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夜曲(鋼琴獨奏體裁)

蕭邦夜曲(鋼琴獨奏體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夜曲是蕭邦自己創作的一種鋼琴獨奏體裁,它具有沖淡平和,寂靜幽瀾的特點,輕緩中偶爾透著那么一點點沉思。魯賓斯坦的演奏在良好的節奏把握中自然追求的一種完整性與統一性,你忘記了樂曲何時開始,而不經意之間在你的陶醉感消泯之前樂曲卻已悄然結束。就是這么讓人充滿期待,卻又戀戀不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蕭邦夜曲
  • 外文名:notturno
  • 體裁:鋼琴獨奏
  • 作曲:菲爾德
夜曲體裁簡介,蕭邦夜曲簡介,蕭邦夜曲目錄,蕭邦本人介紹,

夜曲體裁簡介

nocturne
夜曲一般指由愛爾蘭作曲家菲爾德(john·field,1782-1837)首創的一種鋼琴曲體裁。旋律優美,富於歌唱,常用慢速或中速,往往採用琶音式和弦的伴奏型。總的表現意境是夜的沉靜與人的內心抒發。蕭邦的二十一首夜曲是這一體裁最為出色的代表作品。
18世紀的夜曲常以義大利語notturno為名,是一種器樂合奏的小夜曲。J.海頓、W.A.莫扎特均寫有此類樂曲。19世紀的夜曲是旋律如歌、富於詩意的抒情特性曲,類似無詞歌,但內容較為深沉,常含有憂鬱的情緒,始作者為愛爾蘭作曲家J.菲爾德。F.F.蕭邦把它發展為一種形象豐富、情深意遠的鋼琴音樂體裁,他的21首夜曲是這一體裁的藝術珍品。C.德彪西的3首夜曲《雲》、《節日》和《海妖》則是管弦樂套曲,不屬於特性曲的範疇。
注意:夜曲與小夜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體裁!小夜曲只表現夜晚的情景,而夜曲可以是作者在晚上任何內心想法的抒發,在蕭邦的夜曲中很少有真正描繪夜晚景象的。

蕭邦夜曲簡介


要想認識鋼琴詩人的浪漫氣質,領略鋼琴詩的獨特韻致,蕭邦的作品是當之無愧的首選,蕭邦似乎命里注定是為鋼琴而生的,在他的指下,鋼琴以自己獨有的聲音詩意地吟唱起來,音樂的個性與鋼琴的特性如水乳交融一樣和諧。我們不妨先從夜曲聽起,細細體會樂曲中所瀰漫的惆悵、瞑想、繾綣氣氛,以及其中包含的激動、嘆息、興奮、不安等豐富而微妙的情緒。你會感到夜晚的風格是統一的,而夜中的情調又是如此得不同。
蕭邦夜曲

蕭邦夜曲目錄

三首夜曲op.9(1830-1831)
3、B大調夜曲
三首夜曲op.15
1、F大調夜曲(1830-1831)
2、升F大調夜曲(1830-1831)
3、g小調夜曲(1833)
二首夜曲op.27(1834-1835)
1、升c小調夜曲
2、降D大調夜曲
二首夜曲op.32(1836-1837)
1、B大調夜曲
2、降A大調夜曲
二首夜曲op.37
1、g小調夜曲(1838)
2、G大調夜曲(1839)
二首夜曲op.48(1841)
1、c小調夜曲
2、升f小調夜曲
二首夜曲op.55(1843)
1、f小調夜曲
二首夜曲op.62(1846)
1、B大調夜曲
2、E大調夜曲
e小調夜曲op.72Nr.1(1847)
兩首遺作
1、#C小調夜曲
2、C小調夜曲

