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現祥、蔡榮鑫,2002:“我國所有制間勞動力流動效應測評”,《經濟學家》第4期。 [2]Xu Xianxian, Cai Rongxin, 2003:Test on the effect of labor mobility between various ownerships in China》,《經濟學家》,English Version 2003 [3]蔡榮鑫,2004:“轉軌國家的經濟學轉型”,《經濟學訊息報》5月7日理論版 [4]蔡榮鑫,2005:“比較公司治理研究”,《經濟學訊息報》9月30日理論版 [5]蔡榮鑫、鄭貴輝,2006:“波匈銀行改革的得失”,《廣州日報》1月9日理論版 [6]蔡榮鑫、鄭貴輝,2006:“轉軌國家的實踐與國有銀行股改的關鍵”,《經濟學訊息報》2月3日 [7]Li Jie and Cai Rongxin, 2005: Automobile Market Structure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s: A Welfare Analysis Based on Theoretical Model, The East Asian Economic Review Vol.2, 49-66. [8]蔡榮鑫,2006:“治理‘滯脹’:美國的經驗與我國的出路”,《廣州日報》4月10日理論版 [9]蔡榮鑫,2006:“政府必須介入房地產市場”,《廣州日報》5月15日理論版 [10]蔡榮鑫,2006:“讓“做蛋糕的人”從中受益”,《廣州日報》6月26日理論版 [11]蔡榮鑫,2006:“貨幣‘籃子’意義不要被過分強調”,《廣州日報》8月21日理論版 [12]蔡榮鑫,2007:“新興市場國家銀行業FDI的國際考察”,《經濟學訊息報》6月1日理論版 [13]蔡榮鑫,2007:“從‘增長’到‘對窮人友善的增長’”,《經濟學家》第6期 [14]蔡榮鑫,2008:“貧困認識的深化與增長理念的演進”,《經濟學訊息報》8月22日第7版 [15]蔡榮鑫,2008:“廣州:省會城市的經濟重建”,收於《廣東發展模式:廣東經濟發展30年》,廣東人民出版社 [16]蔡榮鑫,2009:“如何實現‘益貧式增長’:越南的實踐與經驗”,《東南亞縱橫》第1期 [17]蔡榮鑫,2009:“‘包容性增長’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內涵”,《經濟學家》第1期 [18]王曦、陸榮、蔡榮鑫,2009:“世界經濟危機下的中國經濟走勢與對策”,《學術研究》第7期。 [19]蔡榮鑫,2010:“供給向左、需求向右,房價豈能不漲”,《廣州日報》4月5日學術版。 [20]蔡榮鑫,2010:“經濟要有寒暑”,《廣州日報》9月6日理論版。 [21]蔡榮鑫,2010:“包容性增長探源”,《第一財經日報》9月29日評論版。 [22]蔡榮鑫,2010:“包容性增長與機會平等”,《廣州日報》10月11日理論版。 [23]蔡榮鑫,2010:“包容性增長:理論發展與政策體系——兼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包容性問題”,《領導科學》12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