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鎮(貴州省黔東南州天柱縣藍田鎮)

藍田鎮(貴州省黔東南州天柱縣藍田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藍田鎮隸屬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位於天柱縣城的東北部,有東出湖南的捷徑天--芷公路穿鎮而過。自然條件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依山傍水,交通便利,人傑地靈。全鎮總面積153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1個居民,416個村民小組,7335戶,總人口3.28萬人,侗族人口占70%.另有30%的苗族和漢族。藍田鎮有耕地23987畝,屬溫暖農業區和溫和農業區氣候.農作物以稻穀、小麥、玉米、紅薯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烤菸、油菜、 花生。藍田鎮享有“中玉之鄉、歌舞之鄉、油菜之鄉”譽稱, 環境優雅、氣候宜人。其萬畝大壩是全省22個萬畝大壩之一, 是天柱縣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藍田鎮
  • 外文名稱:Lantian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貴州省黔東南州天柱縣
  • 下轄地區:25個行政村,1個居民社區
  • 電話區號:0855
  • 郵政區碼:556603
  • 地理位置:天柱縣城東北部
  • 面積:153平方公里
  • 人口:3.28萬人
  • 方言:貴州話、侗語、苗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藍田街
  • 車牌代碼:貴H
地名溯源,經濟情況,民俗文化,文化溯源,二十坪歌場,

地名溯源

在很早以前,藍田這個地方根本沒有人煙,到處古樹參天,全是原始森林;狼嗥虎嘯,處處皆聞。約於唐末宋初,因社會變遷,才有人陸續到此居住。而最早進入藍田的某人,發現這一帶周圍群山環繞,中間一片平陽,兩條清悠悠的小河,由西、北兩方流來,匯集一起再向東緩緩流去。平川中蒼松翠柏,格外茂盛;雜花野草,分外蔥綠,確實是個水源豐富、土地肥沃的好所在。於是,他一家就在這裡搭蓬墾田住了下來。

他在平川的中下部開了一丘田,先是幾挑、十幾挑,由於班傳班,輩傳輩,人越發越多,田也就越開越寬越長,最後竟開成寬十餘丈、長達百餘丈的罕見長田,將一個平川分為上下兩截,其它陸續至此落居的人們路過這裡,均要繞田坎而行,久而久之,人們就稱為“攔田”。不知又過了好些年後的一天晚上,也不知什麼原因,一夜之間,這家老小十數人全然不見,不知去向,田也就自然荒蕪了下來,幾年時間,滿田全是人多高的野荸薺和光棍草,人們路過時均嘆道:“好好一丘攔田,竟變成了一丘‘蘭’田”。由於荒蕪時間一長,這丘田的泥腳也就越深,後人們去耕種,好些地方連人帶牛均可陷入泥潭裡去,死於非命的不乏其人;在那一段時間裡,人們均戲之為“難田”。後約到清順治(1650年)左右,這丘田才落到一位姓王的手中,將其管理得煥然一新;每年穀子打完,梨耙一過,便圍水養魚過冬。至清乾隆二十五(庚辰)年,馬仕升署理天柱縣時,一日視察來到藍田,見此田又大又長,碧水粼粼,波光浪閃,田中群鯉追波逐浪,空中紫燕翱翔,萬里碧天,四周山環水繞,山上雀鳥嗚唱,一行頓覺神清氣爽,格外喜歡,遂問隨從道:“此地何名?”,隨從答曰:“最早叫‘攔’田,因田長而得名,後又曾叫‘蘭’田和‘難’田等,據說有一年此田稻穗上曾長出過雙穗稻”。馬大人隨口道:“雙穗稻,吉兆也,多好一個地方,怎么叫‘攔’、‘蘭’、‘難’這些難聽的名字,應將其中的‘蘭’改為‘藍’才名符其實呀!”,從那以後,這裡才以“藍田”定名。

經濟情況

藍田的農業得到歷屆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農業發展較快,有種草養鵝基地一個,油茶基地2800畝、薇菜基地300畝,果樹經濟林700多畝,楠竹林1100畝,地下有豐富的煤礦、矽礦等礦產資源。有貴州桑楊生物科技開發公司生產“侗家奇液”,本品根據民間的養生原理,結合中醫理論,採用侗族地區特有的藥物製成,集滋補,保健、醫療於一體,是侗族人民的傳家寶。還有竹蓆製品廠,農具加工廠,磚瓦廠,飼料廠。結合萬畝壩區優勢,打造萬畝大壩雜交油菜種植基地,開闢藍田綠色農業和旅遊觀光農業。

