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友仁

蔣友仁

蔣友仁(P. Benoist Michel),字德翊,原名伯努瓦·米歇爾,1715年10月8日出生於法國歐坦,於1774年10月23日逝世,法國耶穌會士、法國傳教士,天文學、地理學、建築學家。1715年10月8日生於法國歐坦(Autun),1737年加入耶穌會,精通天文、地理和曆法諸學,於乾隆九年抵澳門,經欽天監監正戴進賢推薦奉召進京。入京後,埋頭學習滿、漢語言文化、孔孟經典、哲學、歷史等中國傳統文化,1747年才委令他辦事。他不僅精於建築設計,而且又熟諳鑄造技術。他還曾譯過《書經》、《孟子》,譯拉丁文《書經》十分審慎,其了解漢文之深,與譯筆之忠實,遠出以前各譯本之上。1774年10月23日卒於中國北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蔣友仁
  • 外文名:伯努瓦·米歇爾
  • 別名:德翊
  • 國籍:法國
  • 出生地歐坦(法國)
  • 出生日期:1715年10月8日
  • 逝世日期:1774年10月23日,北京
  • 職業:天文學、地理學、建築學家,傳教士
  • 畢業院校:巴黎聖敘爾皮斯神學院
  • 信仰:天主教
  • 主要成就:修建圓明園大水法
  • 代表作品:《坤輿全圖》、《新制渾天儀》
人物生平,人物成就,介紹日心說,編制亞洲地圖,坤輿全圖,兩岸相親,反駁“獨派”,

人物生平

蔣友仁,1744年來華,曾參與圓明園的若干建築物的設計。他在《皇輿全覽圖》基礎上,增加新疆、西藏測繪新資料,編製成一部新圖集《乾天文學、地理學、建築學家。隆十三排地圖》,最終完成了我國實測地圖的編制。著有《坤輿全圖》、《新制渾天儀》等書。
早年曾在第戎學習,由父親親自輔導學業。他在青少年時代產生了赴外國傳教的願望,但受到父親的強烈反對。1737 年,蔣友仁從巴黎的聖敘爾皮斯神學院畢業,獲得副祭職,隨即赴南錫初修院,主修數學、天文學及物理學。幾年後,蔣友仁提前畢業,被授予司鐸職。其後3 年中,他不顧各方面的阻撓,積極申請到中國傳教,終獲批准。在赴巴黎準備來華期間,法蘭西學院院士德利爾(De Lisle)、德拉卡耶(De La Caille)和勒莫尼埃(Le-monnier)同意分擔他在天文學方面的訓練,並承諾與其保持聯繫。
1774年,當時的耶穌會遭到了滅頂之災。乾隆皇帝指示:“各國耶穌會應該由各國管理,中國不可能會有違反民族信仰的行為”,所以保住了蔣友仁在中國的耶穌會資金,但是這件事情在蔣友仁的心裡成了終生的心病,他的身體也逐漸衰弱。一次,蔣友仁因為一次小小的中風而臥病在床,不久便離世,結束了他在中國三十年的傳教生活。乾隆皇帝十分惋惜蔣友仁,並為蔣友仁建造了一座墓,賞銀一百兩,至今蔣友仁的屍骨也沒有運回法國,而是在他生前所愛的傳教國家——中國,永遠安息了。

人物成就

修建圓明園
1744 年,蔣友仁乘船抵達澳門。1745 年,他奉清乾隆皇帝之召,以數學家身分入京。此後蔣友仁勤奮地學習中文,僅一年便能閱讀一般書籍,進行傳教工作,後來還將《書經》譯成了拉丁文。1747 年,經西洋郎世寧(J.Castiglione)的推薦,蔣友仁被乾隆皇帝委派參加修造圓明園之屬園——長春園的“西洋樓”建築群,主要負責其中人工噴泉的設計及施工指導。當年,第一個大水法諧奇趣”即告完成。此後,他又指導續建了蓄水樓養雀籠、黃花陣、海晏堂遠瀛觀等多處水法工程。全部工程於1759 年結束,前後長達12 年。這些人工噴泉中,比較有名的有海晏堂前的“十二牲像噴水池”,池正中有噴水台一座,兩邊各六尊代表中國十二屬相的獸面人身銅雕,每獸輪流噴水兩小時,至正午則同時噴水注池中。這顯然是一組中西合璧的設計。此外還有遠瀛觀大水法中的“十狗噴鹿”噴水池等,設計也都十分精巧別致。全國各處的噴水池用水均以地下銅管輸送,水源以龍尾車(一種類似於水泵的機械裝置)操縱,每放各水法時,巨響如山洪暴發,聲聞數里,展現出中國宮廷里從古未有的奇景。
諧奇趣諧奇趣

