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筋草(學名:薄片變豆菜 )也稱肺經草,多年生草本;葉片3全裂呈複葉狀;莖生葉小,深3裂;苞片線形;花單性;花瓣白色或淡紫色;雙懸果卵形或稍側向而成扁形。
分布於中國華中、華南、西南等地。生於山坡、草地、林下。牛、馬、羊、豬採食,為良等飼用植物。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化學成分,主要價值,採收加工,
形態特徵
多年生矮小草本,高13-30厘米。根莖短,有結節,側根多數,細長、棕褐色。莖2-7,直立,細弱,上部有少數分枝。基生葉圓心形或近五角形,長2-6厘米,寬3-9厘米,掌狀3裂,中間裂片楔狀倒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至菱形,長2-6厘米,寬1-3厘米,上部3淺裂,基部楔形,有短柄,側面裂片闊卵狀披針形或斜倒卵形,通常2深裂或在外側邊緣有1缺刻,所有的裂片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或紫紅色;葉柄長4-18厘米,基部有膜質鞘;最上部的莖生葉小,3裂至不分裂,裂片線狀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3-15 (-20) 毫米,寬1-10毫米,頂端漸尖。花序通常2-4回二歧分枝或2-3叉,分叉間的小傘形花序短縮;總苞片細小,線狀披針形,長1.5-3毫米;傘輻3-7,長2-10毫米;小總苞片4-5,線形;小傘形花序有花5-6,通常6;雄花4-5,花柄長2-3毫米;萼齒線形或呈刺毛狀,長約1毫米;花瓣白色、粉紅色或淡藍紫色,倒卵形,基部漸窄,頂端內凹;花絲長於萼齒1-1.5倍;兩性花1,無柄;萼齒和花瓣的形狀同雄花,花柱略長於花絲,向外反曲。果實長卵形或卵形,長2.5毫米,寬2毫米,幼果表面有齧蝕狀或微波狀的薄層,成熟後成短而直的皮刺,刺決不成鉤狀,基部連成薄片;分生果的橫剖面呈圓形;油管5,中等大小。胚乳腹面平直。花果期4-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10-2000米的山坡林下、溝谷、溪邊及濕潤的沙質土壤。
分布範圍
產安徽、浙江、台灣、江西、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省區。日本南部也有。
化學成分
主要含黃酮、三萜皂苷、倍半萜類成分。從肺筋草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離得到9個化合物,分別鑑定為:白芷素、異阿魏醛、12-hydroxybakuchiol、22-angeloyl-R1-barrigenol、5,6,7,8,4’-五甲氧基黃酮、3,5,6,7,8,3’,4’-七甲氧基黃酮、isobavachin、異甘草素、呋喃(2″,3″,7,6)-4’-羥基二氫黃酮。
主要價值
全草入藥,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祛風發表、化痰止咳、活血調經的功效,主治感冒、咳嗽、哮喘、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瘡腫、跌打腫痛、外傷出血等。
還可做飼用植物。
採收加工
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