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蔡倫在朝里做郎中,官大權大勢也大,同僚們都有幾分怕他,連皇上娘娘也不敢輕視他。為啥哩?因為他正直、公道,敢於硬碰硬,不怕得罪人。要說對待百姓,他可是一個大好人,從不依官仗勢欺侮人,還經常微服私訪,救貧濟困做善事哩。
那時,紙還沒有發明,公文案件都寫在竹簡上,他每天辦公要翻閱幾百斤重的竹,簡直累得不行。由自己的苦累,他想到了很多人的苦累,由很多人的苦累,他想到了國家的利益,於是,他給自己提出了一項任務,要造出一種輕便、便宜、易於保存的寫字材料。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比上天還難哩。根本沒影影的事,從哪兒下手呢?他苦思苦想,仍沒一點兒思路。有一天,他看見一個老頭兒剝樺樹皮,裡邊那一層一層的薄樹皮,光滑輕便,拾了幾片,反覆觀看,越看越覺得是寫字的好材料。於是他把樺樹皮帶回家中,
研墨提筆,寫了幾行大字。過了幾天,樺樹皮幹了,表層皺巴巴的,就像七八十歲老人額頭上的紋路,有的字也跟著變了形樣,他生氣地把樺樹皮扔到柴堆里去了。
但是,他沒有失望,仍在繼續尋找寫字的材料。他為這事兒到底費了多少心,跑了多少路,誰也弄不清,只有他的好朋友張紙發現了一些異樣情況,他的衣帶漸漸寬了,他的語言更加少了,他很少諞閒,總是在凝神考慮什麼。張紙問他,他笑一笑沒說什麼。
這一年春天,張紙回家給父親過七十大壽,
蔡倫也去了。張紙家住白水淮溝河,交通不便,山路難行。蔡倫為朋友肝膽相照,不辭勞苦,深受張家父子歡迎。祝壽已畢,蔡倫從下榻處出來,獨自一人到村外去遊玩,游到一個水池旁邊,看見一群小娃從池裡掏出稠稠的漿質,攤放在破席片上去曬,曬乾了就揭下來玩。他問小娃們玩的是啥東西,說是棉花皮。這名子真怪,蔡倫聽也沒聽過。於是他從小娃手裡要來棉花皮,左看右看,反看正看,看個沒完,口裡還獨自念叨著什麼。看了好久,他又向小娃要了幾片,這才急匆匆向回走,回到下榻處,急忙
研墨潤筆,唰唰唰在棉花皮上寫起大字,寫著寫著,他忽然大笑起來:“我找到了?我找到了?”護衛的人吃了一驚,以為蔡大人犯了什麼邪症,急忙圍過來問長問短,問的結果,才知蔡大人為找到寫字的好材料而高興呢。眾位剛放寬心,只見蔡大人向外跑去,到了小娃玩的池子畔,
蔡倫穩住腳步,仔細察看了池子裡的漿質,看了很久,仍不得要領,他便向村民打問。村民說這池子是一個死水潭,原先是飲牛的池子,後來,有人把
彈花後剩下的爛棉花扔進池子,人們嫌髒,不再去飲牛,結果,大家都把爛鞋、臭襪子、
繩頭、爛皮片往裡扔,扔的時間長了,水變成了漿糊狀。小孩掏著曬乾玩,大人也不知那叫什麼。蔡倫聽罷,心中暗暗打定注意,他叫護衛把池子裡的漿質都弄來,曬成最薄的片片,然後他把這些片片裁成方形,摞成一摞,帶回府中去了。
第二天,他奏明皇上,最好的寫字材料找到了,並把帶回的片片送給皇上試驗。皇上試過後,把他誇獎了一番,並鼓勵他試製。
他照村民的說法,把棉織物撂進自己挖好的池子,然後用水浸泡。這些棉織物不知咋搞的,好幾個月也變不成漿質,他急得用棍子攪,用椽子搗,攪了幾個月、搗了幾個月,終於使棉織物變成了漿糊狀。他像前邊那樣晾曬,終於又得到好幾沓薄棉花皮片子。為了紀念在張紙家鄉的這一發現,
蔡倫把這些棉花皮片片起名為紙,並把每一片叫做一張。從此,世上才有了紙這一名稱。
但是,初次試製出來的紙,粗糙得很,又不十分柔軟光滑,這又成了蔡倫心中的疙瘩,於是他向皇上上了表章要求辭職,去專心試驗造紙。皇上不準。蔡倫再上表章,陳說自己當官只能利於一代君王臣民,造紙可利百代子孫,堅決請求皇上答應他的請求。皇上捨不得這樣忠心耿耿的好官,還是不準。蔡倫又上第三道表章,言說造紙成功後,他還要返回朝廷,繼續為君王效命。皇上看蔡倫意志堅決,含淚批准了他的請求。
蔡倫辭職後,即刻來到白水淮溝河,他請了幾個幫手,晝夜忙著造紙,造出的紙果然越來越好了。蔡倫名字也越來越響亮了。買紙的人絡繹不絕,儘管
蔡倫一幫人日夜苦幹,也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他看到這種情景,就把幫手打發出來,讓各自都去設造紙廠培養學徒,讓更多的人掌握這一技術。
後來,皇上要蔡倫回朝復職,蔡倫又上表章推辭。皇上沒辦法,只好讓他常住民間造紙。後來蔡倫享盡了天年,就死在淮溝河裡。村人給他舉行了十分隆重的葬禮,還給他修了廟宇,立了碑子。這碑子後來不知咋搬到
馬家寨的大路邊,至解放後還在那兒。至今還不知道被誰搬走了。至於他造紙的池子,如今仍在淮溝河。
