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獻,讀音為jiàn xiàn ㄐㄧㄢˋ ㄒㄧㄢˋ,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祭獻;向鬼神進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薦獻
- 拼音:jiàn xiàn
- 注音:ㄐㄧㄢˋ ㄒㄧㄢˋ
- 釋義:祭獻;向鬼神進獻
薦獻,讀音為jiàn xiàn ㄐㄧㄢˋ ㄒㄧㄢˋ,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祭獻;向鬼神進獻。
薦獻,讀音為jiàn xiàn ㄐㄧㄢˋㄒㄧㄢˋ,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祭獻;向鬼神進獻。...
三獻,古代聘禮及祭祀典禮,奠酒儀式分初獻、亞獻、終獻,合稱三獻。《儀禮·聘禮》:“薦脯醢,三獻。”意謂先陳設肉菜等奠品,然後行三次獻酒之禮。祀孔行三...
獻(拼音:xiàn)是現代漢語常用字1,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2。獻在甲骨文中是會意字,由禮器“鬲”和表示祭品的“犬”構成。本義指祭祀宗廟時用作祭品的犬,由進獻...
交獻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為jiāo xiàn,基本意思是古代祭祀儀式之一。...... 《後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太后﹞與皇帝交獻親薦,成禮而還。” 李...
重譯獻雉是指古越裳國進貢白雉事,喻為國家強盛,人民安居樂業。語出:《漢書·平帝紀》:“元始元年春正月,越裳氏重譯獻白雉一,黑雉二,詔使三公以薦宗廟。”...
從獻謂古代祭祀或饗食獻酒後,以燔肉或炙肝置於俎上從而薦之。凡獻皆有從,加爵非獻則無。...
獻“哈達”是蒙古人民和藏族人民的一種禮節。在西藏,婚喪節慶、迎來送往、拜會尊長、覲見佛像、送別遠行等,都有獻“哈達”的習慣。獻“哈達”是對對方表示純潔、...
xiàn yí ㄒㄧㄢˋ ㄧˊ 獻儀 推薦賢者。1《漢書·翟方進傳》:“宗室之儁有四百人,民獻儀九萬夫。”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民之表儀,謂賢者。” ...
一獻,yī xiàn,古代祭祀和宴飲時進酒一次為一獻。...... 小祀卑,酒一獻也,其薦用孰肉。”(3). 《左傳·昭公元年》:“ 趙孟 欲一獻,子其從之。” ...
《獻事表》是唐代元稹創作的一篇散文。...... 當貞觀致辭理之後,以房、杜、王、魏匡輔之智,而猶上封進計者薦至,獻可替否者日聞;今陛下當致理之初,在四方...
《獻秦昭王書》是戰國時期范雎創作的一篇散文。是范雎向秦昭王寫的一封自薦信。信中先談論治國的一般道理,再談人才對國家的重要性,最後表明自已是真心獻計,委婉...
薦福寺,位於唐長安城安仁坊(今西安市永寧門外友誼西路),始建於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是高宗李治駕崩百日後,皇室族戚為其獻福而興建的寺院,故最初取名“獻...
自今已後,每親告獻太清宮、太微宮改為朝獻,有司行事為薦獻,親告享廟改為朝享。有司行事為薦享,親巡陵改為朝拜,有司行事為拜陵。應緣諸事告宗廟者改...
據太廟置令王嵩申,凡遇時享,齋郎薦獻,皆是每人兩番或三番,不免紛紜。執事或有差互,獻官寧免淹延。舊例簠簋籩豆樽罍爵斝,並是未明行事之前,烹牲取熟之後...
是書乃宗元為南京太常寺卿時所輯,分《謨訓》、《規制》、《職官》、《禮書》、《樂書》、《舊制》、《薦獻》、《祭告》、《祭器》、《祿食》、《夫役...
五九世:士薦公(隰叔公三子)《國語》載:晉獻公忌桓慮莊之族(其同族兄弟)為患,大夫士薦獻計散其黨,因誘食而殺之,士薦有功被賜封為大司空。...
詞語信息wài zōng ㄨㄞˋㄗㄨㄙ 外宗詞語釋義1. 古官名。掌宗廟祭祀時輔佐王后薦獻等事。《周禮·春官·外宗》:“外宗,掌宗廟之祭祀,佐王后薦玉豆,眡...
薦,jian,從艸從廌。獬廌吃的草。後引申草蓆子,意為納善之坐。獬廌,能辯是非曲直的神獸。薦,薦席也――《說文》。按,凡親地者謂之筵,加於筵者謂之席...
薦羞指進獻美味的食品。...... 指進獻美味的食品 薦羞(薦羞)(1).指進獻美味的食品。《周禮·天官·庖人》:“凡其死生鱻薧之物,以共王之膳,與其薦羞之...
享薦,拼音是xiǎng jiàn,是一個漢語辭彙,釋義為祭祀進獻。...... 享薦,拼音是xiǎng jiàn,是一個漢語辭彙,釋義為祭祀進獻。目錄 1 詞語解釋 2 出處 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