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加平,江蘇天地龍集團董事長、總裁、香港美辰集團董事長,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理事、江蘇省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宜興市慈善會副會長。為2008年地震捐款60萬元人民幣。無錫民進宜興市委的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蔣加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不詳
- 職業:創業者
- 性別:男
簡介,後記,
簡介
出生在宜興農村一位民辦教師之家的蔣加平,因僅靠父親微薄的工資支撐著一個六口之家的生計,從未有分分角角的零花錢消費。每次上學路過鎮上供銷社水果鋪前,對挖去爛肉散發著香甜氣味的蘋果,只能聞味興嘆。一次,學習勤奮,成績一貫冒尖的蔣加平先生,被喜歡他的老師帶到家裡“開小灶”,老師塞進他嘴裡的一塊小鎮上的特產——酥糖,是當時蔣加平先生吃過的最好吃的糖果,當時沁人心脾的甜味至今仍然無法淡忘。
要擺脫家貧困境,在蔣加平先生父親的傳統思維中,只有好好讀書,將來考出去成為吃國家飯的人,才算是出人頭地。上世紀80年代初,深深體悟到父親持家壓力的蔣加平先生,放棄了穩考重點高中的機會,依了父親要他考中專的夙願。中考的那天,從不奢侈消費的父親,為了確保蔣加平先生在考試中的正常發揮,破天荒地給他買了一個大西瓜,這在蔣加平先生的記憶中,是生平第一次嘗到了水果味。
幾乎和所有的創業者一樣,江蘇天地龍集團董事長蔣加平先生,並不安逸於中學語文教師吃那么一點“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皇糧”飯,抱著“想掙更多的錢,讓生活更好一點”的樸素想法,他開始“不務正業”地做起了生意,幾次要辭職下海,都因父親的激烈反對而作罷。父親1990年因病去世後,再也無人有力阻止他的選擇。1992年的暑假,鄧小平南巡講話所透露的信息,使蔣加平先生意識到,這是又一次創業的極佳機遇,不能再猶豫了。於是,蔣加平先生義無反顧地頂住所有親朋好友的勸阻,毅然主動丟下教師的“鐵飯碗”,加入了“下海者”的行列。
蔣加平先生知道,創業需要資金、技術和市場的支撐,作為一個僅僅教7年書的中學教師,沒有什麼積累,只能選擇“小打小鬧”的“淺水區”。他依靠賣了結婚戒指的500元,與一位遠房的表叔合夥借來兩台舊印刷機,做點信封、便簽和單位里用的各種表格,這一年共做了2萬多元業務。雖然沒有掙到更多的錢,但也算摸到了企業運作的一點門道。
“小打小鬧”的印刷作坊,使蔣加平先生看到沒有什麼附加值。一心想做一番事業的蔣加平先生,經自己大學裡一位老師的指點,迷上了雷射防偽商標的印製,這一項目技術要求高,需要的投資也大。對初涉“海水”的蔣加平先生來說,無疑是“深水區”。不料,這一項目並非想像中那么簡單,由於技術的探索和市場的培育要付出不小的成本。1993年只有不斷地投入而沒有產出,使合伙人動搖了信心,而堅信這一項目一定能成功的蔣加平先生,不忍放棄半途而廢,斷斷續續間不覺竟借上了幾十萬元的債務,到年底盤點一共虧了30多萬元。對於從500元起步,從未有過這么大風險投資經歷的蔣加平先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也未想到從“淺水區”剛往“深水區”挪動一步,就被“嗆”了一大口。合伙人承受不了,提出了退出。蔣加平先生想:這事是我攬的,就將所有廠里所有的資產設備分給他,讓合伙人輕鬆退出,自己卻主動承擔了所有債務。
已經身負幾十萬元債務的蔣加平先生繼續堅持提著自己的公文包,往返於全國各地,不分晝夜。許多借錢給他的親眷不忍心看他這樣辛苦奔波,勸他:“不要做了,債務慢慢再說”,然而,蔣加平先生卻說:“成功往往就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要是就此收場,幾十萬元的債也許一輩子也還不上。”他從當時全國上下正在轟轟烈烈開展打假懲劣的“質量萬里行”活動中,窺出了“防偽”商機,報紙上連篇累牘的假酒案報導,促使他為大學裡的印刷廠去跑防偽酒商標業務。酒標業務未跑到,卻意外地在浙江嘉興的一家羊毛衫廠攬得一大批製作雷射防偽商標吊牌的業務。從此,已經兩手空空的蔣加平先生,開始了他的擔任大學印刷廠的“銷售代表”的還債之路。