有人還說,蔡倫是被
玉皇大帝召到天宮去了,在天宮裡,他開了一個很大的造紙廠,聲名大得不得了。玉皇大帝怕他的名聲壓倒了自己,幾百年後,就把他降到西方凡間,讓他在那兒去造紙。因此,西方的造紙術比中國晚了幾百年。
主要內容
蔡倫(?-121)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
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后而升為
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
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
蔡侯紙”。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權力鬥爭自殺身亡。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
四大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麥克·哈特的《
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美國《
時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蔡倫上榜。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特別展示了蔡倫發明的造紙術。
公元102年,和帝立鄧綏為皇后,鄧綏喜歡舞文弄墨,蔡倫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宮內御用器物和宮廷御用手工作坊。
在此後的日子裡,蔡倫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技術工作中。同時,由於職務上的便利,他有機會觀察和接觸生產實踐的條件。每有空閒,他就閉門謝客,親自到作坊進行技術調查,學習和總結工匠們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再加上造紙術並非蔡倫發明
公元102年,和帝立鄧綏為皇后,鄧綏喜歡舞文弄墨,蔡倫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宮內御用器物和宮廷御用手工作坊。
在此後的日子裡,蔡倫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技術工作中。同時,由於職務上的便利,他有機會觀察和接觸生產實踐的條件。每有空閒,他就閉門謝客,親自到作坊進行技術調查,學習和總結工匠們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再加上他自己的聰穎創新,對發展當時的金屬冶煉、鑄造、鍛造及機械製造工藝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如當時的鋼刀製造以炒鐵為料,經多次鍛打而百鍊成鋼。當時所製造的器物在質量、性能及外觀上確實是精工製造,堪為後世仿效。
不過,蔡倫最大的成就在於造紙方面。在觀察鄉間作坊時,他意外的看到了這樣一種現象:蠶婦繅絲漂絮後,竹簟上往往會留下一層短毛絲絮,揭下似縑帛,可以用來書寫。於是,蔡倫從中得到了巨大的啟發,他開始收集樹皮、廢麻、破布、舊魚網等原料,在宮廷作坊施以銼、煮、浸、搗、抄等法,試用植物纖維造紙。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造出了植物纖維紙。高興之餘,蔡倫將造紙過程、方法整理之後,寫成奏章,連同造出來的植物纖維紙,呈報給漢和帝,和帝大加讚賞,蔡倫造紙術很快傳開。人們把這種紙稱為“蔡侯紙”,全國“莫不從用焉”。
和帝有福見到這種新型的紙,卻沒福體驗其書寫的便捷,在植物纖維紙出現的同年,和帝就死了,鄧皇后所生的兒子,不足百天的殤帝劉隆繼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終年兩歲,成為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皇帝。接下來登上帝位的是13的少年劉祜,是為安帝。皇帝年幼,實際掌權人物為鄧綏,她繼續重用蔡倫,並封他為“龍亭侯”,一下從一個“小黃門”,躍身成為王侯貴胄。