蕭邦本人介紹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蕭邦(Fryderyk Fanciszek Chopin,1810-1849)偉大的波蘭音樂家,自幼喜愛波蘭民間音樂,在七歲時寫了《波蘭舞曲》,八歲登台演出,不滿二十歲已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後半生正值波蘭亡國,在國外渡過,創作了很多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鋼琴作品,以此抒發自己的思鄉情、亡國恨。其中有與波蘭民族解放鬥爭相聯繫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敘事曲》、《bA大調波蘭舞曲》等;有充滿愛國熱情的戰鬥性作品,如《革命練習曲》、《b小調諧謔曲》等;有哀慟祖國命運的悲劇性作品,如《降b小調奏鳴曲》等;還有懷念祖國、思念親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與幻想曲。
蕭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作幾乎都是鋼琴曲,被稱為“鋼琴詩人”。他在國外經常為同胞募捐演出,為貴族演出卻很勉強。1837年嚴辭拒絕沙俄授予他的“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舒曼稱他的音樂象“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蘭不會亡”。蕭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稱是“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他臨終囑附親人把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
一、又一個神童
蕭邦一家住在一個伯爵夫人的莊園宅地的三間房子裡,那是令人愉快的房間,有著白色的牆和發光的天花板,有掛著雪白薄沙窗簾的窗戶,寬大的窗台上,倒掛金鐘和天竺葵生氣勃勃地開著花。房屋裡面擺著沉重的紅木家具、許多書架和一個白柱式火爐,在天冷的時候,裡面的松木劈啪作響,發出芳香的熱氣。三間房子中最大的一間裡面擺著鋼琴。有別於其他神童音樂家的是,少年蕭邦並不喜歡那架鋼琴。
蕭邦的第一位教師是個奇怪的人物,他總是穿著淡黃色的大衣和褲子、漆皮長靴以及顏色華麗但很俗氣的背心,據他說這是在一個拍賣行買的波蘭最後一個國王的所有物。他總是帶著一支長鉛筆,常用來敲那些遲鈍和不守規矩的學生的腦袋和手指。他使蕭邦喜歡上了鋼琴,而且彈得非常美妙,於是少年蕭邦逐漸以“第二個莫扎特”而聞名華沙。在十歲時,他被帶去在一個大歌唱家面前彈奏,歌唱家聽後非常高興,送給他一塊手錶。不久以後,俄國沙皇聽見他演奏,當即以一個鑽石戒指作為贈品。當時的歐洲報紙上有這樣一句話:“上帝把莫扎特賜給了奧地利,卻把蕭邦賜給了波蘭。”當蕭邦還很小,不會記譜時,他就能編出一些小品來,讓老師為他寫在稿紙上。後來蕭邦在父親教法文的華沙學會裡學習了作曲和其它課程。當他十七歲時,終於離開學校獻身於音樂。
二、“從一而終”的愛國音樂家
