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橋鎮

蔡橋鎮

蔡橋鎮,原名蔡家橋,得名於老王圩河上的一座古石橋,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位於江蘇省 鹽城市 濱海縣東南隅,北枕蘇北灌溉總渠,南依射陽河畔。內外交通便捷。鎮域面積91.99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41253人(2017年),轄15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124個村民小組,鎮內工業經濟、農業經濟及城鎮建設發展較快,2007年完成GDP3.87億元。該鎮基礎設施完善,人文景觀及名優產品居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蔡橋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濱海縣
  • 下轄地區:新民村、當尖村
  • 電話區號:0515
  • 郵政區碼:224531
  • 面積:91.99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41253人(2017年) 
  • 火車站:濱海港站
  • 車牌代碼:蘇J
概況,自然條件,工業經濟,農業經濟,集鎮建設,農村新五件實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事業,人文景觀,名優產品,蔡橋鎮企業,項目化管理,

概況

蔡橋鎮內外交通便捷。連鹽高速縱貫南北,並在鎮內設有出入口;東西有S328公路橫穿北境,西起淮陰,東至黃海灘涂,中連204國道;腹部有射陽濱海的“三三線”公路,穿越全境;從沿海高速蔡橋道口出發,35分鐘到達連雲港港口,40分鐘到達鹽城飛機場,2個半小時到達上海。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顯示,該鎮鎮域總面積91.99平方千米(2017年),轄15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124個村民小組,41253人(2017年)。2007年完成GDP3.87億元,同比增長22.3%;財政收入2461萬元,同比增長43.5%。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100萬元,同比增長28.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同比增長28.5%,其中工業投入3.76億元;定報工業增加值9600萬元,同比增長25.4%;註冊外資實際到賬182萬美元,同比增長933.3%;工業用電量750萬千瓦小時,同比增長15.4%;人均收入5600元,同比增長11.1%。
蔡橋鎮區域地圖蔡橋鎮區域地圖
蔡橋鎮

自然條件

該鎮地處北溫帶,氣候適宜,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夾於射陽河和蘇北灌溉總渠兩大水系之間,土質肥沃,水域資源豐富,素有濱海小江南之稱。

工業經濟

全鎮有企業30家,初步形成以化工、紡織、精密機械等高科技產品為主的工業體系。江蘇愛麗思達清泉化工有限公司的呋喃系列產品遠銷日本和美國,江蘇海源機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HFK—1200高溫高速高效假捻變形機獲中國國際專利與名牌博覽會金獎。2007年協定引進縣外資金2.5億元,同比增長46%;完成技改投入1.3億元,同比增長32%。外資項目有了新突破,海達服飾、星眾生態養殖兩個項目註冊外資實際到賬182萬美元,同比增長933.3%。全年引進投入1000萬元以上項目5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3個。進縣兩個園區項目3個,鎮內新增投入100萬元以上項目4個,新增定報企業1家,總數達到12家。主營業務收入3.59億元,同比增長28.3%。同時鎮民營創業園總體規劃1000畝,建設詳規已全部形成,一期建設200畝,2007年新入戶企業2家。

農業經濟

全力推廣設施農業。在三三線沿線連片實施300畝,新沙示範基地實施300畝,面上各村完成30畝,實現人均增收100元。加快推進勞動力轉移。全年外輸勞力12000人,比2006年增長12.2%,境外勞力轉移182人,同比增長33%,鎮內轉移勞力突破500人。大力實施造林綠化。全年共植樹31.4萬株,完成成片造林220畝,綠色通道13.6公里,林網1.3萬畝。

集鎮建設

一是完成當尖商業街開發3500平方米;二是政府西側開發拆遷工作全面啟動;三是轉盤南側、中山西路兩個地塊計716平方米,成功掛牌出讓,實現收入80萬元。四是完成4.06公里中山路改造。集鎮區全年新增個體工商戶150戶,同比增長26%,新增私營企業20家。

