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革命烈士陵園

蕭山革命烈士陵園

蕭山革命烈士陵園座落於城廂街道北乾山南坡,占地為印畝。整個陵園分為:烈士紀念碑、紀念館、山門、甫道等幾個部分,採用沿南北向中軸線配置,自下而上、多層次逐步提升的主體布局。陵園四周松柏青翠,群峰連綿,環境優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蕭山革命烈士陵園
  • 地點:落於城廂街道北乾山南坡
  • 竣工:1998年4月5日
  • 紀念廣場:面積為600平方米
陵園簡介,部分烈士介紹,

陵園簡介

蕭山革命烈士陵園從1993年批准籌集,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終於1998年4月5日順利竣工。烈士陵園的建成為蕭山人民樹起了一座永久性的豐碑。
進入陵園,首先映人眼帘的是高12.5米,寬33.5米的圓弧形“山門”。“山門”順應山勢而立,氣勢雄偉,正中寫著六個棗紅色大字:“蕭山烈士陵園”,棗紅色象徵著烈士的鮮血灑遍整個蕭然大地。“山門”左右兩邊寬暢的石級盤旋而上,踏上山門廣場迎面而立的是“烈士英名錄”牌坊,上面鐫刻著近百年來獻身蕭然大地上的240餘位革命烈士的英名。牌坊右前方四季常青的冬青樹構勒出八個蒼勁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字的四周點綴著白色的杜鵑花,綠樹白花,襯托出陵園的莊重肅穆,也體現蕭山人民對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深深的哀思。
拾級而上約30米是面積為600平方米的紀念館廣場,廣場東側是仿金字塔式的蕭山革命歷史紀念館,面積達6團平方米,館內分為上、下兩層,共陳列著蕭山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各時期的革命鬥爭史實和240餘名烈士的生平與事跡。
登完由花崗石鋪製成的甬道,展現在眼前的是1繃平方米,可容納1000人祭掃的紀念廣場,而32米高的紀念碑就矗立在海撥106米的紀念廣場內。紀念碑潔白素雅,線條簡潔,莊嚴挺拔,呈“手握鋼槍”的造型,象徵著革命先烈緊握手中鋼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捍衛祖國的大好河山,換來人民幸福安康。碑正面鑲嵌著原軍委副主席遲浩田同志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整個紀念碑雄偉挺拔,肅穆莊嚴,氣勢恢宏。陵園在1997年和1998年分別被蕭山區杭州市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部分烈士介紹

首先看到的先烈是李成虎,他是蕭山革命烈士中最早參加革命、也是烈士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他參加革命時就已經67歲,1921年9月26日,衙前農民協會成立,李成虎被選為農協定事委員。衙前農民協會實行減租、減息,深得民心。1921年12月27日,李成虎被捕,備受摧殘,卻堅貞不屈,於1922年l月24日死在獄中。
在土地革命時期有6位烈士,他們是曹阿堂鐘阿馬曹素民程浩如曹順標來耀先
鄭振庭烈士是解放戰爭中被土匪殺害的“人民的鄉長”。
在蕭山烈士英烈名錄中僅有兩位女烈士,一位叫王齊義,另一位是樓曼文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有一位英勇戰鬥的好連長傅永先。中央軍委授予他“勇於獻身的好連長”榮譽稱號,並通令全軍指戰員向他學習;雲南前線司令部予以追記一等功;中共南京軍區黨委追認他為“勇於自我犧牲的優秀共產黨員”。浙江省人民政府以“人民功臣”榮譽匾授其家屬。
在蕭山烈士陵園正前方的蕭山烈士英名錄黑色大理石的英名榜最後一行,新近鐫刻上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張葉良。他生前系杭州市公安局蕭山區分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兼特別行動隊隊長,一級警司。2004年1月4日,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搏鬥中,不幸身中三刀,英勇犧牲。
奔流錢江水,靜臥蕭然山,滄桑千百載,不朽世紀魂。一個個彪炳史冊的英烈的名字永遠凝固在這莊嚴的歷史巨壁上,永遠銘刻蕭山乃至全國人民的心中。
通過409餘張照片和圖片、39件革命文物將歷史背景和具體人物聯繫起來,以史育人。參觀者既可把握蕭然大地風起雲湧的革命鬥爭的發展軌跡,又可詳細了解革命先烈悲壯山河的動人史實。館內採用照片、圖片和烈士手跡等表現手段力求全方位、多層次表現革命烈士堅貞不屈的鬥爭精神,展示他們的豐功偉績,使每一位參觀者都能產生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