蕭邦是終生獻身於一種樂器的第一個作曲家。甚至連李斯特這位鋼琴中的帕格尼尼,也在晚年轉而為全部管弦樂隊創作作品,因而當他的鋼琴作品為管弦樂隊重新改寫的時候,它們聽起來一樣好——或者甚至更好。但蕭邦並沒有試圖在鋼琴上模仿管弦樂隊。他用鋼琴比別的任何樂器都能更好地表現音樂。不論蕭邦的作品節奏是什麼——是圓舞曲還是波蘭的瑪祖卡舞曲或是波蘭舞曲——那旋律幾乎總是用簡單的ABA三段體歌曲形式。他的音樂同貝多芬的奏鳴曲不同,正象一首短小而完美的詩不同於莎士比亞的一出話劇一樣。蕭邦在維也納舉辦了兩次成功的音樂會,然後想到一個更廣闊的世界上去求名。在華沙開了三次告別音樂會後,他就出發了。當他還沒有走出多遠的時候,他的老師和過去的同學們攔住他的馬車並唱了一首為了向他致敬而寫的大合唱。然後他們給他一個裝滿了故鄉泥土的銀制紀念杯,希望他永遠也不要忘記故土。他雖然再也沒有回來,但是永遠也沒有忘記生他養他的祖國。
三、巴黎歲月
蕭邦到巴黎後不久,就成了巴黎最時興的教師。他願意有多少學生就有多少,價格是最高的。他上課時象一個王子,總是戴著牡羊皮手套,並且由一個僕人陪著,坐著一輛馬車來到。 李斯特把他介紹給在喬治·桑的筆名下寫作的著名小說家迪德望夫人(Dudevant)。通過她,他被拉進以巴黎為家的藝術家們、作家們和音樂家們的歡快的圈子裡去。可是降臨到他身上的一切成功和樂趣都永遠不能使他忘記波蘭的光榮和憂傷。 所有的蕭邦的音樂作品都是他各種感情的短小音畫。有一些是從他自己的生活中取來的——當他在瑪佐爾卡島上訪問喬治·桑和她的女兒們的時候寫的夢一般的夜曲和短小的前奏曲,和那些圓舞曲——特別是降D大調的那一首,據說是在他注視著喬治·桑的小白狗追逐自己的尾巴以後寫的。但是他的音樂的更大部分都是從他對他的出生地的熱愛里生長出來的。
四、波蘭節奏
蕭邦的許多最偉大的作品都是用波蘭的兩種古代舞蹈瑪祖卡舞和波羅乃茲舞的節奏寫成的。波羅乃茲舞是一種貴族的舞蹈——王子和英雄們在國王寶座前面穩重而莊嚴地行進。蕭邦用這種曲式創作了他的一些最宏偉的作品。瑪祖卡舞是蕭邦時常看見的,這是波蘭農民們力圖在朝氣蓬勃的盡情歡樂中忘掉他們生活中的艱苦時跳的一種農村舞蹈。其節奏是每一小節三拍子,在最後一拍,跳舞的人們把腳後跟咔嗒一聲碰在一起時加強了一拍。蕭邦作了五十多首瑪祖卡舞曲,並且在這一種節奏里,表現了從悲傷和神秘感到生活的歡樂等種種感情。蕭邦偉大的《降b小調鳴曲》是建立在古老波蘭的一首詩的基礎上的,而他的四首《敘事曲》則講述了波蘭最偉大的詩人寫的四個故事。其中最流行的一首講的是一個年輕的騎士對一位美麗而神秘的小姐的愛情。甚至他那些《練習曲》,也不僅是一些練習,而是一些音樂素描。所有想做鋼琴名家的學生都想要學會的那首偉大的《革命練習曲》,是當蕭邦聽見波蘭人一再起來反抗俄國,但一再被殘酷鎮壓時寫的。浪漫派大師舒曼曾這樣形容:“蕭邦的作品是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 蕭邦的音樂被人們熱愛的原因也許是:它不僅是在訴說波蘭的美和憂傷,而且訴說的是一種熾熱的愛國之情。蕭邦在巴黎的朋友,德國詩人海涅有一次寫道:“他在鋼琴前坐下來的時候,我覺得仿佛是一個從我出生地來的同鄉正在告訴我當我不在的時候曾經發生的最奇怪的事情。有時我很想問他:‘家裡的那些玫瑰花還在熱情地盛開嗎?那些樹還在月光下唱得那么美嗎?’” 那帶著“以魅力笑容、令人愉快的態度、象天使一樣有著一綹美麗的鬈髮”的文雅的小音樂家成了巴黎客廳的寵兒。但是巴黎生活的經歷毀壞了蕭邦的健康,他變得敏感而易怒,在一次爭吵之後,他同喬治·桑十年的友誼徹底崩潰了。
五、繁雜的曲名與瀟灑的譜曲
蕭邦一生作品繁多,且全部為鋼琴曲,而其中的十分之九又是鋼琴獨奏曲。但是最令人感到麻煩的是,他的作品大多只有體裁而沒有標題,很多作品,即使標上調式和體裁及體裁編號,仍然難以搞懂到底是哪一首。因此,後人查找蕭邦的作品時,往往以作品編號(Op. )作為查找的主要根據,因為作品編號是不會出現重複和混亂現象的。
蕭邦作曲時,基本離不開鋼琴鍵盤。據當時的人所說,蕭邦擅長在鋼琴上即興創作,而且有著一氣呵成般的流暢,但當他落筆追思即興樂念時,卻異常費力,稿紙上往往留下很多塗改痕跡。許多已成之作,每經他本人演奏一次,就會出現一種有所改動的版本。可見蕭邦對於作曲是十分情緒化的。
