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鎮

蕉城鎮

蕉城鎮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是縣城所在地,位於石窟河東岸,205國道橫貫穿其境。下轄樟坑、橫崗、城郊、黃田、金星、陂角6個村委會和城東、城南、城北3個居委會,全鎮總人口51487人;土地總面積28.9平方公里,城區建設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2.7公頃,山林地面積1550.1公頃。

蕉城鎮風景優美,素有“金城雄鎮”之美稱。1995年跨入億元鎮行列,率先在全縣實現小康鎮目標。1999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 26582.7萬元,工農業總產值13812.7萬元,糧食種植面積10584畝,總產4807畝,鎮級機動財力185萬元,村級經濟60.3萬,農民人均收入4126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蕉城鎮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
  • 下轄地區:樟坑、橫崗、城郊等村
  • 電話區號:0753
  • 郵政區碼:514199
  • 地理位置:粵東
  • 面積:28.9平方公里
  • 人口:51487人
  • 方言客家語-梅州話-粵台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梅州客都機場
  • 火車站梅州站梅州西站
  • 車牌代碼:粵M
  • 山林地面積:1550.1公頃
經濟情況,城市建設,社會事業,資源情況,

經濟情況

按《蕉城鎮新一輪農業開發五年規劃》的規劃目標,一方面在改革傳統的水稻品種和管理,推廣“二系”雜交水稻生產,鞏固“噸谷鎮”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三高”農業,形成在東面橫崗炮子台、松樹山塘、鳳形坑、鴨麻角再向上延伸到樟坑龜形崗、黃泥塘一帶的連片千畝優質水果(梅州金柚、龍眼〉基地,西線石窟河沿岸的陂角、金星、黃田三村,大力發展種養業、畜牧業,已建立連片500畝蔬菜基地,大棚反季節蔬菜試驗基地15畝,發展花圃專業戶12戶, 魚塘基地4處共115畝,養牛、豬、羊、三鳥專業戶81戶。計畫在今冬選點於金星、陂角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辦一個100畝的茶蘭豆出口示範基地,其中鎮示範點一個10畝,金星、陂角村示範點各10畝,通過示範作用,使該鎮“西部”形成區域性大規模蔬菜基地。
在企業方面,我鎮有大小型企業共1583個,其中:鎮辦28個,村辦49個,個體1506個,是我鎮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構成差異大,個體企業在數量上占絕大部分。規模較大、實力雄厚的有位於樟坑村八隊,205國道旁的年產水泥12萬噸,產值3000多萬元的金城水泥廠,金城水泥廠生產的“粵地” 牌水泥品質優良,運銷廣州、梅州、潮汕一帶,深受用戶好評。位於樟坑村的樟坑電站年發電量達50萬千瓦時,產值可達30萬元;鎮屬工程公司和金城房地產開發公司屬三級建築企業,具備承房屋、道路、橋樑等各類型大中小型建築物。位於環城公路53號的建材包裝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家建材局水泥包裝定點生產企業,各種規格水泥包裝紙袋生產能力800萬條,復膜塑編包裝袋2000萬條,復膜塑包裝材料8000噸。在橫崗直徑新建成的一個年產800萬塊的機制紅磚廠已試產成功,必將成為我鎮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改革開放以來,城區面貌煥然一新,一條205國道橫貫其境,北通福建,南通梅州市區,205國道穿城段迎面可見橫崗綠島,這裡擁有園林綠化、文化走廊,具有較高的園林藝術,是一道別致的風景線。城區新的大街縱橫交錯,路面寬闊、平整,經美化、淨化、綠化、亮化的立體改造 ,給山城人帶進了現代的生活空間和文化品位。在縣城的北面是鎮山公園,這裡聳立著梅州目前最大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全省第一座環保紀念標誌、愛國志士、詩人丘逢甲雕像。環境優美、綠草如茵、鳥語花香、小徑其間的藝術搭配形成“金城雄鎮"的一面,與其聯為一體的龍門廣場規模盛大,設計一流,內設大型歌舞台、羽毛球場、 十二生肖石雕、環形塑膠跑道等現代建築,是集人們健身、娛樂、觀光、休閒的好地方。
據統計,2003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3.3億元,比2002年同期增長8.5%;工農業總產值1.69億元,比2002年同期增長11.9%(其中:工業總產值1.298億元,比2002年同期增長15.4%;農業總產值3936.47萬元,比2002年同期增長3.1%);完成工商各稅收420萬元,占年度任務236.9萬元的177%,比2002年同期增長7%,鎮級機動財力268萬元,比2002年同期增長5.9%;村級集體經濟收入89萬元,比2002年同期增長9%;農民年人均收入4415元,比2002年同期增長1.2%。
2003年全鎮共引進項目12個,契約投資總額1.111億元;其中已完工的項目有7個,投資總額為700萬元,正在動工的項目有4個,投資總額為9660萬元,意向性投資項目有投資750萬元的聯塑製品廠。民營經濟迅猛發展,據統計,蕉城鎮有已具規模的民營企業達47家,其中新上年產值500萬元規模以上的民營企業有12家,預計產值達36500萬元,可增加稅收180萬元,解決就業400多人;個體工商戶2038個,其中2003年新上的有368個,預計年產值534萬元,可增加稅收50萬元,解決就業230人。
蕉城鎮積極實施農業“三線”戰略,通過抓基地建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積極引導農民發展效益型農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積極實施民心工程,切實解決民眾路難行、飲水難等問題。2003年,鎮多渠道籌措資金160萬元,實施了桂陽橋經松香廠至荷樹崗全長約5公里、寬6米的道路硬底化工程。同時積極籌措資金22萬元,解決了樟坑村八隊村民的飲水難問題。農村稅費改革順利推進,據統計,稅改後農民稅費負擔總額為14.98萬元,比稅改前農民負擔的稅費總額90.7萬元減輕了75.7萬元,減負率達83.5%,稅改後人均稅費負擔為15.9元,比稅改前的75.4元減少了59.5元,人均減負率達79.1%。

