“藍色糧倉”倉儲空間。再次,從科技支撐角度出發,將苗種培育、人丁增殖放流、人工魚礁與現代化漁業資源管理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完善海洋牧場配套技術體系,放牧式的開展放流和回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海洋生物“圈養”牧場。此外,借鑑國外經驗,在旅遊城市近岸海域開發建設音響馴化型海洋牧場;因地制宜建立不同形式的海洋牧場示範區,如“貝類專門海洋牧場”、“灘涂型海洋牧場”等;處理好苗種培育、人工造礁以及海產品加工或是相關的海洋垂釣業等上下游產業間的關係,加快產業調整。
4.發展現代化海水工廠化養殖,拓展“藍色糧倉”陸域空間
工廠化養殖是採用現代工業技術和生物學技術進行高密度養殖的設施漁業,顯著優勢在於節地、省水。發展海水工廠化養殖,對於提高沿海土地利用率、拓寬“藍色糧倉”的沿岸陸域空間資源具有重要意義。第一,通過科技攻關,逐步解決其發展推廣的瓶頸問題一一高成本循環水處理技術,解決好水處理高成本與養殖收益之間的矛盾,發展投人產出比適合國情的循環水養殖設施。第二,通過技術推廣和國家補貼政策相結合,逐步以半封閉和全封閉循環水養殖取代淘汰工廠化流水養殖模式,基於我國國情現實,對於在建陸基工廠化可首先達到半循環模式,再升級至全循環。第三,完善工廠化養殖設施工程、電器自控、環境工程等支撐技術,促進工廠化養殖工業化進程。第四,最佳化傳統養殖技術,研發全價配合餌料;適應現代化養殖設施,著重研究高密度養殖對象的病害防治。第五,合理化高密度養殖,提高養殖對象福利,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

保障措施

(一)科學規劃利用海域
首先依照海洋功能區劃,統籌協調航運、旅遊、漁業資源開發與保護區、工業區、特殊工程預留區、海洋保護區等各行業用海用島,控制圍填海_丁業項目盲目搶占岸線、低值利用的局面,控制臨港工業建設導致的擠占養殖水域、污染海域的局面,保護基本的養殖水域。其次,加快海區生態容納量和養殖容量的基礎研究和重要養殖經濟品種的負荷力調查,科學界定養殖區域、生產布局和發展規模,完善海洋空間規劃和功能布局。再次,最佳化近海灘涂傳統養殖模式,發展立體生態養殖,探索不同品種、不同比例的混養模式,兼顧經濟效益生態效益
(二)拓寬融資渠道,建立多元化融資機制
遠洋漁業、深水網箱養殖、海洋牧場的發展都需要政府財政支持以及其他資金來源作為保障。積極拓寬融資渠道,爭取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支持;搭建融資平台,充分利用國家、集體、民營、外資社會資本等,引導國內外有實力的企業通過投資、合作經營等方式參與“藍色糧倉”開發,突破遠洋捕撈和深水網箱養殖以及工廠化養殖等的初期資本約束。加快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組建政府投資擔保公司或會員制擔保公司,為我國海洋漁業提供信貸擔保。此外,儘快制定出台鼓勵遠洋捕撈、深水網箱養殖、工廠化養殖和海洋牧場發展的優惠政策,例如降低遠洋捕撈燃油稅、減免養殖用海使用金和部分稅費等,在技術更新、品牌創建、市場開拓、項目建設等方面給與政策傾斜和資金扶持。
(三)調整和完善產業政策
首先,針對小生產者(漁戶)分散經營、效益低的實際,通過歸併、整合,提高經營規模,實現漁業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最佳化配置和合理組合,提升漁業組織化程度和集約化水平。其次,提高海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強海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技術與體系和監督體系建設,實施標準化生產,開展無公害產品、產地認證,加大漁用藥物檢查和海產品質量檢測力度。再次,扶持水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水產品精深加工,提高水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將產業鏈延伸至保健品、海洋藥物等領域。最後,提高第三產業比例,最佳化產業結構,尤其注重發展與海洋牧場密切相關的休閒漁業、旅遊漁業以及相關服務業。
(四)以科技為支撐促發展
通過政策和資金支持鼓勵科研院所、高校以及有自主科研能力的企事業單位對海洋漁業中的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產學研一體化。養殖技術方面,加強對重要經濟養殖品種和名特優品種的基礎生物學研究,突破苗種培育、人工馴養、餌料開發、病害防治等關鍵養殖技術;在工程技術方面,圍繞深水網箱養殖、工廠化養殖、人工魚礁的工程設施,設定專項資金對抗風浪網箱製作工藝、循環水處理設備及技術和人工魚礁建造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基礎上進行本土化改造;管理技術方面,健全漁業技術推廣體系,通過漁業示範基地等形式對養殖創新成果進行示範和推廣,落實漁民科技培訓工作;配套技術方面,逐步完善海水養殖配套技術體系,如海洋勘探技術、環境監測技術、魚類行為控制技術、海岸工程技術等。
(五)加強對外交流合作
深化漁業多邊雙邊合作交流,擴大海洋漁業領域的資金、技術人員、物資的國際交流,並積極參與國際漁業資源管理制度制定。一方面,從多渠道獲取漁業信息,及時掌握漁情,擴大遠洋捕撈作業範圍,加強新資源新漁場的探捕和開發利用。鞏固提高過洋性漁業,發展壯大公海大洋性漁業。另一方面,借鑑發達漁業國家“藍色糧倉”的建設經驗,引進國外高層次人才和技術裝備服務我國“藍色糧倉”建設。重點借鑑日韓在海洋牧場建設方面的經驗和模式,學習挪威的深水網箱養殖的工程技術和產業模式,參考歐美休閒漁業的發展經驗等。此外,通過發展漁業國際合作項目招商引資,吸引外來資金注入,助力我國“藍色糧倉”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