六、蕭邦的信條:讓人們去猜吧!
“脫帽吧,先生們!這裡是一位天才!”這是1831年12月,舒曼發表在《大眾音樂報》第四十九期的一篇評論蕭邦作品第二號的文章里推崇蕭邦的話。這篇文章,是舒曼的第一篇音樂評論文章。德國人對蕭邦的了解,是從舒曼的這篇文章開始的。
蕭邦在1827至1828年間,以莫扎特的歌劇《唐·璜》第一幕中唐·璜和策麗娜的小二重唱作為主題,寫成了作品第二號——鋼琴和樂隊的變奏曲。
1831年10月27日,德國鋼琴家尤里烏斯·克諾爾(1807—1861)在萊比錫布業公會音樂廳初次登台,演奏了蕭邦的作品第二號。舒曼評論這個曲子的文章,就借用了尤里烏斯的名字作為筆名。
1831年12月16日,蕭邦從巴黎寫信給他的朋友沃伊切霍夫斯基說:“幾天以前,我從卡塞爾收到一個熱心的德國人寫的一篇長達十頁的評論,他在冗長的緒言以後一小節一小節地進行分析(作品第二號)。他認為按照正統的觀點,它們不能算是變奏,而是一幅想像的圖畫。他說,第二變奏里唐·璜和列波累羅在追趕;在第三變奏里,唐·璜親吻著策麗娜,使馬捷托看了慪氣;在慢板第五小節的降D大調上,唐·璜和策麗娜在接吻。這位撰稿者大發奇想,實在可笑,他還迫不及待地想把這篇文章發表在《音樂雜誌》(屬於他的女婿菲梯斯的刊物)上。好心的希勒是一個很有才能的青年,……他對我十分關心,馬上告訴菲梯斯的岳父說,他寫那篇評論對我沒有好處只有害處。”蕭邦所說的菲梯斯(1784-1871),是比利時音樂學家,1806年他和《民族信使報》編者羅貝爾的女兒阿黛拉伊德結了婚。菲梯斯在1827年創辦的《音樂雜誌》是一種周刊。那么,寫那篇評論文章的“熱心的德國人”,應該就是羅貝爾了。 蕭邦最反對用文字解釋他的作品。倫敦樂譜出版商威塞爾(1797—1885)為了使出版物引人注目,常給他的作品加上想入非非的標題,如《降B大調變奏曲》(作品2)標作“向莫扎特致敬”;
《引子和波羅乃茲》(作品3)標作“快樂”;《瑪祖卡風格迴旋曲》(作品5)標作“波西阿娜”;《三首夜曲》(作品9)標作“塞納河流水潺潺”;另外《三首夜曲》(作品15)標作“西風”;《降E大調圓舞曲》(作品18)標作“邀舞”;《波萊羅舞曲》(作品19)標作“安達盧西亞回憶”;《b小調諧謔曲》(作品20)標作“地獄裡的宴會”;《第一敘事曲》(作品23)標作“無詞敘事詩”;《兩首夜曲》(作品27)標作“哀怨”;《降b小調諧謔曲》(作品31)標作“冥想”;另外《兩首夜曲》(作品37)標作“嘆息”;《兩首波羅乃茲》(作品40)標作“寵物”;而《瑪祖卡舞曲》則統稱為“波蘭回憶”。 1841年,蕭邦從諾安寫給他的朋友豐塔那(1810—1869)的一封信中憤慨地說:“至於威塞爾,他是一個蠢才和騙子。你寫信給他時愛怎么說就怎么說吧…… 如果他老是因我的作品而賠錢,那是由於他不照我的意見,而加上愚蠢的標題所致。從我心靈里發出的聲音,教我不能再送給他任何作品讓他加上這些名稱。你對他說話可以儘量講得尖銳些。”
在蕭邦看來,那位“熱心的德國人”是和威塞爾同樣愚蠢,同樣可笑的。但這個德國人在文章中所描繪的“一幅想像的圖畫”,也許並不是他的發明,而是步了舒曼的後塵;因為舒曼的文章里也談到第二變奏“象一對情人(但不是唐·璜和他的僕人列波累羅)在追趕”,優美的降B大調是“情人第一次的接吻”等等。舒曼喜歡給自己的作品加上文學性的標題,如《狂歡節》(作品9)、《幻想曲》(作品12)、《童年情景》(作品15)、《少年曲集》(作品68)、《森林情景》(作品82)等都是其例;蕭邦則對此深惡痛絕,他的《g小調夜曲》(作品15之3)原想註上“悲劇《哈姆萊特》觀後感”字樣,後來還是取消了,他說:“讓人們去猜吧。” 讓音樂本身去說話,不把主觀臆想強加給聽眾——這就是蕭邦的信念。“讓人們去猜吧”這句話,對於蕭邦的作品是有普遍意義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