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薴溪橋
- 地區: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後溪鎮
- 建造年代:北宋大觀年間
- 全長:73米
- 保護級別:市級
基本資料,相關傳說,觀音點化修橋,老丐念咒橋傾,
基本資料
薴溪橋,位於後溪鎮西部、市第二農場坂頭橋西側500米處,是廈門四座受文物保護的古橋之一,也是廈門地區現存年代最久的古橋,系古代同安連線漳、泉兩地的古驛道。宋代,隨著福建社會經濟的發展,同安縣境內的古驛道逐漸形成。據《廈門市志》介紹,薴溪橋始建於北宋大觀年間(公元1107-1110年),重修於南宋乾道年間(公元1165-1173年),全長73米,面寬2.6米,共有石砌橋墩8座。橋面分九段鋪架花崗岩石板共45條,每條長5米。薴溪橋有八個船形橋墩,構成九個橋洞,墩上鋪設大石板,每條重約四五千斤。如此巨大沉重的石條安放在橋墩上,可以想見當年工程的艱辛。據說,當年修橋時,工人們等橋墩築就,便在橋墩下游堆壩蓄水,使水位滿過橋墩。再用船或筏將巨碩的石板運至墩間,然後降低水位使石板準確地橫架在墩上。
據《同安縣誌》載:“薴溪橋在仁德里,去城西三十五里。(隆慶客志):溪源出自白桐岑,谷中經蛇蟒所翻蟄,故其水多黑,涉者患瘴癘。宋大觀中邑人徐誠始石為橋,後圮,乾道中其孫應昌及道士法昌重修”。《福建通志》也有同樣記載。
這裡的山川美景曾令文人墨客流連忘返。宋朝時在同安擔任主簿的朱熹先生曾到此考察,他對薴溪非常喜歡,曾作《過薴溪詩》,描述薴溪沿岸美麗的自然景觀。元代鄧子實《薴溪》詩云:日照松梢宿雨乾,秋風剪剪作輕寒。青林缺處雲山好,更過橋西仔細看。
由於長年經受暴雨的侵蝕,薴溪橋受到破壞,2006年有關部門曾對其進行保護性修復。我們對照老照片雖發現有些變化,但老照片上面留下的歷史韻味還是清晰可辨。
相關傳說
觀音點化修橋
古時薴溪水深流急,每逢潮汛,水漫良田,還有蟒蛇翻蟄。一天,一位相貌非凡、氣質高雅的貴婦人經此,見溪水滔滔,橫亘眼前,不由秀眉一揚,提高聲調對隨從說:“有溪水擋路,怎能沒有橋?”當地官府立刻急調人馬施工建橋。
至於這女人是何身份,無人知曉,有的猜測她是皇宮貴人,有的傳說她是觀音化身。總之,舊時建在橋頭的迎恩殿,多少與她有關,所以迎恩殿又被稱作觀音寺。
至於這女人是何身份,無人知曉,有的猜測她是皇宮貴人,有的傳說她是觀音化身。總之,舊時建在橋頭的迎恩殿,多少與她有關,所以迎恩殿又被稱作觀音寺。
老丐念咒橋傾
相傳當年工人們建橋時,遠方走來了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老乞丐,工人們拿他開涮。老乞丐遭遇無禮,並不怒形於色,而是微眯著雙眼,口中念叨著:“要倒,要倒。”經他這一念叨,橋墩竟向一邊緩慢傾倒。眾人見狀,大吃一驚,知道遇到高人了,忙請求他別再念咒語了,並好酒好飯招待。於是,老乞丐又接著剛才的話念:“要倒,要倒,再造也沒那么好。”說來也怪,傾斜的石板馬上就凝固了,而且至今堅固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