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紀念館

蔡和森紀念館

蔡和森紀念館,位於雙峰縣復興路與書院路交匯處,與蔡暢圖書館對面。1987年7月1日建成開館,1988年4月開館,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650平方米,展廳面積近1000平方米,正門上方是聶榮臻元帥題寫的“蔡和森同志紀念館”館額。館前為蔡和森廣場,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廣場中央矗立著9米高的紀念碑,碑文由陳雲同志親筆題寫,頂層為蔡和森同志立身塑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蔡和森紀念館
  • 地理位置雙峰縣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
景點介紹,人物生平,陳列室,故居,廣場,

景點介紹

雙峰舊屬湘鄉中里,古代分屬連道、蒸陽兩縣,人口八十餘萬,1951年8月,自湘鄉析出設縣,因縣城南面雙峰對峙而得名。 雙峰鐘靈毓秀,名人輩出。三國蜀相蔣琬,元朝大學生馮子振,明代大理寺右評事賀宗,清代中興名臣曾國潘,晚清著名外交家曾紀澤,辛亥革命先驅禹之謨,中國早期卓越領導人之一蔡和森等大批志士仁人,在雙峰悠久的歷史長河中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光輝的篇章。
蔡和森紀念館,館內陳列有蔡和森同志從青少年時代勤奮學習到為中國革命奮鬥終身的文物、照片、著作等140多件,設有六個展廳。門廳陳列著蔡和森半身銅像,銅像是1988年由其孫女蔡予(蔡博之女)、女婿徐龍森捐贈。銅像高1.15米,通高2.68米,以鄧小平1979年9月27日題詞作背景。館外有"蔡和森同志光輝一家"群雕,人物包括蔡和森向警予蔡暢葛健豪、蔡鹿仙、李富春6人群塑。
蔡和森生平事跡陳列館分立志“創造新環境”(1895-1918)、組織赴法勤工儉學(1918-1919)、系統提出建黨思想、引領工農反帝反封建鬥爭(1922-1925)、堅持黨的正確路線(1926-1930)、人民永遠記著他六個部分。
寬闊的蔡和森廣場正中央,矗立著《蔡和森同志光輝一家》的群雕塑像。白色的麻石雕像在陽光的襯映下,熠熠生輝。屹立在中間的蔡和森,深邃的目光仿佛在洞察著世界的風雲,仿佛在憧憬著美好的未來;羸弱的身軀上留著西式的髮型,穿著修長的西服,扎著整齊的領帶,充分反映出了他要用先進的思想衝擊和改變舊中國的個性和信念。《蔡和森同志光輝一家》的九個金黃色大字,臨摹於毛澤東的行書手跡,既寓意著被楊昌濟先生稱譽為“救國二子”的兩位中國革命領袖的深厚感情,更凸現了毛澤東對蔡和森高度評價“一個共產黨員應該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蔡和森廣場蔡和森廣場
蔡和森紀念館蔡和森紀念館
蔡和森同志紀念館已被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AAA級旅遊景區,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婁底市委、市政府以及雙峰縣委、縣政府的廉政建設基地,湖南省紅色旅遊五條精品線路中的重要景點,婁底市紅色旅遊的龍頭。通過把蔡和森同志的光輝業績和革命精神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與雙峰的自然人文資源、與陳列藝術有機地融為一體,蔡和森同志紀念館成為了湖南省的紅色旅遊經典。 該館自建成開館以來至今,共已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達100多萬人次。