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各家印刷廠還只是沿襲著傳統的來樣加工的被動型經營模式,更有十分流行的“客戶的要求,就是我們的要求”的教條式口號,蔣加平先生從許多酒廠送來加工的樣品中發現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於是,思索著將各家酒廠的高、中低端產品的定位、東西南北的市場不同分布予以分析,使設計更加符合不同消費層次和不同地區文化差異的特點,能體現不同的文化內涵和品牌特點,給酒廠擴大市場、增加銷售增強了競爭力。於是,蔣加平先生招聘了一批有創意能力的設計人員,設計出了一批比酒廠送來的樣品更受市場歡迎的包裝;之後,蔣加平先生根據市場上千篇一律的紙盒包裝和玻璃瓶灌裝的同質化現象,別出心裁地設計出了與眾不同的鐵盒包裝和陶罐包裝,使一批名酒身價陡增,銷售大升,不但很快將大量包裝業務攬到手上,而且還被中國名酒“口子窖”拉為緊密合作層的最大民資股東。這一主動為客戶增強品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的舉措,一下子使蔣加平先生的印刷企業登上了億元級銷售的台階。“口子窖”暢銷市場,“天地龍”功不可沒。
進入新世紀,“天地龍”的酒業包裝已做到幾個億的產業規模飽和點,多年積累的資本又有了新的衝動。蔣加平先生想,包裝產業受制於上游酒業,酒業不發展,包裝業也無法發展,要想給資本尋求出路,將“天地龍”進一步做大,必須另闢蹊徑,跨行業發展。
在走遍中國的所有大型銅材市場後,蔣加平知道全國的銅產業有3000—5000億的規模,本地企業的分步鑄軋工藝落後,低品質原料銅冶煉耗電成本比大企業高100—200元每噸,資金回籠難度大,幾乎無利可圖,到底做還是不做、怎么做才能有豐厚的利潤?蔣加平先生決定到上海電纜研究所請教。
到了上海電纜所,一連問了幾個部門,搭腔的都不是搞技術業務的,說不上所以然來,就在走進電梯準備回家的時候,天賜巧合地遇到了一位宜興老鄉,寒暄兩句才得知,這位老鄉竟是中國煉銅行業的技術權威和項目創新帶頭人。這位老鄉立即把蔣加平先生帶到他的辦公室。老鄉告訴他:“要採用國際上先進的連鑄連軋工藝,國內目前只有2家企業初步成功,但運行的技術仍不穩定,一旦技術成熟,有非常豐厚的利潤,產能是傳統工藝的10倍,可以爐產200噸,每噸增值8000元,用燃氣作為燃料,屬於綠色生產工藝。”蔣加平先生想:國內能搞成,我也能搞成,只要所有條件具備就能成。此後,這位宜興老鄉,帶蔣加平先生到國內成功的那兩家企業去考察。在這位老鄉工程師的幫助下,蔣加平先生乾開了,2004年1月18日,“天地龍”利用國內成熟技術一次開爐成功,完成了從輕工到銅材的跨行業“一跳”。為防止紛紛跟進,引發一哄而上,導致惡性競爭,蔣加平先生在近幾年前後投入了3億多元,先後在山東、江西、以及江蘇各地建立了銅桿廠,搶先占領各地區域市場。
前年,天地龍集團有一30多歲的山東籍員工,在宿舍意外中風,在當地人民醫院搶救2天后,被醫方基本判處“死刑”,蔣加平聞訊,立即親赴醫院探望,再找到主治詢問:“到底有救沒有?”“如果你想救,交5萬元錢,立即手術,否則一點希望都沒有了。”蔣加平先生二話沒說,立即為這名員工辦理手術手續。手術後半個月,患病員工康復出院。這事在全集團上下引起很大的“寄託”效應。全體員工都從心底里感到跟著蔣加平先生好好乾,就有了職工自己無力承擔突發意外事件的有力依靠。
在蔣加平看來,一個企業發展得再大,如果不能很好地承擔起社會責任,它仍然擺脫不了一個“小”字。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他總在積極身體力行投身慈善事業,並在許多場合為慈善事業奔與呼。據統計,僅近5年來,蔣加平就為各種慈善事業投入了3000餘萬元。
2008年初,他接觸了民進,了解了民進,對民進立會為公,參政為民的宗旨產生了巨大的價值認同。他覺得,自己努力辦好企業,積極投入慈善事業是為百姓造福;民進參政議政、服務社會更是在為百姓謀福祉。1月,他向無錫民進宜興市委遞交了入會申請,把加入民進組織作為自己堅定的政治追求。
後記
災難總能夠激發人性美好的一面。人性冷漠、財富價值觀侵蝕人心、道德滑坡……我們曾對一些為富不仁者的道德墮落髮出過深深的嘆息。但是現在,我們看到了一個民主黨派成員在非常時期對道義的擔當,看到了天地之間大愛的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