本來,蔡倫發明紙這件事也算板上釘釘了,因為《後漢書·蔡倫傳》上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作為中國公認的正史,應該可信度較高,因此,後來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據以尊東漢時代的蔡倫是紙的發明者,把他向漢和帝劉肇獻紙的公元105年,作為紙的誕生年份。
然而,從近代開始,考古專家陸續發現了一些早於東漢“蔡侯紙”的紙。如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再次發現了西漢時期的古紙,與以往考古發現不同的是,這次出土的古紙質量較好,紙面平整光滑,質地薄而軟,上面還有用細墨線繪製的山川、河流、道路等圖形。經專家考證,這張古紙的“生日”是西漢早期,比東漢蔡倫造紙的歷史早了300多年。所以,這張目前為止世界上所知最早的天水放馬灘紙,成為中國在西漢早期就有優秀紙張的唯一物證。
由此也可以印證一些考古專家有關蔡倫不是紙的發明者的這一推論,並由此推斷蔡倫是造紙術的改造者,而不是發明者。蔡倫只是擴大了造紙原料的來源,把樹皮、破布、麻頭和魚網這些廢棄物品都充分利用起來,降低了紙的成本,尤其是用樹皮做原漿紙的先聲,為造紙業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途徑。顯然,這種說法更接近於歷史的真相。
不過,無論如何,作為造紙術的改進者,蔡倫所作出的成就是值得後人頌揚的。正因為植物纖維紙的大行其道,才讓中華文化以其為載體逐漸繁榮和進步起來。他自己的聰穎創新,對發展當時的金屬冶煉、鑄造、鍛造及機械製造工藝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如當時的鋼刀製造以炒鐵為料,經多次鍛打而百鍊成鋼。當時所製造的器物在質量、性能及外觀上確實是精工製造,堪為後世仿效。
不過,蔡倫最大的成就在於造紙方面。在觀察鄉間作坊時,他意外的看到了這樣一種現象:蠶婦繅絲漂絮後,竹簟上往往會留下一層短毛絲絮,揭下似縑帛,可以用來書寫。於是,蔡倫從中得到了巨大的啟發,他開始收集樹皮、廢麻、破布、舊魚網等原料,在宮廷作坊施以銼、煮、浸、搗、抄等法,試用植物纖維造紙。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造出了植物纖維紙。高興之餘,蔡倫將造紙過程、方法整理之後,寫成奏章,連同造出來的植物纖維紙,呈報給漢和帝,和帝大加讚賞,蔡倫造紙術很快傳開。人們把這種紙稱為“蔡侯紙”,全國“莫不從用焉”。
和帝有福見到這種新型的紙,卻沒福體驗其書寫的便捷,在植物纖維紙出現的同年,和帝就死了,鄧皇后所生的兒子,不足百天的殤帝劉隆繼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終年兩歲,成為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皇帝。接下來登上帝位的是13的少年劉祜,是為安帝。皇帝年幼,實際掌權人物為鄧綏,她繼續重用蔡倫,並封他為“龍亭侯”,一下從一個“小黃門”,躍身成為王侯貴胄。
本來,蔡倫發明紙這件事也算板上釘釘了,因為《後漢書·蔡倫傳》上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作為中國公認的正史,應該可信度較高,因此,後來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據以尊東漢時代的蔡倫是紙的發明者,把他向漢和帝劉肇獻紙的公元105年,作為紙的誕生年份。
然而,從近代開始,考古專家陸續發現了一些早於東漢“蔡侯紙”的紙。如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再次發現了西漢時期的古紙,與以往考古發現不同的是,這次出土的古紙質量較好,紙面平整光滑,質地薄而軟,上面還有用細墨線繪製的山川、河流、道路等圖形。經專家考證,這張古紙的“生日”是西漢早期,比東漢蔡倫造紙的歷史早了300多年。所以,這張目前為止世界上所知最早的天水放馬灘紙,成為中國在西漢早期就有優秀紙張的唯一物證。
