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鱗葡萄孢

編號
11004
拉丁綱名
Hyphomycetes
中文綱名
絲孢綱
拉丁目名
Miniliales
中文目名
叢梗孢目
拉丁科名
Moniliaceae
中文科名
叢梗孢科
拉丁名
Botrytis squamosa
中文名
蔥鱗葡萄孢
定名人
Walker
參考文獻

採集地

形態描述
蔥鱗葡萄孢Botrytis squamosa為害蔥蒜類蔬菜,如韭菜、大蔥、蒜等,主要侵染伸展開的葉片,其症狀有三類型。 白點型:葉片正背兩面產生白色、淺灰褐色小斑點,梭形或長橢圓形,縱徑1—5 111111,多匯集成斑塊,使半葉或全葉捲曲枯焦,潮時下產生大量灰色霉層。蔥蒜葉片發病,影響發育和產量。感病的蔥、蒜、韭菜有一股怪味,失去食用價值。 乾類型:多發生於採收韭菜的切口處,亦可生於大蒜的中下部葉尖部;病葉葉尖初呈水浸狀,後變淡綠色至淡灰褐色,並有“V”字形褐色輪紋,病部呈半圓形或“V”字形向下擴展,可深人數厘米,後期病表生灰褐色或灰綠色絨毛狀霉層。 濕腐型:多發生於採收後或貯運期的大蒜和韭菜上,病葉呈水浸狀,後腐爛,呈深綠色,互相傳染使梱把的韭菜成一灘爛泥。在貯藏期亦可為害蒜苔,形成凹陷斑,病斑上生較稀疏的霉層。蒜苔上亦可受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侵染,兩者形成的霉層以蔥鱗葡萄孢Botrytis squamosa的霉層較稀疏。 菌落棉絮狀,生長較慢,菌落初白色,後期顏色稍深;菌絲無色,側向分枝,氣生菌絲常聯合成索狀,邊緣部分多少有些放射狀生,氣生菌絲較少。低溫下易形成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由菌落內稀疏地生成,分生孢子梗的寬度比其他種寬達10—15μm,暗褐色,有節或疣,基部較寬,向上略細,2/3高度處開始分枝,分枝較少,分枝處明顯縊縮,孢子頭開張的角度較大,產孢細胞圓球形,其基部有一橫隔膜;分生孢子稀疏,卵圓形到長卵形,無色,10.5—18.5×8—12.5 μm L/B值1.31—1.50;菌核初為白色菌絲團,以後漸成黑色,直徑1.0—2.0 mm,常2—4個集生在一起,散布在培養皿內,長圓形到腎形,在寄主的葉鞘或鱗莖上形成的菌核更小,薄形緊密附於寄主組織上;性孢子圓球形,無色,3—4 μm,絲精座有一短柄,無色,群體略呈灰色。 菌絲生長的最低,最適和最高溫度分別為0℃,14—16℃,22℃。
討論
本菌在國外報導通常為害圓蔥的葉片,引起葉瘟,國內報導主要為害韭菜的葉片,引起白點病,特別是早春溫室內的高濕,低濕條件下,病斑有二種類型;白點型病斑梭形或圓形,通常不連線,發展較慢,邊緣有黃色的暈圈,在保濕條件下葉片可產生霉狀物;乾尖型病斑,葉尖初為水浸狀後向下發展很快,葉尖扭曲呈線狀,黃白色。在大蔥上症狀不明顯,在葉鞘或鱗莖表面形成小型的薄形菌核。 本菌分生孢子13—22×10—17 μm(Walker,1925;Strider,1985),分生孢子15—2l×13—16 μm(Ellis,1971),我們觀察的標本與其基本符合。Jarvis(1977)報導蔥屬(Allium)上共有7種Botrytis:B.aclada,B.cinerea,B.byssoidea,B.glbosa,B.porri,B.squamosa和B.spherosperma。我們在1987—1989年問共得到來自蔥屬的Botrytis菌株25份,除Botrytis cinerea外,共鑑定出4種Botrytis,即B.aclada,B.byssoidea,B.porri和B.squamosa。這些種的田間分布頻率分別為12%(3株),20%(5株)和40%(10株)。 來源於蔥屬植物上的Botrytis byssoidea和B.porri,國內一直沒有報導,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生較少,加之調查的不深入;國外圓蔥的種植面積大,品種多,據報導B.aclada,B.byssoidea,B.squamosa發生均很重,在國內,我們調查發現圓蔥種植較為分散,很少有Botrytis發生,只在貯運過程中偶見為害。國內韭菜在北方種植面積較大,病害調查開展的也多,其他幾種植物均未有Botrytis為害的報導,獨韭菜上有Botryt&squamosa為害的報導。二是分離技術的問題:我們在檢查標樣時發現:幾種Botrytis可在一種植物上同時存在,分離時B.aclada生長迅速,且很快形成分生孢子,B.squamosa群體較大,可能對另2個種有掩蓋作用,我們使用風乾的韭葉,+2%瓊脂做成培養基,能促進蔥屬上的幾種Botrytis的生長,故而分離到4種Botrytis,至於其他幾種Botrytis的發生情況,有待於進一步的深入調查。在韭葉+2%瓊脂培養基上,4種Botrytis也有明顯的形態差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