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份,國務院參事、中央文史館館員來皖與我館聯合就書畫事業的現狀與發展進行調研,並赴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安徽省宿州市蕭縣進行實地考察,我省文史館部分館員隨同一併參加調研。調研組一行經過現場參觀、實地採訪、聽取匯報、座談後,對蕭縣的書畫事業大加讚賞,無不為其書畫淵源之久,書畫大家之多,書畫風尚之盛,藝術水平之高,書畫普及之廣所佩服。調研組組長、國務院參事郭瑞先生嘆為:“震驚!”,中央文史館員趙仁珪先生專門撰文《陽春白雪詩書畫 飛入尋常百姓家》並賦詩一首:“翰墨淋漓掛滿堂,俱懷神采意飛揚。農家亦有鐘王筆,續我國光瓣瓣香。”我們將蕭縣這種書畫發展現象,姑且稱之為“蕭縣現象”,並據此芻議其對書畫事業發展的啟示。
一、廣泛的民眾基礎和豐厚的底蘊是書畫事業得以昌盛的基石
蕭縣古為蕭國,秦時置縣,現有人口130多萬。這裡曾出土160多方精美的漢畫像石。白居易、蔡襄、蘇軾都在這裡播撒過文藝的種子,蕭縣又稱龍城,清乾嘉年間,“龍城畫派”風行一時。現當代又出現了王子云、劉開渠、蕭龍士、朱德群等著名的書畫大師,培育了大量的書畫人才,形成了鮮明的地域文化。1993年蕭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書畫藝術之鄉”。
豐厚的文化底蘊孕育和激勵著當地書畫事業的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該縣有30多個書畫團體,經常參加書畫創作的人達30000人之多,其中小有名氣的有3000多人,省級以上的書畫協會會員200多人。
蕭縣民眾熱愛書畫藝術,學習、創作書畫完全出於由衷的熱愛,並發展成一種民風、,代代相傳,長盛不衰。在他們看來,能寫會畫是光榮,是本事,能得到人們的尊敬,反之,則是一種欠缺。因此許多人家在聘閨女時,必備的嫁妝是書畫作品,在舉辦婚禮時,講究的不是大吃大喝,而是請當地著名的書畫家舉行筆會。薛永年先生感嘆“裝堂嫁女”的唐宋古風在這裡歷久猶存。這種普遍的風氣,這種潛在的、根深蒂固的對書畫的摯愛意識,更促進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更加自覺地學習書畫。
蕭縣民眾熱愛書畫藝術的純潔性是非一般地方所能及的。這裡的很多學生,第一志願是考書畫類的藝術院校,並且每年都能考上二三十名。考不上的也不後悔,因為他們學書畫本來就是出於熱愛,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而沒有更多的功利目的。從小小少年到古稀老人,從城鎮到鄉村,從文人墨客到地道農民,到處可見揮毫潑墨情景,到處都洋溢著翰墨之香。
書畫,說到底是一種人文事業,是廣大人民民眾喜聞樂見並樂此不疲的藝術形式,是人們隨著物質生活不斷發展,對文化生活需求的一個重要方面。一方民眾、一個地區,如果大都像“蕭縣現象”那樣,對書畫藝術有不懈的追求,對書畫事業有無限的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則盛,中華悠久文明則興。“蕭縣現象”給了我們深深思考和啟迪。正如趙仁珪先生在《陽春白雪詩書畫飛入尋常百姓家》一文中所說:“當人們把所有的熱情都傾注到藝術時,他所產生的效應必定會大於藝術本身,因為在人們文明素質和文化修養提升的同時,必定會產生更廣泛的社會意義,社會治安、社會風氣、精神文明的建設也必定會隨之提升。”
二、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注重人品與藝品的結合,是書畫事業發展的一條康莊大道
書畫藝術如何對待傳統,書畫界、學術界早已長篇累牘地論述過,自不必多言。我們認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把人品與藝品揉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特有的風格或藝術流派,並非一件容易的事。而“蕭縣現象”中諸多史實,則很好詮釋和映證了這一樸素的道理。從蕭縣走出去的王子云、劉開渠、蕭龍士、朱德群等大家都是這方面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