城市建設

蕉城鎮抓住被省確定為“全省中心城鎮”和被市確定為“全市創建文明城鎮”活動試點的契機,積極配合縣委、縣政府抓好森林防火指揮中心、體育中心、新世紀花園,長興路改造、金城工業區及蕉荷路改造用地等工程建設的征地拆遷工作。一年共依法征地352畝,拆遷71戶,面積18705.98平方米。同時抓好了黃田新村、土樓安置區、茜塘安置區等農民新村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強化環境衛生管理,努力營造衛生整潔、安全文明、舒適優美的人居環境。

社會事業

固本強基工作得到新加強。針對蕉城黨員流動性大、難管理的情況,率先在全市成立了流動黨員支部;建立黨員互助金制度,幫扶貧困黨員,讓貧困黨員切實感受到黨的溫暖;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規範鎮機關和18個基層站所及村居委的財務、政務公開工作;堅持標準,嚴格把關,積極做好發展黨員工作,共發展黨員16人,壯大了黨員隊伍。精神文明建設呈現新氣象。2003年蕉城鎮被評為“全省文明城市”,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鎮”。

資源情況

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富有木材、水力、石灰石、粘土等。城區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村村通公路,各自然村也實現了道路硬底化,城區人民民眾都喝上自來水,村村房屋通有線電視、電話;城區內有數家尋呼台、廣播電視發射塔、移動通訊發射塔、廣播電視及各種通用信號能覆蓋全鎮,標誌著我鎮通訊網路的進一步完善。
據不完全統計,該鎮勞動力約有4638人, 其中從事第一產業有2186人,從事第二產業有1259人,從事第二產業有1193人,外來勞力588人。
該鎮在做好經濟工作的同時,成立招商引資項目工作小組,具體是為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使非公有制經濟成為我鎮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協助投資者辦理各種手續,促產培財,發展稅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