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忠惠祀歌·洛陽橋》是宋代一位詩人所作詩詞之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蔡忠惠祀歌·洛陽橋
- 作者:無名氏
- 創作年代:宋代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蔡忠惠祀歌·洛陽橋》是宋代一位詩人所作詩詞之一。
《蔡忠惠祀歌·洛陽橋》是宋代一位詩人所作詩詞之一。詩詞正文一望五里排琨瑤,行人不憂滄海潮。沖衝來往乘仙飈,蔡公作成去還朝,玉虹依舊橫青霄。考之溱洧功何遼,...
《蔡忠惠祀歌·道邊松》 作者無名氏 ,是宋朝的一部詩詞。詩詞正文 “道邊松,大義渡至漳城東。問誰植之?我蔡公。歲久廣蔭如雲濃,甘棠蔽芾安可用,蛇夭矯騰蒼龍,六月行人不知暑,千古萬古揚清風。”“洛陽橋,一望五里排琨瑤。行人不憂淪海潮,沖沖往來乘仙飈。蔡公作成去還朝,玉虹依舊橫青霄。考...
蔡忠惠公祠,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下藤路150號。蔡襄,字君謨,興化軍仙遊(今仙遊縣楓亭赤湖蕉溪村)人。為北宋書法家、政治家、文學家,官至端明殿大學士,主持建造了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的中國四大名橋之一泉州洛陽橋,他曾二度任福州知府,其後裔遷倉山下藤路,於明朝初年...
洛陽萬安橋有關碑記石刻 一、洛陽萬安橋興築修建碑刻 二、重修蔡忠惠祠碑記等石刻 三、昭惠廟有關碑記石刻 四、中亭“《洛橋新城記》及“萬公祠記”等碑刻 洛陽萬安橋詩題碑刻 洛陽萬安橋摩崖石刻、石雕像附 一、摩崖石刻 二、石碑碣刻 三、有關石雕像 洛陽萬安橋歷代記文 一、明·康朗《萬安橋記》二、...
蔡伷 蔡伷(生卒年不詳),一名細,蔡襄之孫,蔡佃之弟,宋興化軍仙遊(今屬福建)人,與弟蔡佃、蔡伸俱學於太學,時稱三蔡。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進士,政和年間為宣教郎,官至徽猷閣待制,左中大夫,贈特進。《襄陵文集》有《蔡伷除待制制》、《蔡伷父贈太師制》二文可證。
蔡高(1014-1041),字君山,莆田仙遊楓亭人,北宋名臣蔡襄胞弟,蔡齊弟,宋景佑(1034—1037)年間進士,官為長溪(今福建霞浦)縣尉,後升遷河南開封太康主簿。在長溪縣尉任上,廉潔奉公,體恤民情,求真務實,善於斷案,人稱“神明”。著言陳述國家要事,被歐陽修稱為“天下奇才”。卒年二十八。簡介 蔡高,比蔡襄...
蔡佃 宋,仙遊人,蔡怞弟,崇寧初進士第二,時蔡京當國,力欲羅致門下,竟不能屈。會星異,上疏論宰相非人,宜學漢汲黯故事,以應天變。責監溫州稅,官至朝奉郎,直龍圖閣。蔡佃,字耕道。莆田縣城南蔡宅(今城廂區霞林街道蔡垞村)人,祖籍仙遊縣連江里赤湖蕉溪村(今仙遊縣楓亭鎮赤湖蕉溪東宅村)。蔡襄...
蔡襄祠,亦名“蔡忠惠公祠”,坐落於有“海內第一橋”美譽的洛陽橋南側、泉州市洛江區萬安街道橋南社區內。祀洛陽橋建造者泉州郡守蔡襄。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洛陽橋的附屬文物。歷史沿革 興建 蔡襄祠始建於宋朝,時間不詳,據傳是在洛陽橋(又稱“萬安橋”)竣工不久後建成的。《萬安渡石橋記》碑勒石之後不久...
名橋已共劫灰燼,滄海長留古廟寒。隔岸三千六百尺,憑誰只手挽狂瀾。(後蔡襄祠內立《七律·重修蔡忠惠公祠落成》詩碑,高2.5米,寬1.5米,字徑16×18厘米,隸書,落款為“中華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夏日閩南使者江右王夢古”。)回永春後,王夢古將此詩寫成正稿,取五百元交張邁實(洛陽石任村人,時在第四專署...