農村新五件實事

村通公路。完成村通水泥路鋪設5條(良聯路、良窪中心路、大窪中心路、新民中心路、四層中心路)11.78公里。
健康工程。村衛生服務網路健全率、村衛生服務站覆蓋率、村衛生服務人員資格合格率均達到100%,全面開展婦女病普查普治活動,受益婦女6000人,全鎮全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口覆蓋率達到98.2%,自來水入戶率達96%。
教育培訓。全年開設專題講座40次,覆蓋全鎮17個村(居),實用技術培訓16937人次,勞動技能培訓930人次。
環境整治。一方面是保護自然環境,重點是對土地資源和林業資源,實行有序開發,新增綠地35畝;另一方面是保護人居環境,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提高人居環境質量,新建沼氣池200個,完成了官尖、四層兩個村的改廁工程和4個村河塘清理工作。實施了射陽河圩區整治,對三層排河、三岔排河等7條17.4公里的河道予以疏浚,加固堆堤4.9公里,累計完成土方32萬方,新改建封閉閘13座、涵洞55座。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全面推行政務公開、企務公開、村務公開,司法、安監、村建、土管等職能部門一律持證上崗,亮證執法。投入22萬元,在集鎮區安裝了技防設施,同時成立治安聯防大隊,各村都成立了綜治辦和警務室。年內安監部門開展安全檢查8次,排除安全隱患20多處,公安部門全年偵查刑事案件42起,治安案件108起,處理率100%,捕辦8人,拘留33人,治安罰款40人。注重加強信訪穩定工作,在鎮信訪接待中心,每天增加一名中層幹部,努力拓寬信訪渠道,共接待各類來信來訪131件次、264人次;上級交辦6件,現場辦結33件次,移交部門督辦98件,辦結129件。

社會事業

全力實施關愛工程,投入72萬元,在敬老院新建住宅樓二幢,占地4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平方米,新增32個標準間,院內總床位達120個。努力改善教育教學條件。籌集60萬元,在大窪國小新建教學樓一幢。進一步完善人口管理目標責任制。全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以內,平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左右。同時籌集60萬元,新建計畫生育綜合服務樓。通信、電信、供電等行業發展快速,全鎮有線電視網路已覆蓋各村(居),入戶率達31%,比上年增長15個百分點,固定電話入戶率達69.2%,比上年增長4.2個百分點,寬頻上網新增59戶,比上年增長71%。

人文景觀

蔡家橋。相傳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原為木橋,民國九年改建為石橋,現仍保留當年的風貌,是蔡橋歷史的見證之一。
二聯中國小。建於抗戰時期,原名為二聯中抗大附校。原鹽城市委辦辦公室主任、江蘇省水利廳廳長、熊天雲、劉澤先、二聯中校友聯繫會總會長劉宏宇等都曾在該校就讀過。

名優產品

古老的王圩河孕育了靈秀的小鎮,勤勞聰慧的蔡橋人寫下了燦爛的業績,創出了一系列馳名省內外的名特優產品。
〖菜刀〗始創於清朝中葉,馳名於鹽阜大地,民國初年就有"蔡橋刀,輕便鋒銳不愁銷"的美譽,1984年曾獲市優質產品稱號,已發展到三大系列20多個品種。
百頁〗始於清代光緒年間,以姚姓為主,相傳姚家百頁"薄如宣紙、色澤錦白、質地柔韌、清香爽口"。可以燒、炒、飩、鹵,歷來被當著饋贈親友的佳品。
〖綠色稻米〗蔡橋鎮稻田養殖面積有20000畝,1997年,由鎮銀橋蟹味食品廠申報的"蔡橋牌"大米經省綠色食品辦公室鑑定,獲得"綠色食品"證書,年產量達5000噸以上,主要銷往上海錫、南京等大中城市,在市場上很受客戶親眯。

蔡橋鎮企業

【濱海縣建築安裝工程公司】
建築安裝工程公司成立於1983年,擁有因定資產86萬元,從業人員320人,主要從事建築安裝。建築資質四級,項目經理8人,工程師5人,助理工程師5人,技術員4人,公司下設質檢科、施工科、財務科、調配科、人事科,年創產值1500萬元,利稅40萬元。
【濱海縣南亞再生資源利用有限責任公司
該項目資金全部由台灣南亞環保有限公司吳文宣先生獨立投資。總投資2000萬元,主要生產銅錠,鋁錠及其他工業用鋼材,為五金、電子電器材料廢棄物(廢銅、廢鋁)廢塑膠拆解加工銷售。產品利用與銷售前景十分廣闊。年實現銷售收入5000萬元。
【濱海吉祥電子有限公司】
該公司由浙江客商投資興建。擁有固定資產1000萬元,從業人員600多人,主要生產各種節日裝飾燈具,產品大部出口。年實現銷售3000萬元,利稅150萬元。

項目化管理

該鎮按照工作全覆蓋,責任全落實的總體要求,對全鎮三個文明建設的各項工作按條線分類,共列出40個共性項目,20個個性項目,各個項目都明確了總牽頭人,具體負責人,相應的責任單位,全面推行工作項目化,項目具體化,推進責任化。一個班子抓落實,一把尺子抓考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