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屋村

薛屋村,位於坑梓街道東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6千米。相鄰自然村有龍山村、盧屋村、青排村、長隆村。地處深圳東北部低山丘陵地帶;村南面有井下瀝河、洗衫瀝河流過。始建於清康黑三十六年(1697年),薛姓族人從福建莆田遷至金斗瀝開基,建“薛屋圍”。20世紀50年代,該村與鄰近池姓村合為一個生產隊,形成現薛屋村。因是薛姓居住的村莊,故以姓氏命名,稱薛屋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薛屋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金沙社區
  • 地理位置:坑梓街道東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7年12月,屬坪山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坪山公社;1961年7月,屬坑梓農場;1963年1月,屬坪山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坪山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坪山公社;1983年7月,屬坪山區;1986年10月,屬坑梓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坑梓鎮;2004年,屬坑梓街道;2009年6月至今,屬深圳市坪山新區坑梓街道金沙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薛姓、池姓。第一大姓為薛姓,有三支,其一為“昌盛堂”,清康熙三十六年薛氏先祖薛元盛和薛元昌從福建蒲田遷居至金斗瀝(今薛屋村)開基立業,至今已歷32世;其二為“三鳳堂”,先祖為薛國瑞,乃薛收、薛德音、薛元敬後裔,至今已歷32世;共三為“沙排薛姓”,即薛屋北面小村薛姓兩戶人家,因無法在當地生活而遷居至薛屋村。第二大姓為池姓,其族人先從福建遷至廣東梅縣,後到淡水光頭仔,又遷到金沙松子嶺,建立池屋,薛屋池姓開基始祖為池上榮和池上華,至今已歷20世。2015年末,戶籍人口203人,其中男性105人,女性98人;80歲以上10人,最年長者90歲(女)。非戶籍外來人口1927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400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等。20世紀80年代初期,引進“三來一補”企業,村經濟開始轉型。1999年3月成立薛屋經濟合作社。現村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棕子、糍杷和客家茶果。客家茶果用糯米和艾葉製作而成,餡有甜和成兩種味道,甜餡為花生、芝麻等,鹹餡為豬肉、蝦米、蘿蔔乾等。
薛屋路、金沙路、人民中路、金康路、丹梓大道經過該村。20世紀70年代通電,1992年通自來水,1993年通電話,1997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00年通網際網路。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僅存2座宗祠。薛氏宗祠,建於清康熙三十六年,有門聯“鄉賢世德;理學家風”。2014年7月2日上午,薛氏宗祠於一次集中清拆行動中意外受損,其外牆被挖機擺臂損壞。後進行重修,並於2015年2月11日舉行薛氏宗祠重修落成大典。重修後的薛氏宗祠在建築構件上運用木雕、石雕、陶塑、灰塑和繪畫等工藝,正堂內殿陳列薛屋薛氏祖宗牌位。薛氏宗祠東北側30米處,有一棵古榕樹,樹齡300多年,高約16米,冠幅東西約20米,樹下設有土地公神壇。
池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詳,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破敗已久;2014年開始選地,策劃制定重建方案,計畫於2016年開始動工重建。
村中有譚公廟,每年四月初八譚公誕時,村民會帶上雞、豬、魚、水果、餅乾、酒茶等祭品到廟內祭拜。
該村有添丁點燈的傳統習俗。每年正月十二,凡於上年添男丁的薛氏族人要抱著男孩,扛著祭品,敲鑼打鼓,擎著扛彩(扛著紅色的旗子)、燈籠等,一路上鳴放鞭炮,到薛氏宗祠“點燈”報丁敬祖(“燈”和“丁”音相似,為添人丁之意)。新丁燈籠大如籃球,橢圓形,用細竹篾織成,上下開口,外貼透明油紙,一側畫花鳥,一側寫新丁,中縫寫上新丁名字。敬祖後宴請村民,規模不等。每逢節日,村民會帶上香火、酒水等祭拜福德公(即土地公)。
薛屋村有一面古銅鑼,為薛屋村薛氏世代相傳,約有百年歷史。該鑼為銅製,鑼面平坦無臍,近邊部呈坡形,鑼邊較窄並向背面收束,鑼面直徑約37厘米,鑼邊寬約5厘米,重約10斤。正反面印有簡單花紋,背面題“薛”字。鑼邊一側鑽有兩個鑼孔,以穿系鑼繩,便於提攜或懸掛鑼架。演奏時,右手執棰頭包布的木棰敲擊,其音響低沉、洪亮而強烈,餘音悠長持久,常與鼓、鈸一起使用。以前凡有嫁娶、生子等喜事,都要由兩人抬著祖傳銅鑼鳴鑼開道報喜,現已被作為文物收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