由此也可以印證一些考古專家有關蔡倫不是紙的發明者的這一推論,並由此推斷蔡倫是造紙術的改造者,而不是發明者。蔡倫只是擴大了造紙原料的來源,把樹皮、破布、麻頭和魚網這些廢棄物品都充分利用起來,降低了紙的成本,尤其是用樹皮做原漿紙的先聲,為造紙業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途徑。顯然,這種說法更接近於歷史的真相。
不過,無論如何,作為造紙術的改進者,蔡倫所作出的成就是值得後人頌揚的。正因為植物纖維紙的大行其道,才讓中華文化以其為載體逐漸繁榮和進步起來。
傳承現狀
1、社會上年長的居民,特別是農村年長的居民一般來說對優秀的民間文化較感興趣,而現時年輕人大多不大喜歡。隨著年邁人群的自然減員, 民間文化特別是民間文學的傳承者大量減少,後繼乏人。
2、在電視與網路文化的衝擊下, 民間鄉土文學的客群面縮小。人們已經習慣電視和網路里的故事。
3、由於農業產業結構的改變,結束了聚集人群的一起勞作的耕作方式,而變為個體化生產。這使民間文學的傳播減少了平台(場所)。
4、鄉鎮村一級的行政權力縮小,已基本不存在行政命令式的組織民眾娛樂的方式,農村文化的陣地有所削弱,使民間文學的滲透有所弱化。
5、經費拮据影響了對民間文學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傳播。
傳承意義
歷史價值
蔡倫造紙民間故事傳說雖然屬於文學範疇,但是,它卻有歷史的影子,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歷史的真實。從史書、石碑資料記載以及出版物與其傳說故事相對照,我們會發現,二者之間有許多吻合之處,所以這些傳說故事,不僅僅有文學價值,還有史料價值,它為我們研究世界造紙的淵源、植物纖維紙的發祥地以及造紙的歷史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文化價值
在陝西南部漢水流域上游流傳的東漢龍亭
蔡倫造紙的傳說故事量大,有十餘種之多,內容也十分豐富和廣泛,這對蔡倫紙文化的傳播無疑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1900年的歷史中,蔡倫龍亭造紙的傳說故事口口相傳,連綿不斷,而且深入人心,婦孺皆知,百講不煩,百聽不厭,這既說明了其傳說故事有著很強的藝術魅力,也說明社會對這種民間文化的認可度是很高的。在漢水文化之中,蔡倫在
龍亭造紙的有關民間文學內容占有著光輝的一頁,它是我們研究這一地域文化的重要資料,透過這些傳說故事,我們也看到了先哲們那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傑出的創造力,所以這些傳說故事同時又是我們的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科學價值
首先在
龍亭蔡倫造紙傳說故事中,科學的成分較多。幾乎每種傳說都談到了實驗、發明造紙的一些技術問題,它們很好地體現了古人先賢的智慧,它對後世人們警示了科學研究應持的正確態度。其次,二世紀初科學家
蔡倫發明了植物纖維紙,加快了人類文化傳播的步伐,可以毫不誇張地講,此舉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世界向文明闊步前進了。而漢水上游的龍亭及周邊,作為蔡倫發明造紙的實驗基地之一當之無愧寫進了中國和世界科技發展史,並且成為世界紙文化中的一塊聖地,這是非常了不得的。最後還要再講一點。龍亭蔡倫造紙傳說故事中所反映出來的挫、搗、抄、焙幾個基本技術環節依然是今日紙的大機器生產中的基本環節。這些傳說故事,既記錄了歷史,又預見了後來,可謂
金科玉律,從這種意義上來講,它已經被賦於了一般民間文學所不具備的更傑出的價值,它是我們研究古代造紙科學史的最管用的資料。
蔡倫造紙傳說故事雖屬於文學範疇,但它卻有歷史的影子,是我們從一個側面研究
蔡倫造紙史實的寶貴資料。老百姓百聽不厭,有很強的藝術魅力,在漢水文化之中,龍亭蔡倫造紙的傳說占有光輝的一頁。龍亭蔡倫造紙故事傳說科學的成分極多,幾乎每一個情節都涉及到了造紙的實驗和技術問題,傳說中所反映的挫搗抄焙等技術環節依然是紙的大機器生產的基本環節。該傳說故事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但由於各種原因而瀕危,亟需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