介紹日心說

由於這一出色的工作,蔣友仁受到乾隆皇帝的寵信,經常為之解答各種問題。1760 年,為回答乾隆皇帝關於地理方面的詢問,蔣友仁進獻了一幅精美的世界地圖,名為“坤輿全圖”。圖高1.84 米,長3.66 米,分東西兩半球,球徑各1.4 米,周圍布置了說明文字和附有解說文字的插圖,其中文字的內容絕大部分屬於天文學,插圖則完全是天文圖。蔣友仁在“坤輿全圖”中,首次正確地介紹了N.哥白尼日心說的宇宙模式和J.克卜勒(Kepler)的行星運動第一、第二定律,除此之外,還介紹了太陽黑子太陽自轉、月面結構、金星位相、四顆木星衛星和五顆土星衛星的繞行周期、土星環、太陽系天體的自轉和有關數據、彗星以橢圓軌道繞日運行、恆星是同太陽一樣的發光體以及地球為橢圓形球體等內容。這些均為17 世紀天文學家伽利略Galileo)、 C.惠更斯(Huygens)和喬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等人及歐洲天文界的重大發現。
蔣友仁繪製的坤輿全圖蔣友仁繪製的坤輿全圖
坤輿全圖”獻給乾隆皇帝以後,一直被鎖在深宮密室之中,三四十年以後才由當時參加過文字潤色工作的錢大昕以《地球圖說》為名加以出版。可是,錢大昕本人對哥白尼學說持的是實用主義態度,由他請來為《地球圖說》作序的阮元在序文中對日心地動說橫加批評,因此,《地球圖說》雖然付印了,但哥白尼的學說卻仍然沒有傳播開來。這種情形直至19 世紀中葉李善蘭等翻譯的《談天》一書出版之後才得以改變。

編制亞洲地圖

據《地球圖說》和魏源的《海國圖志》記載,1756 年,蔣友仁曾隨何國宗參加了新疆地理經緯度、晝夜長短及節氣的測量。約1761 年前後,他奉命在康熙時期編制的《皇輿全覽圖》的基礎上,增加乾隆時期新測繪的新疆、西藏材料編成《乾隆內府輿圖》(也稱《乾隆十三排地圖》)。此圖圖幅所及,北至北冰洋,南抵印度洋,西至波羅的海、地中海和紅海,採用了特殊的梯形投影法,比例尺為1:140 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完備的亞洲大陸全圖,也是有清一代編繪地圖的重要依據之一。地圖編成後,由蔣友仁負責製成104 塊銅版並印刷了100 套。1925 年,這套銅版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獻館清點故宮造辦處存物時被發現,還曾重新印行。
約在18 世紀60 至70 年代前後,蔣友仁受命管理法國教堂,負責法國傳教會北京教區的教務,後因病卸任。他為宮廷所做的最後一件工作是,在1773—1774 年將描繪清軍平定準回兩部戰果的16 幅“乾隆西征圖”重版了200 套,這套畫是西方傳教士所繪製並在巴黎製成銅版的。
蔣友仁對他自己在中國的活動有許多記錄,並曾向法國政府提供過各種關於中國情況的介紹,這些材料寄回法國,以《中華回憶錄》之名刊行於世。此外,他的信件散見於教士書札。1774 年10 月23 日卒於中國北京。

坤輿全圖

陳水扁悍然推動“以台灣名義入聯”,這是台灣“法理獨立”的重要步驟。台灣與大陸一水之隔,歷史淵源悠久人民骨肉相親,今天台灣人就是從前大陸人,台灣的開發與繁榮離不開大陸移民的艱苦奮鬥。兩岸史地淵源顯示,自古以來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該文並從歷史文物指出,乾隆《坤輿全圖》鐵證史上“一中”。