文云:洛陽橋造於蔡忠惠公,利賴至今。萬曆三十五年秋,地震橋圮,大石樑折人于海。橋北故址塌南四尺有奇。余乃採石從海底結址二十三,葺舊三十五,整捕扶欄五百,增兩翼鎮風塔各一。折梁重易,關樓亭榭一新。縻緣金千三百。橋載安董事詹仰憲、李呈春、張乾臣等七人。役始戊申春,終己酉夏。是冬入覲,道...
其中,於宋仁宗慶曆年間出任福州知州(1045年至1047年),嘉祐年間以樞密院直學士再次擔任福州知州(1056年至1058年),政績卓著。在擔任泉州知州時,蔡襄主持建造了跨海石橋萬安橋(後來改稱洛陽橋)。死後諡號忠惠,歐陽修為他寫墓志銘。著作有《宋蔡忠惠文集》《荔枝譜》《茶錄》《墨譜》等。詩詞 兩次出任福州...
卒贈禮部侍郎,南宋乾道(1165年—1173年)年間,追謚忠惠。蔡襄任泉州知府時,主持建造了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泉州洛陽橋,在中國橋樑史上有重要地位;任福建路轉運使時,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驛道松。他悉心研究荔枝品種和加工,所著《荔枝譜》被稱讚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在建州,他...
所到之處皆有政績。在福州時,去民間蠱害;在泉州時,與盧錫共同主持建造洛陽橋 ;在建州時,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驛道松,主持製作北苑貢茶"小龍團"。所著《茶錄》總結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經驗;《荔枝譜》則被稱讚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 。蔡襄擅長書法,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稱為宋代著名書法家,其...
出任福建路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卒贈禮部侍郎,諡號忠惠。主持建造了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泉州洛陽橋,蔡襄為人忠厚、正直,講究信義,且學識淵博,書藝高深,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蔡襄書法以其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
所到之處皆有政績。在福州時,去民間蠱害;在泉州時,與盧錫共同主持建造洛陽橋 ;在建州時,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驛道松,主持製作北苑貢茶"小龍團"。所著《茶錄》總結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經驗;《荔枝譜》則被稱讚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 。蔡襄擅長書法,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稱為宋代著名書法家,其...
所到之處皆有政績。在福州時,去民間蠱害;在泉州時,與盧錫共同主持建造洛陽橋 ;在建州時,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驛道松,主持製作北苑貢茶"小龍團"。所著《茶錄》總結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經驗;《荔枝譜》則被稱讚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 。蔡襄擅長書法,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稱為宋代著名書法家,其...
”而嘉靖《永豐縣誌》卷四有張叔夜傳,卷一記“大觀戊子進士張叔夜”、卷三記有“忠節祠,在縣治西,祀光祿少卿恭毅鄧公顢並宋忠文公張叔夜”、“鄉賢祠與名宦祠,合祀唐王貞白,宋張叔夜……凡三十六人”。現存張氏宗譜中的《紀先公祠記》中又說開封只是張叔夜的祖籍或舊籍,其家後徙居廣豐。宋江...
上聯典指東漢安城人蔡順,幼年喪父,對母親非常孝順。下聯說西漢沛縣人蔡千秋,宣帝時為郎,在石渠閣與《公羊春秋》學者同時講學,升任郎中戶將,宣帝還選派了十人跟他學習。橋留松蔭;紙造桂陽。上聯說北宋大臣、書法家蔡襄,在泉州任上時,主持建洛陽橋,以利通航,又在橋頭種松樹七百棵。下聯說東漢造紙術發明...
此外,福建還保留著許多蔡襄遺蹟,諸如由蔡襄主持興建的泉州洛陽橋,迄今千年依然屹立;親筆手書“忘歸石”、“國師岩”等石刻,保存至今;有900多年歷史的蔡襄古墓,在蔡襄故里———莆田仙遊已建成蔡襄陵園。館內介紹 現存蔡忠惠公祠為清代典型殿堂式建築,坐北朝南,三開間三進深。寬15米多,每進深20米,三進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