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朝以前
隋唐時期,屬靺鞨黑水部。
清朝時期
清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8月28日),
東清鐵路破土動工,光緒二十九年,東清鐵路全線竣工,正式通車。自此東清鐵路沿線地區被沙俄帝國稱為“中東鐵路附屬地”。
由於
沙皇俄國沿東清(中東)鐵路線霸占大片土地作為“附屬地”,各車站均設俄人行政機構,派兵駐守,進行殖民統治。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2月,設安達廳。薩爾圖改為安達廳第二區管轄。
民國時期
民國二年(1913)一月二十三日,安達廳改為安達縣,屬黑龍江省公署,薩爾圖改為安達縣西鄉管轄。
民國三年(1914)八月,黑龍江省下設三道,安達縣屬龍江道(道尹公署駐齊齊哈爾)。”薩爾圖仍歸安達縣所屬。
民國六年(1917),薩爾圖火車站和所屬街道歸
東省特別區管轄。一九一七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後,將東清鐵路改為中國東省鐵路,簡稱中東鐵路,或東省鐵路;將東清鐵路局沿線改為東省特別區,並於一九二三年三月一日設立了東省特別區行政長官公署。
偽滿時期
偽滿
康德元年(1934)十一月一日,薩爾圖站及街道隸屬北滿特別區管轄。
偽滿康德三年(1936)一月,撤銷北滿特別區。北滿鐵路沿線各車站歸所在市、縣管轄。薩爾圖為安達縣第七區。區公所設在今薩爾圖大街西側輕工局家屬樓(當時區公所、警察分駐所、協和會都在一個大院內)處。
偽滿康德四年(1937),原七區改為興仁村,村公所設在原區公所處,屬安達縣第二區管轄。
解放戰爭時期
1946月3月,薩爾圖解放,改為安達縣第三區。區政府設在薩爾圖原偽滿興仁村村公所處。
1945年3月,安達縣第三區劃分為兩鄉一鎮:三發鄉(鄉址在今薩爾圖區二國小對面原三區政府處)、三新鄉(在讓胡路四新)、薩爾圖鎮(鎮址於今五金商店處)。
新中國成立以後
1958年1月,安達縣鄉鎮合併,將三新鄉併入三發鄉。同年九月上旬將薩爾圖鎮、三發鄉與
紅色草原牧場合併為紅色草原人民公社。社址設在薩爾圖今牧工商聯合公司前院。
1960年4月29日,國務院決定撤銷安達縣,建立
安達市。1960年12月7日,黑龍江省人委決定撤銷紅色草原人民公社,成立安達市薩爾圖區。區政府設在薩爾圖鐵路南 (習慣叫鐵西)約半公里處原紅色草原人民公社社址。
1965月,取消薩爾圖區的建置,成立安達特區(對外仍沿用安達市名稱)。1966年“文革”後,特區政府被“
造反派”砸爛。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在薩爾圖籌建紅旗鎮,位於原特區地址。
1969年3月,正式成立紅旗鎮。鎮革命委員會設在今天橋北建設銀行處,歸大慶革命委員會領導。
1978年四月,正式成立大慶薩爾圖區。 1980年4月,成立大慶市薩爾圖區人民政府。
行政區劃
薩爾圖區下轄14個社區:北辰社區、
登峰社區、東安社區、東風社區、富強社區、格林社區、會戰社區、火炬社區、綠園社區、薩爾圖社區、鐵人社區、萬寶社區、擁軍社區、友誼社區,總計51個居委會。
位置境域
薩爾圖區位於東經124°52′——125°12′,北緯46°32′——46°52′。薩爾圖區總面積是548平方公里。薩爾圖區南北長,東西狹窄。東以
龍鳳區為鄰,南與
紅崗區相連,西和讓胡路區接壤,北同
林甸縣搭界。
地理位置
薩爾圖區地處松嫩平原腹地,整體地勢東部稍高於西部,海拔高度在145—155米之間。地貌表象為波狀起伏的低平原,西南部及西北部有零星沙丘,區內多濕地,有大小水泡50多個,其中較大的27個。
氣候
薩爾圖區處於
北溫帶亞歐大陸東緣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內。由於距海較遠,緯度較高,受蒙古高壓的影響和日本海暖氣團的影響,氣候上表現為半濕潤、半乾旱的溫帶氣候型。全年日照時數平均為2873小時,年日照率為64.8%。這些農業氣象指標較適合於多種溫帶農作物生長。薩爾圖區年平均降水量440.2毫米,最大年降水量為664.3毫米,日最大降水量115.2毫米,最大積雪深度為22厘米,年蒸發量平均為1603.2毫米。這種狀況使薩爾圖區除夏季以外,大多數月份都比較乾旱。由於薩爾圖區地處北溫帶西風帶內,全年最多風向為北、西;冬季多西北風,夏季多西南風,春秋二季西北風和西南風交替出現。年平均風速為 4.1米/秒,最大風速為29.9米/秒。薩爾圖區不利於農業生產的氣候因素是早霜、乾旱,偶有大暴雨、暴風雪、龍捲風等氣候災害發生。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石油地質儲量達20.09億噸,占大慶油田石油地質儲量的35.3%, 轄區內的採油一廠、三廠和十場的石油開採量,占大慶油田總開採量的30%以上。
土地資源
薩爾圖區林地草地128平方千米,生態涵養優越,未開發利用土地30餘平方千米。地面水資源供應充足,有大小水泡50多個,水面面積近80平方千米。
人口
截至2010年,薩爾圖區常住人口總計32.88萬人。
經濟建設
綜述
2014年,薩爾圖區地區生產總值1-12月份實現2002807萬元,較同期增長7.7%(可比價格)。固定資產投資1-12月份實現257559萬元,較同期下降38.7%。
第一產業
2014年,薩爾圖區第一產業增加值1-12月份實現20150萬元,較同期上升0.2% (可比價格)。
第二產業
2014年,薩爾圖區第二產業增加值1-12月份實現659997萬元,較同期增長5.9%(可比價格)。
工業增加值1-12月份實現604997萬元,較同期增長11.7%(可比價格)。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2月份實現100301萬元,較同期下降8.4%(可比價格)。
建築業增加值1-12月份實現55000萬元,較同期下降36.0%(可比價格)。
第三產業
2014年,薩爾圖區第三產業增加值1-12月份實現1322660萬元,較同期增長9.0%(可比價格)。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月份實現3046973萬元,較同期增長11.1%。
社會事業
市政建設
在城市建設上,改建拓寬了會戰大街、中橋路、中三路、新中八路等道路140公里,建設辦公、商服、住宅、油田生產等各類樓房3860棟面積近2000萬平方米。
教育事業
在2008年投入1800萬元的基礎上,2009年又預計投入1600萬元,為區屬學校完善硬體設施、購買教學設備、改善教師待遇,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嚴格控制生源擇校和跨範圍招生,兩年來共免除農民工子女借讀費60多萬元。
交通通訊
薩爾圖區有大慶火車站、長途客運總站、公共汽車總站為進出大慶市的旅客和市內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濱洲鐵路,301國道橫貫區內,公園橋、鐵人橋、東幹線立交橋,縱橫東西,橫跨南北;雙向8車道的世紀大道及數十條城鄉公路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位於黑魚湖附近的
薩爾圖機場於2009年9月1日投入使用。薩爾圖飛機場、大慶火車站、長途客運總站、公共汽車總站為進出大慶市的旅客和市內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