人物生平

蔡和森(1895~1931),字潤寰,號澤膺,複姓蔡林,學名彬。湖南雙峰縣人。
中國無產階級傑出的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卓越領導人之一,著名政治活動家、理論家、宣傳家,新民學會發起人之一,法國勤工儉學組織者、實踐者之一。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屆中央委員,第五、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
蔡和森蔡和森
1913年蔡和森來到長沙,考入湖南鐵路專門學校,不久轉到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學習,與毛澤東結為摯友。在校內他讀書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以才學出眾著稱。稍後他又轉入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專修科文學部乙班讀書。畢業後,他曾與毛澤東到湘陰等八個縣了解農民經濟政治狀況。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和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就讀,曾受業於楊昌濟,並且從事學生運動。
1918年4月與毛澤東等組織新民學會1919年偕母親、妹妹蔡暢與女友向警予前往法國,在巴黎參與組織“勤工儉學勵進會”,並接受共產主義。他在法國勤學,拒絕儉工,並隨身攜帶字典致力於翻譯外文著作。1921年年底,蔡和森回國,在上海經陳獨秀等介紹加入共產黨,並於1922年中共“二大”上同妻子向警予一起當選中央委員。他長期主辦中共機關刊物《嚮導》。此後,蔡和森還擔任過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屆中央委員,第五、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等要職。
1925年,他作為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赴莫斯科。1927年回國任中央宣傳部長,在中共“五大”上被選為政治局委員。在大革命失敗的緊要關頭,蔡和森支持毛澤東的意見,主張獨立展開武裝鬥爭。1928年以疾赴莫斯科治療,1931年回到上海支援中共廣東省委,後前往香港1931年6月10日,他出席香港海員會議,被叛徒顧順章等便衣特務逮捕,隨即被由港英當局將他引渡給廣東軍閥。8月4日,在廣州被槍殺。
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的一次談話中說:“一個共產黨員應該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周恩來同志也說過:“和森同志是永遠值得我們懷念的。”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鄧小平、陳雲、聶榮臻等都為蔡和森題詞,對他革命的一生、奉獻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評價。鄧小平同志1979年9月27日為《蔡和森文集》題詞:“蔡和森同志是我黨早期的卓越領導人之一,他對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中國人民永遠記著他。”

陳列室

在紀念蔡暢誕生一百周年時,在蔡和森同志紀念館增設了蔡暢生平事跡陳列室。一個紀念館裡同時紀念兩位革命家,可以說是蔡和森同志紀念館的一個特色。 蔡暢,1900年5月14日出生於雙峰縣井字鎮楊球村光甲堂。是深受黨和人民愛戴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她長期擔任黨和國家的領導職務,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共第七、八、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1990年9月11日在北京病逝,終年90歲。
2000年5月22日,在中共中央紀念李富春蔡暢同志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上,朱鎔基說:“蔡暢同志是我國婦女運動的先驅和卓越領導者,國際進步婦女運動的著名活動家。”朱鎔基總理在座談會上動情地說:“我1952年11月份到國家計委……我當時確實是充滿了對富春同志的敬仰,我始終把富春同志作為我的前輩、我的師長和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說到這裡,外剛內柔的朱鎔基哽咽了,場面異常感人。當時,一部反映李富春和蔡暢一生的影片《相伴永遠》正在拍攝,李富春和蔡暢的女兒李特特聽了總理的話心裡怦然一動:請總理為父母的電影題個片名。會議結束時,她對朱總理說出了她的請求。當天晚上,朱總理的秘書給李特特回電話:“總理從不題寫片名,但由於對兩位老人的深厚感情,這次破例。”一個月後,蒼勁有力的題字送到了李特特的手裡,還附了親筆簡訊:“李特特同志,遵囑草書兩幅,請予選用,書法拙劣,貽笑大方,聊表寸心。朱鎔七月十七日。”於是第一部朱鎔基題寫片名《相伴永遠》的電影走進了我們的視線。
在北京八寶山公墓,李富春、蔡暢夫妻的墓設計非常巧妙:夫妻倆的黑色銅像置於黑色大理石基座上,李富春著中山裝抱手站立著,蔡暢穿著旗袍坐在一側的椅子上,兩人四目含情相視。蔡暢的身後還有一串音符作為背景,表現出一種革命的浪漫。在銅像前立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相伴永遠”四個大字。為了紀念這對受人欽敬的模範夫妻,雙峰縣通過中央有關部門同意,從北京運回了蔡暢生前在中南海的辦公桌椅,在蔡和森廣場靠320國道的花壇里複製了八寶山“相伴永遠”的銅像,並把雙峰縣圖書館易名為“蔡暢圖書館”。

