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西湖觀競渡》是宋代蔡襄所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寒食西湖觀競渡》
- 作者:蔡襄
簡介,作者簡介,詩詞,注釋,
簡介
遊覽過福州鼓山的人會知道,鼓山靈源洞喝水岩邊上有石刻的三個大字“忘歸石”,楷書,那是一代名臣、北宋書法家蔡襄的手跡,是蔡襄留在福州的最有名的一處書法石刻。
作者簡介
蔡襄(1012年—1067年)不僅是書法家,還是政治家和茶學專家,字君謨,號莆陽居士,福建仙遊人,蔡京自稱是他的族弟。關於蔡襄的書法,《宋史·蔡襄傳》說“襄工於手書,為當世第一,仁宗尤愛之”,蘇東坡也推崇他“為本朝第一”,後人將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北宋書法四大家(也有人說“蔡”是蔡京)。蔡襄是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先後在宋朝中央政府擔任過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並出任過福建路轉運使,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知州。
其中,於宋仁宗慶曆年間出任福州知州(1045年至1047年),嘉祐年間以樞密院直學士再次擔任福州知州(1056年至1058年),政績卓著。在擔任泉州知州時,蔡襄主持建造了跨海石橋萬安橋(後來改稱洛陽橋)。死後諡號忠惠,歐陽修為他寫墓志銘。著作有《宋蔡忠惠文集》《荔枝譜》《茶錄》《墨譜》等。
詩詞
山前雨氣曉才收,水際風光翠欲流。
盡日旌旗停曲岸,滿潭鉦鼓競飛舟。
浮來煙島疑相就,引去沙禽好自游。
歸騎不令歌吹歇,萬枝燈燭度花樓。
注釋
寒食:節俗,在清明前兩天。盡日:一整天。曲岸:彎曲的湖岸。潭:這裡指西湖。鉦:古代行軍時用的打擊樂器,有柄,形狀像鐘,但比鐘狹長,用銅製成。沙禽:棲息沙洲的水鳥。度:經過。
福州西湖的龍舟賽事,是傳統的民間體育娛樂活動的一個重要項目,地方行政長官往往親自觀瞻。這是身為太守的蔡襄在觀賞福州西湖龍舟競渡之後的吟詠之作,先寫西湖的自然氣候和風光,再寫龍舟競渡的熱鬧場面和自己的細緻感受,最後寫到餘味未消的興致,體現了與民同樂的情懷,也反映了宋代福州的民風民俗。
詩的大意是:早晨,山前的雨氣才收斂起來,西湖水面和四周,仿佛一片翠綠在流動。一整天西湖的岸邊都彩旗招展,整個湖面鼓樂喧天,飛舟競渡。湖上的小島仿佛載著煙霧在向你靠近,引得水鳥在它的上空自由自在地飛翔。騎馬歸來,仍不願讓樂隊停歇,直到千萬枝燈火經過座座花樓,仍然覺得白天的賽舟場面並未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