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

薇為上下結構,拼音:wēi,筆劃:16,部首:艹,五筆:ATMT。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薇
  • 別稱:大巢菜
  • 部首:艹
  • 拼音:wēi
漢字信息,讀音,部首筆畫,字形結構,音韻參考,索引參考,基本字義,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指野豌豆,指薔薇,

漢字信息

讀音

【漢字】薇
【拼音】wēi

部首筆畫

部首:艹部外筆畫:13總筆畫:16
五筆86:ATMT五筆98:ATMT倉頡:THOK
筆順編號:1223322521353134 四角號碼:44248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587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艹微
漢字部件分解:艹微
筆順編號:1223322521353134
筆順讀寫:橫豎豎撇撇豎豎折豎橫撇折撇橫撇捺

音韻參考

[ 上古音 ]:微部明母,miu?i
[ 廣 韻 ]:武悲切,上平6脂,mí,止開三平脂B明
[平水韻]:上平五微
[ 粵 語 ]:mei4

索引參考

[ 古文字詁林 ]:01冊,第12部,艸部,26
[ 故訓彙纂 ]:1975|2053.8
[說文解字]:編號0265,第01卷下,艸部第26字

基本字義

(1)〔紫~〕a.落葉小喬木。開紫紅色或白色花,結球形蒴果。供觀賞;b.這種植物的花。均通稱“滿堂紅”。
(2)多年生草本植物,結莢果,中有種子五六粒,可食。嫩莖和葉可做蔬菜。通稱“巢菜”、“大巢菜”、“野豌豆”。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薇 ·康熙筆畫:19 ·部外筆畫:13
《唐韻》《集韻》《正韻》𠀤無非切,音微。《玉篇》菜也。《說文》似藿菜之微者也。《詩·召南》言采其薇。《儀禮·公食大夫禮》鉶芼:牛藿、羊苦、豕薇皆有滑。
白薇,藥名。
蘼蕪,一名薇蕪。《張衡·南都賦》薇蕪蓀萇。
花名。《拾遺記》元熙元年,詔民閒園囿皆植紫薇,以為壓勝。《唐書·百官志》中書知制浩,開元號紫薇省。
薔薇,見薔字注。
《唐韻》武悲切,音眉。《爾雅·釋草》薇垂水。《注》生於水邊。
薇銜,藥名。 《集韻》或作𦵨。

說文解字

【卷一】【艸部】薇
菜也。似藿。從艸微聲。𦵨,籀文薇省。無非切

說文解字注

(薇)菜也。見毛傳。佀藿。謂似豆葉也。陸璣詩疏曰。薇、山菜也。莖葉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今官園種之。以供宗廟祭祀。項安世曰。薇、今之野豌豆也。蜀人謂之大巢菜。按今四川人掐豌豆媆梢食之。謂之豌豆顚顚。古之采於山者、野生者也。釋艸雲垂水。薇之俗名耳。不當以生於水邊釋之。從艸。微聲。無非切。十五部。
(𦵨)籒文薇省。

指野豌豆

草名,又名“垂水”,“大巢菜”,“野豌豆”,“巫雨薇”。一種一年或兩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紅色,結寸許長扁莢,中有種子五六粒,可吃。
採薇而食之。——《史記·伯夷傳》
薇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唐.王績《野望》
飢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晉·陶淵明《擬古九首(少時壯且厲)》
採薇而食者。——明·顧炎武《復庵記》
知君秉性甘薇蕨,暇日相思還杖藜。——方文《訪姚若侯山中不值留此》
又如:薇藿(薇,菜名,又名野豌豆;藿為豆葉。指貧者所吃的食物)

指薔薇

薔薇,落葉灌木,莖上多刺,夏初開花,有紅,黃,白等色,可制香料,也可入藥
碧腦浮冰,紅薇染露。——宋·周密《天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