蓍草(中藥)

蓍草(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蓍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蓍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除去雜質,陰乾。苦、酸,平。有解毒利濕,活血止痛之功效。用於乳蛾咽痛,泄瀉痢疾,腸癰腹痛,熱淋澀痛,濕熱帶下,蛇蟲咬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蓍草
  • 別稱:一支蒿、鋸齒草、蜈蚣蒿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桔梗目
  • :菊科
  • :蓍屬
  • :蓍草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寧夏等
  • 採收時間:夏、秋二季
  • 用量:15-45g
  • 毒性:有毒(《中華本草》)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方法,生理特性,產地,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菊科植物蓍的乾燥地上部分。

性味

苦、酸,平。

歸經

歸肺、脾、膀胱經。

功效

解毒利濕,活血止痛。

主治

乳蛾咽痛,泄瀉痢疾,腸癰腹痛,熱淋澀痛,濕熱帶下,蛇蟲咬傷。

相關配伍

1毒蛇咬傷:鮮草搗爛外敷傷口周圍。
2外傷腫脹疼痛:配法半夏、白芷,研細末,開水吞服。
3跌打損傷,風濕疼痛:配紅牛膝、排風藤等,泡酒服用。

用法用量

15-45g,必要時日服二劑。

使用注意

孕婦慎服。

炮製方法

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生理特性

蓍草,多年生草本,高50-2500px。其莖呈圓柱形,直徑1-5mm。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具縱棱,被白色柔毛;質脆,易折斷,斷面白色,中部有髓或中空。葉常捲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後為長線披針形,裂片線形,表面灰綠色至黃棕色,兩面被柔毛。頭狀花序密集成復傘房狀,黃棕色;總苞片卵形或長圓形,覆瓦狀排列。生於向陽山坡草地、林緣、路旁及灌叢間。

產地

分布於東北、華北及寧夏、甘肅、河南等地。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云:“味苦。楮實味甘,其楮實移在木部也。”
2《新修本草》:“此草所在有之,以其莖可為筮。陶誤用楮實為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