故居

蔡和森故居光甲堂,位於湖南省雙峰縣井字鎮楊球村,建於清朝末年,磚木結構,總面積550餘平方米,是蔡和森、蔡暢同志故居。1900年5月14日中國婦女運動卓越領導人蔡暢誕生在這裡,並與哥哥蔡和森在這裡度過了8年多的童稚時光。1985年鄧小平題寫的“蔡和森故居“金字紅木匾懸掛於故居大門。2011年,湖南省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899年,蔡和森的父親蔡蓉峰從上海回來,便在不遠的地方買下一處住房----光甲堂。1900年5月14日蔡暢在這裡誕生,兄妹倆在這裡度過了8年多的童稚時光。故居系清末建築,磚木結構,總面積550餘平方米。房屋坐落在一處小坡上,綠樹掩映,鬱鬱蔥蔥;門前兩口水塘,芭蕉戲水,瓜蔓滋長,風景清新秀麗。走進故居,物是人非,只隱約感到,這裡曾經有一位少年,堅毅地成長。那活脫的身影,仿佛還在房前屋後跳躍。而救國救民的夢想,也是在這裡播種、發芽,向外一步一步有力延伸。在光甲堂居住期間,蔡和森同志家裡連續發生了兩年不幸的事:他的二姐蔡順熙夭折了,不久,大哥鹿仙又病逝了。於是,蔡母將全家又造回了永豐原籍。
蔡和森紀念館
故居陳列物品中有許多是原物,臥室中的床、書桌和衣櫃,堂屋中的方桌和板凳,廚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櫃,農具室中的石磨、水車和大木耙等,都曾留下過蔡和森蔡暢的印跡。(作者:羅紹志)

廣場

蔡和森廣場,是2005年紀念蔡和森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雙峰縣投入1000多萬元對紀念館原址進行大規模的改、擴而成建。新建的蔡和森廣場,包括蔡和森紀念館、蔡暢圖書館,是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AAA級旅遊景區,從建立至今已接待遊客近百萬人。
蔡和森廣場蔡和森廣場
一進入紀念館大廳,就見一尊青年蔡和森頭像安放在綠葉翠柏叢中,那矍鑠的平頭和堅毅的目光昭示著他不屈的革命氣節。 順著過道往右,來到一樓的2個展廳,蔡和森同志青少年時代用過的溪硯及《嚮導》周刊等文物、著作還有照片共140多件,被一一陳列。二樓的2個展廳為蔡和森同志生平事跡展廳,有鄧小平、陳雲、聶榮臻等中央領導同志為紀念蔡和森誕辰85周年的題詞。周世釗、柳亞子、茅盾、羅章龍紀念蔡和森同志的詩詞,以及全國各種報刊、出版部門刊載發行的有關蔡和森同志的文章都赫然入目。
雙峰縣黨史辦退休幹部羅紹志,潛心研究蔡和森同志近20年。座落在雙峰的蔡和森紀念館、蔡暢紀念館的建成和更新,蔡和森誕辰的110周年等多次重大慶典活動,皆有羅老立下的汗馬功勞。建黨70周年時,他作為"中共黨史先進個人"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表彰會。與此同時,他獲得研究員職稱。整個紀念館的設計、布展、實物展示等,都凝聚了羅老的心血。他每年接待遊客近萬人。
蔡和森廣場位於雙峰縣復興路與書院路交匯處。進入廣場首先是一個呈圓形的花園式公園,中央有個“心形”的池地,正中嵌著一個很大的向日葵圖案。池地周邊是精心設計的花壇。左邊的花壇間建有“懷和亭”,右邊建有“思賢廊”。
懷和亭的南北各有一聯,充分表達了故鄉人民對為中國革命獻身的蔡和森同志的深深懷念。南面的對聯是:亭閣翼然踞湘中而連滬粵;忠魂永在留正氣以壯山河。北面的對聯為:風雨百年不盡悲歌懷國土;廢興萬事尚多偉業待英雄。
思賢廊的每一對廊柱上都刻有對聯,共有六副。從東到西分別為:
其一:血灑羊城浩氣一腔凌廣宇;廊連湄水春暉萬象沐雙峰。
其二:到此慕先賢忠烈滿門能有幾;回眸懷往事豪情萬丈直無前。
其三:嚮導指征程報國拯民齊武穆;赤心然烈火成仁取義媲文山。
其四:滿腹經綸千篇宏論昭古今;渾身正氣一片丹心照海天。
其五:赴法求真人頌一門賢母子;為民盡瘁名揚千古好夫妻。
其六:仰哲思賢同臻大治循遺教;崇德繼志齊邁小康頌偉業。
寬闊的蔡和森廣場正中央,矗立著”蔡和森同志光輝一家“的群雕塑像。《蔡和森同志光輝一家》的九個金黃色大字,臨摹於毛澤東的行書手跡,既寓意著被楊昌濟先生稱譽為“救國二子”的兩位中國革命領袖的深厚感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