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薛岳故居
- 包括:薛岳故居、薛岳家居、薛氏家祠、伯陵堂
- 始建時間: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
- 占地面積:1771平方米
- 保護級別:廣東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
- 編號:Ⅴ-16
歷史沿革,建築特點,特點,格局,文物遺存,文物價值,歷史人物,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址,門票,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20世紀初,薛岳在歇山頂建造一層磚木建築。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薛岳建造薛氏家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薛岳始建別墅,並命名為“伯陵堂”。建成後,薛岳曾入住3個多月。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抗戰勝利後薛岳回鄉修建家居,為三層磚木結構的四合院式樓房建築,二、三層為磚木結構。
1949年,薛岳去台灣前,將薛岳故居捐贈給樂昌縣立中學。
此後,薛氏家祠先後成為的糧倉、學校和村委辦公點,薛岳故居先後成為農場辦公室、樂昌黨校、皮革廠等。
1986年,樂昌政府撥款把薛岳的祖屋和以薛岳父親命名的“宗元學校”修葺一新。
2011年,薛岳故居被移交給樂昌博物館。
建築特點
特點
薛岳故居、薛岳家居、薛氏家祠、伯陵堂,都體現建築學上的中西合璧。
格局
薛岳故居為歇山頂一層磚木建築。
薛氏家祠位於薛岳故居後右側,兩者相隔約5米。為周圍廊式歇山建築,占地面積414平方米。薛氏家祠的整體平面結構為長方形,四周有迴廊,大廳內有四個大石柱,廳內掛著薛岳幾幅身著戎裝的照片。祠堂門口有5級麻石台階,前方正中的門楣上,題有“薛氏家祠”四個大字。薛氏家祠二樓為木結構迴廊。祠正立面設大門、2小門,間飾4豎窗,兩側面和背面各設2小門,間飾3豎窗和4豎窗。
薛岳家居位於薛氏家祠後右側,相距約50米,是一幢平面呈“凸”字形的四合院式三層磚木結構樓房建築,具有比較典型的四合院建築風格。
伯陵堂建於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由當時薛岳部下的工兵連施工興建。建築平面呈“工”字形,磚木結構二層建築為法國建築師設計。建築平面呈“工”字形,有“飛機式”之說,建築分前樓(2層)、過道(1層)、後廂房(2層),具有中西合璧風格。
文物遺存
- 于右任手跡
薛氏家祠前方正中的門楣上,題有“薛氏家祠”四個大字,為中國近代書法家、國民黨元老於右任所書。
- 銅鏡
1992年11月,世界客屬總會代表團訪問樂昌,薛岳特地托人捎回一面“銅鏡”,上刻他的題詞“桑梓情深”,落款為“樂昌縣鄉親惠存薛岳敬贈”。
- 薛岳照片
薛氏家祠大廳內掛著薛岳身著戎裝的照片。
文物價值
薛岳故居對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做好新時期涉台文物的保護工作,促進旅遊開發,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歷史人物
薛岳,字伯陵,廣東韶關市樂昌縣九峰鎮小坪石村漢族客家人。原名薛仰岳,因生於中日甲午戰爭期間,因其父敬仰南宋的抗金民族英雄岳飛而起名薛仰岳。薛仰岳後改名薛岳,以示不僅仰慕岳飛更將身體力行。抗日戰爭期間,參加淞滬會戰,指揮了武漢會戰、徐州會戰、長沙會戰等會戰;以“天爐戰法”消滅了大量日軍,獲美國總統杜魯門所授總統自由勳章。在國民黨將軍中,薛岳素以能戰、苦戰、善戰著稱。葉挺曾盛讚薛岳指揮的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台兒莊鼎足三立,盛名當永垂不朽”。張治中則誇他是“百戰將軍”。
保護措施
2005年,樂昌市人民政府公布薛岳故居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10月,民革廣東省委組成調研組,就薛岳故居的現狀及保護等情況進行調研,形成了《關於對薛岳故居進行修復與保護的建議》,並在廣東省政協十屆一次大會上提出,省文化廳擬出了辦理意見,樂昌市有關部門配合,共到位修繕資金55萬元(其中國家文物局維修資金50萬元,省文化廳文物搶修專款5萬元),對薛岳故居進行保護修復工作。
2011年,薛岳故居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起,國家統戰部、廣東省文化廳等部門先後撥款總計453萬元人民幣,先後對薛岳故居的各個建築進行修繕。
2013年,廣東省文化廳撥款150萬元人民幣,對薛岳舊居進行大修,但由於整個修繕工程需要近400萬,因資金匱乏曾暫停。後來,後續資金到位,修繕工程再次啟動。
旅遊信息
地址
薛岳故居位於廣東省韶關樂昌市九峰鎮小坪石村。
薛岳故居
門票
免費
交通信息
自駕:
從廣州出發:經京港澳高速、樂廣高速、248省道至廣東省韶關樂昌市九峰鎮小坪石村薛岳故居。
從深圳出發:經珠三角環線高速、樂廣高速、248省道至廣東省韶關樂昌市九峰鎮小坪石村薛岳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