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特和波娃:對新中國的觀感》1955年9月,法國著名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與其終身女友,也是著名學者的波娃,應中國政府邀請,訪問了正充滿蓬勃生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短短的45天時間裡,他們訪問了中國多個城市:北京、南京、上海、瀋陽、杭州、廣州……對這個在西方輿論中帶有特殊色彩的國度進行了全方位的了解,使他們產生出許多異樣的感受。波娃回國之後,收集了大量資料,並結合自己觀感,寫出一部厚達500餘頁描述中國的著作《長征》。這部書,對像是西方人士,所以詳細介紹了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對中國現代文學,尤其魯迅有周詳的議論和介紹)情況,該書在西方出版後,引起了極大反響,對當時西方世界了解中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書收錄了薩特和波娃對新中國的看法文章及波娃《長征》中一些精彩篇章。
基本介紹
- 外文名:Jean-Paul Sartre Simone de Beauvior
- 書名:薩特和波伏娃:對新中國的觀感
- 作者:康橋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開本:32
-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 頁數:240頁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影響當下中國。他們的思想和觀點對20世紀的中國曾產生極大影響。對當下中國,同樣有或隱或顯的影響。大到中國發展中的困境、國民性,小到兒童教育、人生思考等,大師們都給出了他們的答案。與其他專門收錄大師著作的圖書不同,本套書選取的內容是大師在中國談中國的問題,而不是其思想理論的羅列,會更精準地看到大師對中國的直接評價和感受。
採用碎片化的方式肢解冗長的內容。大師的思想向來以深奧難懂著稱,本套書通過再編輯的方式將大師們冗長、深奧的談話、講演等拆解開來,選取有趣的、易懂的又能表達其主要思想的內容,配以鮮明、風趣、有哲理性的標題,適應網路性閱讀的需要。
經典內容的再編排、精美的形式和紙質書的獨特觸感足以讓我們從大師的視角感悟中國,靜下來讀一本好書。
《薩特和波娃:對新中國的觀感》
存在主義大師眼中——1955年的中國。薩特和波伏娃受邀來中國,之後對中國有過較多評論,波伏娃專門出版《長征》,大量描述了當時中國各方面的細節,西方化的語言,中國的場景,讀起來新鮮味十足。
作者簡介
波娃:1908—1986,20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女性之一,存在主義學者、文學家,薩特的終身伴侶。著有《第二性》、《永別的儀式》、《達官貴人》、《女賓》、《他人的血》、《人總是要死的》等。
圖書目錄
序薩特和波伏娃與中國的交集
薩特和波伏娃談中國
我對新中國的觀感(讓—保羅·薩特)
薩特對新中國的看法(加羅爾)
長征(西蒙·波伏娃著秦悅譯)
一前言
二文化
三文學
四 十月一日國慶節
五結論
中國印象(西蒙·波伏娃)
中國人眼中的薩特和波伏娃
薩特——進步人類的朋友(張英倫)
給薩特以歷史地位(節選)(柳鳴九)
西蒙·波伏娃(金德全)
薩特和波伏娃在華活動日程表
序言
從五四時代起,有一批文化名人不遠萬里,親臨中國,足跡遍及大江南北,他們通過講演、談話和著述,帶來新學說,傳播新思想和新觀念,讓我們不但有幸目睹他們的風采,從而進一步激起了中國人與世界溝通的願望,並開始思索中國的發展道路。這些來華的文化名人中有美國的杜威,英國的羅素、蕭伯納,法國的薩特,印度的泰戈爾……他們是大師,是世界名人,更是朋友。他們多年來關注中國的思想文化的發展,關注中國的歷史命運。在我們彷徨不定的時候,他們為我們指點前程;在我們遭受異族侵凌的時候,他們為我們吶喊奔走;在我們取得成績的時候,他們為我們欣喜鼓掌。他們的到來,本身就是一種熱潮、一種力量。他們的每一次來訪,都曾在中國產生很大的影響,成為當時的重大文化現象。他們堅定的目光、自信的話語、超人的學識,曾經感動過我們的偉人,也曾激勵過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熱血青年。
是的,他們與中國密不可分。或許他們的觀點並不能讓所有人接受,但歷史會記住他們的真誠。我們收錄這些大師的講演、著述和談話,記錄他們在華活動的行跡,選錄當時及之後的種種評論,試圖以此重構這些歷史畫面。我們願以此來紀念這些文化名人,以進一步推動中國與世界的文化交流,這就是我們編輯這套“親歷中國叢書”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親歷中國叢書》編委會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