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門不遇王之渙郭密之因以留贈

《薊門不遇王之渙郭密之因以留贈》是唐代詩人高適創作的一首五言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薊門不遇王之渙郭密之因以留贈
  • 作者:高適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薊門不遇王之渙郭密之因以留贈
適遠登薊丘,茲晨獨搔屑。
賢交不可見,吾願終難說。
迢遞千里游,羈離十年別。
才華仰清興,功業嗟芳節。
曠盪阻雲海,蕭條帶風雪。
逢時事多謬,失路心彌折。
行矣勿重陳,懷君但愁絕。

注釋譯文

①薊門:原指古薊門關。唐代以關名置薊州,後亦泛指薊州(今天津市薊州區)一帶。另,北京城西德勝門外西北隅的薊丘在古代也稱薊門。《史記·樂毅列傳》:“前丘之植,植於汶篁。”張守節正義:“幽州薊地西北屬,有薊丘。”宋代《太平寰宇記》記載:唐朝開元十八年析幽州的漁陽、三河、玉田三縣置薊州,以境內的古薊門關為州命名。古薊門關在(薊)州東南六十里。蔣一葵《長安客話·古薊門》云:“京師古薊地,以薊草多得名……今都城德勝門外有土城關,相傳是古薊門遺址,亦日薊邱。”王之換(688—742):盛唐著名詩人,字季凌,絳州(今山西新絳縣)人。性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被人誣謗,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滅裂黃綬。夾河數千里,籍其高風;在家十五年,食其舊德。雅談圭爵,酷嗜閒放”。後復出擔任文安縣尉在任內去世。郭密之:盛唐詩人,天寶八載(749)任諸暨令,建義津橋築放生湖,溉田兩千餘頃,便利百姓。事跡見阮元《兩浙金石志》卷二。《全唐詩》存詩1首,《全唐詩外編》補收詩1首。郭詩刻在浙江青田縣石門洞磨崖上,風格“古淡近選體”(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一五)。
②薊丘:即薊門。搔屑:猶蕭瑟。搔,同“騷”。
③十年別:指高適與王之渙、郭密之二人於十年前在長安相識。三人相識在開元十年(722)前後,到此次高適北游燕趙(開元十九年)時已有十年左右。據唐人薛用弱《集異記》卷二載:“開元中,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齊名。時風塵未偶,而游處略同。”
④芳節:陽春時節,亦泛指佳節、良時。
⑤心彌折:心中摧折,形容傷感到極點。

創作背景

高適自長安失意後,客居梁宋十年,於開元十八(730)年北游燕趙,開元二十一年(733)寓居薊門,訪王之渙等老友,詩即作於此時。

作品鑑賞

高適此次出塞,親見邊患嚴重,卻請纓無路,此種心情唯有與知己賢交一敘,本欲薊北一晤,卻失之交臂,其愁可知。前四句扣題,詩人獨登薊丘,景物蕭瑟,知交零落,心事難說。中間八句抒發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讚美二人的才華和志向,同時表達境遇相同的感慨。十年前,千里外的相識,因仰慕二人的才華和志向而定交,一別之後,各自羈於宦途,難以相見,“阻雲海”“帶風雪”比喻三人均仕途蹭蹬,功業不遂,更增添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知己之感。最後兩句感慨自身行路艱難,欲說還休,唯有懷君,再致思念友人之意。全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從眼前景寫到心中情,把過去與當下對比起來,把對友人的思念和自己的境遇糅合在一起,層層渲染功業未就的悲愁。

作者簡介

高適(約702—765),唐代詩人。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縣)人,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早年仕途失意。後來客遊河西,先為哥舒翰書記,後歷任任淮南、四川節度使,終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其詩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筆力雄健,氣勢奔放。邊塞詩與岑參齊名,並稱“高岑”,風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