2005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6489.3萬元,比上年增長 1898.5萬元,地方財政收入完成56.63萬元.占任務數的161.8%。 農民人均純收入1 980元,高於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05元。實現村村通公路、通照明電路、通電話、通電視,極大地 改善了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鎮黨委政府擬定了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以“一切服務於招商引資,一切服從於招商引資、一切有利於招商引資”的原則,樹立“人人都是投資環境,個個都是招商形象”的全新意識,在全鎮形成了良好的投資氛圍。僅2009年,全鎮就引進企業兩個,分別是慧超節能燃具廠和貴州金山碧水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藍田種鵝基地。

民俗文化

文化溯源

藍田百姓,歷來重視文明開化,桑梓教育。在科舉時代,就培養出舉人楊沛澤、相樹淇,貢生歐陽宣、楊豫、楊景台、梁克標、楊用賓、楊先甲、楊金品等人,還有不少的秀才,各村寨均立有石桅作紀念。後在戊戌維新思潮的影響下,興文重教,風氣更濃。清光緒卅二年(1906年)清廷詔令:“廢科舉,興學校”。先有紳士楊景熙等人籌備創辦了地鎖私塾,校址設在楊家庵,聘請湖南省新晃蒲橫秋為師,有學生18人,開了藍田地區教育之先河。此後,有藍田、楞寨、黃家、都甫、坪寨等村次第開辦。清光緒卅四年(1908年),楊樹淇捐產創辦楞寨初等國小堂。民國三年、四年,地銷和藍田私塾分別轉為鄉立國民初等國小堂,以屠宰稅、庵產為辦學經費來源。到民國25年,又相繼創辦了爛橋、杞寨、坪寨、蒲溪、都甫、寨頭等六所初等國小校。

中等教育始於民國卅七年(1948年),有楞寨楊昌年、客寨吳紹文創辦私立中學,地址設在祖師觀,設初、高中各一個班,始招學生150人,楊永惕任校長,一年後停辦。1958年7月創辦藍田初級中學(天柱第六中學),校址設在坪寨曹家大院,當年招生2個班,學生110人,9月1日正式開學。首任校長曾憲魁,教導主任楊作林,教師有伍紹童、潘萬機、張光福、龍均元、彭恩宜、王佐等,職工劉國英,工友杜光柏、胡滿菊、張緒田。1971年增設高中部,成為縣屬完中。由於工作出色,成績顯著,2000年11月被評為綠色先進學校。受到國家教育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嘉獎。

1958年還創辦了塘澗民辦初級中學,1961年停辦。1959年創辦了藍田林業中學,地址在煙燈坡,首任校長袁均吉,困難時期停辦。藍田公社於1964年9月創辦了藍田農業中學,地址設在里傘機械廠,首任校長由公社秘書蔣啟昌兼任,教師有楊長征、許元和,開始招一個班47人,其中女生15人,後逐年擴大。實行半耕半讀,開設文化、技術兩大類專業課,培養了大批農村新型勞動者。1975年改名五七大學,1989年更名為藍田職業中學。現有7個班,學生280人,教職工21人。“文革”中還在藍田、地鎖、三合、公閃、碧雅等國小設帶帽附中,現已停辦。

為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除鎮村及廣大民眾積極捐資投勞外,還爭取到國家投入200多萬元,分別建起了地鎖、藍田、三合義教工程及黃家、塘澗、碧雅、公閃和藍中、職中等教育扶貧工程。所有學校均為高大青磚瓦房,成為藍田的又一風景線。經過多年努力,科學布局,合理調整,現有坪寨、爛橋、貢溪、蒲溪、閃溪、穩江、塘澗、兩岔、鳳陽等9所初等國小和藍田、地鎖、黃家、三合、公閃、碧雅等6所完小。有藍田、職中兩所初級中學。在校學生4623人(其中國中1527人,國小3096人),入學率99.2%,鞏固率99.5%,升學率100%(2003年數)。1985年基本掃除文盲,1986年基本實現初等教育,1997年基本實現中等教育。

二十坪歌場

相傳很久以前,盤新寨有位名叫楊世雲的人,專門組織農民抗朝廷打官軍。在一次戰鬥中,因寡不敵眾,被官軍活捉,押到“雙龍合脈”的樹林中,逼他招供。世雲堅貞不屈,昂首就義。這天是農曆七月二十日,頓時天昏地暗,電閃雷鳴,狂風暴雨,把官軍淋成落湯雞,如喪家之犬逃離樹林。接著雲收雨散,霞光萬道,各寨鄉鄰趕來收殮掩埋。為紀念楊世雲,每年這一天,四方八寨的男女老幼自發來此集會悼念。久而久之,逐步演變成了歌場。隨著歷史的變遷,歌場已移至藍田街背飛山。每逢趕場天,這裡人山人海,歡歌笑語,你唱我答,熱鬧非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