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蔡寨清真寺根據1722年(清朝康熙六十一年)的碑文記載,結合黃合林老人的回憶,上起1571年(明朝隆慶五年),下至1991年處,歷時四百四十二年之久經歷了兩次大的損壞,第一次是清朝乾隆年間,因匪患破寨,放火燒了三天三夜,清真寺被燒毀。清朝道光年間經社頭朱寶明、阿訇黃始倫到全國各地募捐,重修蔡寨清真寺,建築布局寬敞雄偉,大殿680平方米,清真寺占地長157米,寬108米,寺院內外經劉同德老人植柏樹三百五十餘棵,樹長100多年,均已成材,森嚴異常,民國後期被伐光。
根據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的石刻碑文記載,蔡寨清真寺由佟光宗、呂璽、呂國碧三位教胞施銀六十兩,買行糧熟地十四段,七拾五畝,加上原有土地總計一百零八畝。
第二次,一九六八年,文革末期,以破四舊為名,個別形左實右的回族幹部,將十間大殿拆除,所有建築材料全部丟失,百年的心血經營管理,毀於一旦。一九八五年清真寺管委會全體成員,阿訇黃長根倡議要維持清真寺的現有局面,經多方的努力,積資籌款於一九八六年修建簡易禮拜堂五間,水房五間,又於1990年動員全方教胞捐款八千多元,建北屋五間(平房)。回族鄉政府也不斷撥款進行維修,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由於正確貫徹了民族政策,蔡寨清真寺不斷地整修,寺內的環境,有了新的改善。
規模建制
蔡寨清真寺所處的地理位置,原是西平縣四大集鎮之一,自建立回族鄉政府以來,交通方便,從107國道下路,全是柏油公路,直達清真寺門口,經濟繁榮,附近的各種農副產品都在蔡寨集散銷售,民眾生活有顯著的提高,回漢之間團結和睦,友好相處。1998年後,清真寺管委會全體成員以及阿訇,籌資三十餘萬元新建阿拉伯式禮拜大殿一座,大殿上下兩層,上層是禮拜殿,下層是教室和學生住室。整座禮拜大殿建築面積達796平方米。高大華麗的禮拜大殿與玲瓏挺秀的大門樓相互對稱,使整個寺院顯的錯落有致,典雅壯觀。
清真寺的大殿高八米,漆雕華麗,彩雲飄動,鳳凰飛舞其間,木刻各種花鳥圖案鮮艷奪目,寺院內春有花,夏有陰,秋飄桂香,冬有翠柏,歷朝歷代遊客或政府官員,凡途經蔡寨者都要到清真寺參觀訪問。民國三十四年,回教協會在蔡寨成立回教分會,縣長王寶樹、騎兵師長劉鳳歧以及各方代表一百多人,均親臨清真寺祝賀蔡寨回教分會成立。
地理交通
西平縣蔡寨清真寺,位於西平縣南三十里,107國道西側4公里處,柏油路可直達。
阿訇
從清朝末年,經歷民國和解放以後,該清真寺先後培養的經堂學子百餘人,歷任的阿訇均系著名阿訇,如:張海周、張清林、馬應朝、丁丙南、馬明道、
孫恩普、
巴文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