兩岸相親

陳水扁冒天下之大不韙挑釁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奉行“一個中國”之第2758號決議,悍然推動以“台灣名義”申請成為聯合國“新會員國”,這是“台灣法理獨立”的重要步驟,進一步觸犯《反分裂國家法》底線,令台海與亞太地區和平面臨嚴重威脅。
陳水扁“副幕僚長陳其通則在記者會上聲稱:“台灣也從未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歷史的事實,也是現狀。”他公然篡改歷史,否認自古以來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事實上,台灣與大陸,一水之隔,歷史淵源悠久,人民骨肉相親,今天台灣人,就是從前大陸人,台灣的開發與繁榮,離不開大陸移民的艱苦奮鬥。兩岸史地淵源顯示,自古以來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茲以清乾隆《坤輿全圖》為例,足以證實在歷史上台灣的確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乾隆巨幅《坤輿全圖》,為乾隆皇帝欽命繪製,屬國家級官方輿圖,於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成圖,系極精緻絹本彩繪世界全圖,共二軸,作者為法國傳教士蔣友仁。
蔣氏繪乾隆《坤輿全圖》,採用球狀投影法,將東西兩半球繪於一幅絹本上。東半球繪入亞洲、歐洲、非洲、澳洲;西半球繪上美洲。東西兩半球的四周繪有天文圖十九幅,渾天儀一架,於圖幅的上下左右,填注長短圖說三十六處,所用圖例達十七種之多。
此圖初繪成圖於乾隆二十五年,在是年八月乾隆五十歲壽誕之前呈獻,以祝賀聖壽。蔣氏重繪《坤輿全圖》,於乾隆三十二年成圖,重繪歷經七年之久,可見他繪製《坤輿全圖》過程非常嚴謹。他參考了中外繪製的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此圖涵蓋了自16世紀至18世紀50年代的東西方地理調查和地理髮現的各項重要成果,內容十分豐富,是當時最新的世界地圖,堪稱中國和世界製圖史上集大成傑作。
乾隆對蔣友仁所繪地圖和圖說表示稱讚,並就天文學問題和地理學問題,進行了長時間垂問。乾隆在大庭廣眾面前對這巨幅地圖大加褒獎。蔣圖圖說中,首次向中國人介紹了哥白尼的日心地動學說,並介紹了刻卜勒行星運動三大定律和最新的歐洲天文學新成果。總之,蔣圖集中反映了中國與西方國家測量地圖的最新成就,也是繼承東西方地圖事業的最優秀代表者。他還參與了《乾隆十三排圖》的繪製工作。

反駁“獨派”

蔣氏繪製乾隆《坤輿全圖》,用桔黃、藍、青、綠、紅五色標劃區域,例如,中國著桔黃色,日本、印度塗綠色,義大利、法國上藍色,亞烏里國畫青色,野地、世巴土國繪紅色等,國界清晰,領土主權明確。他把台灣及其附屬島嶼(包括釣魚島列嶼在內)和中國大陸均塗上桔黃色(或稱黃中帶淺紅),明確標示台灣及其附屬島嶼(包括釣魚島列嶼在內)屬於中國版圖。他在台灣本島填塗台灣府字樣,和福州府興化府泉州府漳州府一同標示為歸於福建省管轄。總之,十分清楚地指出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實,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清朝即已統一了台灣,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蔣氏乾隆《坤輿全圖》的標示,只是如實反映了客觀事實。
蔣友仁
蔣氏乾隆《坤輿全圖》,有力反駁了“台獨”分子關於“台灣也從未是中國的一部分”之謬論。此圖,不僅現實意義巨大,歷史價值亦極顯著。蔣氏繪成此圖後,將其法文圖寄回法國出版,產生了重大影響,此後,西方各國出版的世界地圖或中國沿海圖,相繼沿襲蔣圖畫法,明確載入台灣和釣魚島列嶼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乾隆《坤輿全圖》全圖和東亞部分之彩色影印圖,乾隆於奏摺上諭批等影印本,筆者均已蒐集在手,是研究此圖不可缺者,但限於篇幅,未能向讀者展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